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佔地148公頃,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及山麓,可搭64K巴士到達。</h3> <h3>疫情以前,經常有學校組織中,小學生來此地參觀。</h3> <h3>1949年,大量中國內地難民躲避內戰湧入香港。猶太裔的羅蘭士.嘉道理及賀理士.嘉道理兄弟,聯同胡禮先生及胡挺生先生攜手創立“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研究開發農業技術,讓移民務農維生,這就是嘉道理農場的前身。</h3> <h3>農場入口處小廣場上,有賀理士.嘉道理的塑像,他是兩兄弟中的弟弟,當年是農場主要負責人。兩兄弟已於九十年代去世,都很長壽,活到九十多歲。當年賀理士偶然在大帽山高嶺發現一株無人料理的橘樹,那時一般人相信香港高嶺地勢太陡峭且氣候潮濕,不適宜種植柑橘類樹木,然而這棵橘樹可以生長。他由此萌生開設農場的主意,1956年獲政府批租現址土地,並以“嘉道理試驗及推廣農場”名稱營運,示範高效能及有利可圖的耕種和畜牧方法。隨著香港農業日漸式微,於1995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正式成為非牟利及慈善機構,把重點轉移到自然保護及自然教育方面。農場現由“嘉道理慈善基金”信託人委任的董事局獨立管理。</h3> <h3>去年四月底我們來到農場參觀遊覽,那時香港天氣還不算熱。</h3> <h3>自95年開始,農場在0.4公頃山坡上進行有機耕作,種出超過50種蔬菜和香草。園內有大約17公頃梯田闢做果園,種植超過25種果樹,將有效的技術引入生機園展覽。這裡分為下山區和上山區兩部分。下山區有農場博物館,教育部,有機菜園,果園 ,溫室,豬舍,雞舍等,致力提高大眾對人類與環境關係的認識。農場還有動物保育部,包括野生動物拯救中心獸醫院,猛禽護理中心教育展覽等。這裡有香港唯一的野生動物拯救設施,治療受傷的野生動物,並把康復的動物送歸原本棲息地。農場的植物保育部,在園內照料逾千個原生物種,也在香港及華南地區進行廣泛的野外考察。農場裡有DNA 化驗室,分析動植物的DNA。蘭花保育組,園藝組,蝴蝶園,種子庫,樹木保育及管理部分等。農場多年來不但與國際相關組織緊密聯繫交流,也不斷在內地開拓夥伴合作關係,得到內地專家及政府機構認同。<br></h3> <h3>農場有二百多位員工,其中80多個是專家,研究及行政人員。可惜疫情時期,農場的室內場館都沒有開放。</h3> <h3>生態池遍佈許多原生植物和魚類,也吸引一些本地野生動物來此尋找水源。</h3> <h3>現在能觀賞到的動物,是在戶外的紅鶴,俗稱為“火烈鳥”。這是巴哈馬共和國贈送的禮物,生活在溫濕地區的鳥類。</h3> <h3>紅色並非紅鶴本來的羽色,是因為攝食了浮游生物中所含的甲殼素。</h3> <h3>在山下參觀遊覽後,可乘園內遊覽車到上山區觀賞。農場海拔150-600米,擁有一半以上香港本地的植物。深邃山谷,清溪匯流,翠林環抱。</h3> <h3>蘭花溫室中的拖鞋蘭。</h3> <h3>玫瑰毛蘭。</h3> <h3>穿過月亮門,是建於1997年的嘉道理兄弟紀念亭。嘉道理是香港著名富有且低調的猶太人大家族,祖先世居伊拉克巴格達,18世紀遷居印度,19世紀在上海發跡,成為顯赫的富豪家族,後轉到香港發展。兩兄弟中的弟弟賀理士.嘉道理,抗戰時期在上海就熱心助人,創辦上海猶太青年會,照顧從中歐地區逃難來的兩萬名難民。<br></h3> <h3>月亮門左側寫有詩句:雲霧亭下過,鳥鳴心中來。</h3> <h3>安放在土地上的嘉道理兄弟紀念碑樸實無華。<br></h3> <h3>嘉道理兄弟紀念亭矗立在山峰高處,是雙頂的,象徵兩兄弟深厚的友情。</h3> <h3>從紀念亭開始,我們步行下山。</h3> <h3>在蕨類植物小徑上有130多種不同的蕨類植物。</h3> <h3>山上不同季節開放的花卉,吸引眾多的攝影愛好者。</h3> <h3>黃蟬。</h3> <h3>路邊的木雕作品。</h3> <h3>農場並沒有連接市政的污水處理系統,也沒有把污水傾倒於溪流。這裡採用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連接所有廁所及動物居住設施,再以不同的濕地植物作為生物過濾以處理污水。微生物及植物根部能吸收水中病原體及養份,同時進行淨化。</h3> <h3>這叫做白花油麻藤種莢,名字真拗口。</h3> <h3>走到山下小路上,會有別樣風景。</h3> <h3>在山間的小路上,可看到“彩虹亭”。大雨後附近會出現一道瀑布。</h3> <h3>在彩虹亭上層視野更加開闊。</h3> <h3>一般的日子,這裡只有潺潺細流。</h3> <h3>雖然沒有瀑布的氣勢,亦給清幽山谷增添幾分生機。</h3> <h3>這些小屋大概是為鳥類準備的。</h3> <h3>這裡有香港原生種類多樣性最高的森林,以及其他地方罕見的本土昆蟲及鳥類。沿著自然樹木小徑,可自由探索了解原生物種的名稱。一年四季,農場的森林恢復地會帶給人不同體驗。</h3> <h3>今年春節前幾天,我們再次來到嘉道理農場。一來是最近香港疫情比較嚴重,多數園林都暫時閉園了,這裡是大自然景致,一直開放,二來有些地方上次沒有時間觀賞。也想看看冬天的農場是什麼模樣。農場每日有四班遊覽車,我們上午11點到達,準備搭下午一點多的車上山,然後和上次一樣走下來。想不到只有下午三點的車,其他時間都滿員。售票處工作人員建議我們走著上山,然後搭車下山。聽說走上山需時一個半鐘頭,慢慢走加上拍照,時間沒問題。從山下到我們這次要去的觀音山,其實有一條水泥路,可以行車的。但跟著指示牌走,一會兒就轉到小路,一路都是上行台階,慘!估計是為了避免行人佔車道而設。<br></h3> <h3>爬了好久,累了只好坐在台階上休息。這裡是彩虹亭,上次我從大路走下來的,所以知道可以轉到大路上了。</h3> <h3>這裡是“四柱擎天”。這四根花崗岩石柱,本是原郵政總局的門柱,一百多年歷史。 1976年郵政總局拆遷時,由抗日英雄梁潤昌先生從拆遷公司取回這四支大圓柱,用卡車運送到嘉道理農場,贈送給他的好友賀理士.嘉道理。</h3> <h3>原郵政總局</h3> <h3>這幾位路人請我們幫助照相。漂亮的姿勢給四個柱子增色不少。<br></h3> <h3>四柱擎天附近的觀景台視野開闊。坐在觀景台的椅子上,回憶剛才坐在山路台階上的髒和潮濕,感到十分享受。這個雕塑名為“綠野遊踪”。多年來農場拯救過六萬多只野生動物。符合回歸大自然條件的,會在這個觀景台上放生 。</h3> <h3>遠處是新界大埔林村谷。</h3> <h3>世界主要城市指示牌標示出世界各大城市的方向與距離。</h3> <h3>這裡是農場另一位創建人胡挺生先生紀念亭。</h3> <h3>附近有數十棵“鐘花櫻桃”樹。</h3> <h3>鐘花櫻桃花朵不大,盛花期已過。</h3> <h3>沿著迂迴曲折道路上山行走九公里後,終於抵達海拔約550米的觀音山頂峰。這裡可盡覽新界寬闊美景,天色良好時還可看到深圳的高樓大廈。山頂大門屹立著龍鳳柱,象徵繁華,長壽與和諧。</h3> <h3>這塊石頭拍時不覺什麼,回來一看竟然有點像笑臉,是否在迎接上山的遊人呢?</h3> <h3>多個世紀以前,農夫會登山來拜奉觀音,祈求平安,子嗣和豐收。</h3> <h3>觀音像附近有一棵獨特的大樹,樹枝是這樣的。</h3> <h3>不遠處是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我在幾個月前爬過。</h3> <h3>冬日山上罕見的藍天白雲突現。在疫情後的第三個春節來臨時,期望全球陰霾早日消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