<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74届四年六班毕业暨下乡插队48周年纪念日活动:2022年6月25日</b></p> <p class="ql-block">世间有这么⼀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见如故,这就是同学之情。不知不觉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已48年了,近五⼗年的风华岁⽉也已悄然溜走。昔⽇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都已两鬓⽩发。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相聚⾸,我们激动、兴奋和⾃豪!激动的是,我们今天欢聚⼀堂;兴奋的是我们仍然拥有⼀颗年轻的⼼;⾃豪的是我们还保存着⼀份⾄真致纯的朴素情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16人乘车前往美丽的巴彦敖包。</p> <p class="ql-block">🥬每一张门票都承载着一颗激动的心。</p> <p class="ql-block">从1974到2022年,是短暂也是漫长的48年,这近五⼗个春秋里,不仅跨越了两个世纪,也跨越了我们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阶段;不仅承载了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插队的情谊,也承载着我们成功时的喜悦和失意时的忧伤,同时也记录了我们之间不尽的牵挂和永远的感恩。</p> <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不同。回想起48年前的学习⽣活,同学的⾳容笑貌,仿佛昨⽇,依旧那么清晰:⽼班长的⼲练豁达、⽣活委的嬉笑轻松、体育委的稳重健谈……电影画⾯般闪现在脑海中,这就是世间常说的同窗之情,我们有的可以相见,有的永不再见,却都常常想起、常常怀念。48个年头已过,光阴溜走,只恍惚间,我们已是年近古稀,经历了世纪风⾬,阅读了半世沧桑,这份同学的情谊早已深深地刻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虽然多年未见,但感觉依然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真切、那么的自然……彼此想说的话太多,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有说不尽离情别绪,更有道不完的喜悦沧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巴彦敖包的景色很美,同学们在这怡人的景色之中重拾年轻时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48年的时光,⾜以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了⼈⽣百味,48年的风⾬,⾜以让我们体味了⽣活百态、苦辣酸甜。但岁⽉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中那分深深的同学情谊。⽆论⼈⽣沉浮与贫贱富贵怎样变化,我们的同学情谊,就像⼀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越品味越醇。</p> <p class="ql-block"> 48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难忘。⾛进社会,⽅知校园⽣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道惟有同学友情的可贵。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同⾛过的⽇⼦,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历久弥新,永不褪⾊……五⼗年的聚会,是⼀个句号,也是⼀种新的开始。不要问我们何时再相逢,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共同期待着下⼀次的重逢,期待着年⽼的时候,还能像此刻⼀样“年轻”!</p> <p class="ql-block">饮离别美酒,话来日方长。将我们的心放飞吧,让一曲《难忘今宵》和我们不老的青春一起飞扬!</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p><p class="ql-block">贾大民,原突泉县人民医院政工科干事。1969年考入突泉一中,1974年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到巨力公社插队,1976年返城就业于突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后调任政工科干事。经岁月沉淀,喜欢游玩也喜欢安静读书,偶尔习作小文慰己慰心,也慰未来时光。</p> <p class="ql-block">本期编辑:</p><p class="ql-block">袁敬波 笔名 风铃,国家一级木材检验员。文海诗轩传媒副社长,内蒙古兴安盟诗词学会会员,突泉县作家协会会员,《天南地北突泉人》编辑。喜欢闻风而动,动必悦耳。闲暇时光愿在心灵的花园里修篱种菊,拈花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