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1:后排右一是作者“丑小鸭”,前面是美女尹海英,后排左一为裴心红老师)</p> <p class="ql-block">2019年,有同学在同学群发了这张珍贵的照片,显示1976年春节,那时我在湖北省英山县城关镇第二小学读五年级,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就想起了儿时最单纯最快乐的岁月—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日子。“宣传队”的兴起,是1966-1976年间,全国兴起了一股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运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到处都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唱的是清一色的京剧样板戏,跳的都是“忠字舞”,后面为方便起见,简称文艺宣传队或文艺队。在“文革”最后两年,赶了一个小尾巴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见证了那段历史,学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收获了成长,形成了对音乐的爱好,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对于这段历史的对错由历史学家去评说,对我而言,把这段儿时最难忘的历史写下来,也算是为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资料吧。</p> <p class="ql-block">一、文艺宣传队的成立</p> <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城关镇第二小学文艺队成立是最晚的。以英山文艺队搞得最好的三所小学来说,“城关镇一小文艺队”成立于1972年,杨柳“群红六大队小学文艺队”和“群红二大队小学文艺队”大概成立于1969年,(群红六大队小学文艺队队员程君说,她1969年就参加了文艺队)。</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二小成立这么晚呢?<b>因为二小成立得晚,1971年9月学校复课闹革命时才成立第二小学,</b>成立后好长时间学校没有音乐老师,直接影响办学效果。那时候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不是看教学质量,<b>因为学校几乎不上课,学生都去勤工俭学,学工学农,而是看文艺队办得好不好</b>,直到<b>裴心红</b>老师1974年9月分到学校,才解决这个问题,1975年初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由裴老师全面负责。</p> <p class="ql-block">文艺宣传队组成分三部分:乐队、舞蹈队、武术队。文艺队成立第一步先海选队员,方法是自主报名、老师推荐等,裴老师再根据个人条件进行筛选、分组,如尹海英、候桂英同学先报名参加舞蹈队,可她俩身高太高了,跟其他同学不好配对(舞蹈队一般要挑身高一致的)因此裴老师建议尹海英到乐队;吕正亚同学记得海选时唱了一首《映山红》。</p> <p class="ql-block">在裴老师精挑细选下,最终乐队选了21人,我们班因为是学校年龄最大的(当时是五二二学制),所以被挑选上的人较多,我班是乐队主力,有8人。而进入宣传队的则有十几人,几乎占了文艺队的三分之一。乐队有尹海英、阮静、柯天一、卫光耀、何欣、我等,舞蹈队选了16人,有秦菊花、吕正亚、闻霞、周群、张莉等,武术队选了16人,有查方润、伍菊玲、余双玲、牛丽娟等,队员选好了,就要进行第二步--训练。</p> <p class="ql-block">二、文艺队的训练和演出</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b>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b>,要从头训练一群什么都不会的毛孩子,确实考验老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前面提到的最有名的三所小学,他们的音乐老师都是在专业文艺团体工作过,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他们能编能导能作曲,会多种乐器,能训练乐队,最有名的是一小的<b>王爱珍老师</b>,真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初中被选送到<b>湖北省歌舞团</b>,过了一年被<b>保送湖北省艺术学院学习三年</b>,后随主演王玉珍去内蒙古包头演出《洪湖赤卫队》,嗓子突然哑了,而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台,从武汉回到家乡当了一名音乐老师,为家乡培养音乐人才,一小文艺队在王老师的领导下,成了英山的一张名片,多次代表英山去黄冈地区汇演,得了第一名,一小文艺队的小乐队,也是县革委会主任洪平安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图2:一小乐队在校园内演出,图中庙为孔庙)</p><p class="ql-block">外地来英山的领导都是“一小文艺队”在县委小礼堂招待演出,一小专门办了大小两个文艺班。</p> <p class="ql-block">(图3:城关一小文艺队腊月29到武汉青山工地慰问英山民工,全体老师和学生在武汉长江大桥旁合影留念,第三排左三、左四是李茂武老师、王爱珍老师夫妻俩)</p> <p class="ql-block">(图4:文艺班的学生看望80多岁的王爱珍老师和李茂武老师夫妻俩 )</p> <p class="ql-block">裴心红老师1974年刚从学校毕业,分到二小担任音乐老师,我永远记得裴老师的样子:<b>大大的眼睛,苗条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梳着两个小辫子,绝对的大美女</b>。尹海英还记得裴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很少有笑脸,非常严肃的一副模样,但和学生单独谈话的时候,又很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跟前面介绍的三位老师比,裴老师是有很大的压力的--首先她不是专业的,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但会拉二胡,会拉手风琴;其次刚毕业,工作经验欠缺,但裴老师人很聪明,而且很虚心好学,有着超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半年时间,就把一个文艺队建起来了,还能上台演出,那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到校外请能人,请了两个能人,一是请了剧团的陈师傅帮助训练乐队,二是请了王教官来训练武术队。王教官在英山人尽皆知,山东人,会一身武功,人很慈祥,学生们都亲切的喊他王爹,见图1第三排带帽子和围巾的</p> <p class="ql-block">陈师傅是个大好人,二胡拉得一级棒,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每天早晨5.30分,陈师傅就来到学校,带领我们训练,先从最简单的1、2、3(简谱中的音阶)教起,学会了简谱后,就叫我们把一首歌的乐谱背下来,记得陈师傅总表扬我,说我背得快背得准,我还经常去他家请教他,陈师傅很乐意教我,说我学得快。</p> <p class="ql-block">除了晨训晚训外,星期天都要到乐队训练,陈师傅都会到场,记得陈师傅帮我们排了两个器乐合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金蛇狂舞》,还帮舞蹈队排练了一个表演唱《歌颂老红军方和明》,尹海英还记得歌词和唱腔:老红军,方和明,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注:方和明,红安人,有功不骄,解甲归田的红军团长),把我们训练好了以后,陈师傅就离开了学校,乐队由裴老师接管,尽管陈师傅和我们相处的时间不长,<b>但我永远记得他--我音乐的启蒙人,对学生总是肯定和鼓励,让我们在小学阶段找到自信,在人生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最初乐器都是自备,我家较穷买不起二胡,本来放弃加入乐队,后来不知父亲在哪讨了一把破二胡,上面有一个大鸡头,又旧又破,没办法只好将就着用,我才有幸参加乐队,也就比别人晚了好长时间,落后太多,所以训练时我比其他同学更刻苦,更用心,很快就追上他们了,陈师傅总表扬我,说我后来居上。</p> <p class="ql-block">文教局终于分来了一批乐器,一个小小的乐队,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民乐该有的应有尽有,有小提琴、手风琴、扬琴等,在分配乐器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有过竞争,我想拉小提琴,裴老师不让;两把小提琴分给了柯天一、肖向丽;我分得一把板胡;陈新平想打扬琴,也不批准,分给她一把月琴;扬琴分给了石洪文;对我而言,尽管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但已是很大的满足了,总比拉那个破二胡强吧,每天提着板胡盒子上学放学,像提个宝贝似的,乐得屁颠屁颠的;其他同学:尹海英弹三弦,阮静拉手风琴,宋长林拉中胡,卫光耀吹笛子,戢卫辉打锣,郑亚斌吹小号,陈一龙拉京胡,王洁打铃铛,剩下的都是拉二胡的,有何欣、李庆元、陈红梅、夏阳、刘玲玲、彭向阳、陈红玲、徐彬彬,整个乐队共21位同学中,只有夏阳毕业后从事跟文艺有关的工作,进了县剧团,因他的父母是县剧团的名演员,也算是子承父业吧。</p> <p class="ql-block">武术队在王教官和张老师的带领下,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全县小有名气,查方润同学记得河滩上练空翻,他们压腿压得哇哇叫,乐队给他们伴奏的歌曲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闪闪红星》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他们随曲而舞,间接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叶武强同学记得在医院拐角王爹住房前训练,县武术队在县灯光球场表演,人山人海,胡学军、王钢、王英等同学技术高超,表现突出,胡学军同学还上过湖北电视台,最后是王爹九节鞭表演压轴。</p> <p class="ql-block">(图5:王教官和裴心红老师训练武术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舞蹈队在裴老师亲自带领下也很快走上正轨,最重要的节目编排如何解决?,有时裴老师出去学习,有时请能人来学校帮助编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汉十七中来英山演出,有个节目《火车向着韶山跑》,裴老师去学会后,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排练这个节目。裴老师还排了两个节目《打起莲湘庆丰收》、《草原英雄小姐妹》印象很深刻,有一个扇子舞,是请群红六大队小学的汪小兰来教了两天,才把节目排好。在经过半年的辛勤训练之后,文艺队终于可以上台表演了,到外面去慰问演出,印象最深的演出有4个:</p> <p class="ql-block"><b>1、去西汤河棉纺厂慰问演出,</b></p> <p class="ql-block"><b>2、到草盘红花水库工地慰问演出,</b></p> <p class="ql-block"><b>3、在大礼堂参加全县中小学文艺汇演,</b></p> <p class="ql-block"><b>4、参加欢迎全省山区工作会议代表的游行方阵,</b></p> <p class="ql-block">这次游行方阵县委很重视,还评比打分,结果是一小和杨柳代表队最好,洪书记的点(县领导蹲点,当时在同心二大队,即黄泥岗村)红山代表队搞得一般,但洪书记期望值过高,不高兴,不满意。</p> <p class="ql-block">总之,二小文艺队在短短的时间内组建起来,并在全县小有名气,裴心红老师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三、文艺队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事是做道具和化妆,那时物资匮乏,什么都要自己做,难点的道具裴老师自己做,我们学生做最简单的扎头花,买来皱纹纸,一般有大红、粉红、橙黄、绿色这四种颜色,把同一个颜色的皱纹纸按要求剪成不同的形状,几张叠在一起,用针线把它们缝在一起,就成了,常见的有皇冠型、花朵型。化妆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那时的化妆品都是戏剧油彩,很香,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味道,化上美美的妆,走到大街上,路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仿佛自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人,心里美极了,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文艺队人数多,化妆时裴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一般就叫大点的学生帮忙打粉底,画口红,打腮红,裴老师专门画眉毛和眼睛,有时有重要的演出,就请屠老师、姜老师、汪老师来帮忙,化妆时印象最真深刻的一次,<b>一中文艺队的华中汉老师来给女儿华梅送饭</b>,看我们在化妆,就亲自给华梅化了一个娃娃妆,漂亮极了,我们都站在旁边看,希望华老师也给我们化一个,我后来也成了一名中学老师,学校每年搞五.四、元旦晚会,我无师自通地给我班上学生化妆,学生都说我化得好,估计跟从小这个熏陶有一定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还有几个有趣的事,有一次湖北省歌舞团来我们学校挑演员,裴老师推荐了几个学生进去面试,最后选中了同学方玲的弟弟方毅,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后面没有成行,有说是父母不让去,也有说是复试落选。这次湖北省歌舞团在全县挑选演员,最后只选上了群红六大队小学的陈云,人美歌甜,只可惜洪平安书记不放人,说人才不能外流,把她留在了县剧团,不然凭她的条件,好好训练一番,有可能又是一个宋祖英出世,实在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乐队的郑亚斌同学参演了县剧团话剧《艳阳天》小石头一角,轰动一时,俨然成了学校的小明星,同学们都投去羡慕的目光,不光是他,所有文艺队的同学,都受到同学们的羡慕,受到所有老师的关照和期待,比如学校劳动时,文艺队的学生都不参加,专门安排去文艺队排练,而文艺队的孩子在学校像个宠儿一样,非常自信,觉得自己又学习,又搞文艺,还能为学校争光,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要飞起来一样,信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趣事是裴老师婚礼,婚房就是裴老师的宿舍,好像没添什么新东西,只记得床上换了新被子,门上、窗户上贴了大红的“囍”字,叶武强同学记得结婚的当天,我们班都去帮忙,他在食堂给做饭的大爷帮厨,晚上还去抢喜糖,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糖成了奢侈品,有时候小孩子为了抢到几颗喜糖,往往要等到半夜,抢到喜糖的孩子,不差似现在中了大奖那样高兴。文艺队的趣事还有很多,因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写出来,这些趣事是文艺队快乐生活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图6:2020年10月我和近70岁的裴老师在英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盘点那时英山各文艺队的“小明星”</p> <p class="ql-block">因为参加了文艺队,经常看演出,所以对全县各文艺队的主要演员比较熟系,到现在我还记得。先说说我们二小,同学秦菊花是报幕和独唱,在二小绝对是台柱子,还有吕正亚、周群、张莉等,舞蹈队挑大梁的,都是美女小妹妹;一小报幕和独唱的是潘芝兰,金牌主持人,英山大型演出都是她来报幕,还有一个叫成红的小演员,演技一流,背个娃娃演大婶像极了;群红二大队小学报幕的是徐燕飞,舞跳的一级棒;金铺代表队有一对双胞胎姊妹花段琼和段丽,人美舞美,像新疆人,大美女;群红六大队小学报幕和独唱的是陈云,人美歌甜,舞蹈队还有汪小兰、汪小平、程君等。在这群小明星中,无疑陈云是最璀璨最耀眼的那一朵,她参加了76年拍摄的记录片电影《英山巨变》中的演出,那年她11岁,下面看视频,一睹陈云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五、文艺队对我们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转眼,我们马上要跨入花甲之年,人生的风风雨雨,如过眼云烟,时过境迁,回顾我们的一生,文艺队的这段经历,是我们人生中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收获了自信,收获了知识,培养了对音乐的爱好,养成了开朗、阳光的性格,受益终身,所有在文艺队待过的学生,我相信他的一生必然和文艺结伴,与音乐为伍。</p> <p class="ql-block">尹海英同学说:<b>一个人如果从小在文艺的氛围里头成长的话,他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b>这么多年一直对文艺非常喜欢,经常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文艺表演,受到好评。我也毫不例外成了一个文艺爱好者,喜欢唱歌,文艺除了可以陶冶情操,有时对工作还有帮助。我后来也成了一名教师,教初中化学,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比如排练节目、给学生化妆、参加学校的演出等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图7:我和学生演出照片)</p> <p class="ql-block">感谢“大别山阅读空间”创始人邓世杰鼓励我动笔写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感谢老同学尹海英、李楠林、查方润、叶武强、阮静、吕正亚、秦菊花、郑亚斌、王勇、宋长林、邹盛翔、陈景如、李峥嵘、胡利华、袁友生、王建军、李慎谦、潘芝兰等提供资料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感谢尹海英同学为这篇文章赋诗一首:<b>让我轻轻的告诉你,世界原本是很美丽,美丽的过去在记忆,美丽的未来在梦里。美丽的今天有我你,美丽的人生有情趣,亲爱的同学一世情,永远的文艺存天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