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改造几十年前的威达胶片镜头用于数码单反相机过程及试机样片

四维空间故事

<p class="ql-block">​​威达28-105mm F3.5-4.5 滤镜口径72mm 老胶片单反镜头:</p> <p class="ql-block">这老镜头在宾得K100D数码单反机身装上后打反光板,对比数码镜头后,发现虽同是PK卡口,但内部结构稍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找来合适的螺丝刀,卸下固定的两个螺丝:</p> <p class="ql-block">找来钢锯条,手动把多余的护档部分锯下来:</p> <p class="ql-block">用小钢锉锉平锯口,并找来速干的黑色记号笔把锯口露出的铝合金涂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加改造手术的全部工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镜头装到相机上外观看还是挺不错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用该镜头实拍几张照片,看看效果尚可。</p> <p class="ql-block">拍冷水瓶里的冷凝水珠:</p> <p class="ql-block">拍DVD外包装上的银色字:</p> <p class="ql-block">拍液晶电视画面:</p> <p class="ql-block">拍顶灯:</p> <p class="ql-block">微距拍镜头盖:</p> <p class="ql-block">威达(Vivitar)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洛杉矶的摄影器材企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该公司的“系列1”镜头(神镜一号)一度是35MM单反相机配套镜头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其实,威达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镜头工厂,它只是出钱雇用了一批最好的镜头设计师,依托美国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设计出了著名的威达“神镜一号(系列1)各款镜头,其中一批性能价格比很高的镜头最终投产,而有些设计因制造成本过高则永远地被束之高阁。 </p><p class="ql-block">威达镜头的革新性设计都来自一些对成像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的镜头设计大师,应该承认,其中一些镜头的成像质量甚至能与著名镜头生产企业的产品相媲美。 </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Vivitar镜头是由一批从PerkinElmer(有做FTIR的可能会知道)公司跑出来的设计师设计,采用大型计算机优化结构(传闻如此),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技术。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生产过一批口碑很好的镜头。公司所有镜头产品都是通过OEM厂家生产。其中最被人提起的是Kiron,但Tokina也是一大加工厂,也有在韩国Samyang生产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网上找来神镜一号系列里的一个镜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用的这枚镜头是VIVITAR 威达 mc28-105mm/f3.5-4.5。产地待考。镜头全金属质地,制作精密,推拉变焦阻尼适当,手感滑润舒适;旋转聚焦行程长,聚焦精准。这头大约产于20世纪80年代,镜头特点是在28mm端可应付一般风景,成像畸变很小,拍出来线条横平竖直,庄严大方。 </p><p class="ql-block"> 该镜头属于A系列镜头,后面有几个电子触点,安装到宾得数码单反上可使用光圈优先或全手动M档拍摄。</p><p class="ql-block">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把镜头光圈环上的绿色A对准标记,用机身设置控制光圈大小,聚焦时则需要全手动控制,最后根据机身对焦亮点及嘀声判断聚焦准确后按下快门拍摄。使用后感觉还可以。</p><p class="ql-block"> 终归是几十年前的产品,且不是宾得原厂的,所以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有时曝光量控制稍微不准确,需要用曝光补偿来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