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是多少人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梦想!而我们却有幸在1972年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了这沉淀着中华文化底蕴的神圣殿堂——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 能进入魅力永存的北京大学学习,真是无比的幸运!当然这与每个同学入学前都努力奋斗成为各自单位的佼佼者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同学都是通过小考等多方面选拔才来到北大的,这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回忆这几年的北大学习、生活,是非常美好的、难以忘怀的。过去的一切就如同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地质地理系的这几届学生,都是男女生同住在北大南门内22楼里,这栋楼见证着那几年我们的学习生活,见证了我们既紧张又很快乐的大学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学时同学的年龄是参差不齐的,是因为文革原因间断了几年招生,所以我们中有初中的、有高中的,当时的学习基础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初中的基础比较薄弱,我觉得那时每个同学都很珍惜在北大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充满着求知的欲望!看得出来大家学习都非常勤奋、刻苦、自觉,可以说是如饥似渴。为了打好基础,几乎每天是三点一线:教室、图书馆、饭堂,求知若渴的勤奋;老师讲课,大家全神贯注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课下还追着老师问问题,老师也会毫无保留地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做耐心细致的讲解,把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课后大家认真做作业,认真领会老师批回来的作业。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获取和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如此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很多同学进步很快,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但增强了基础,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方法,还培养了对专业的兴趣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师生感情 在北大学习期间,我们和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也许是时代造成的(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像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各位老师、教授知识渊博,而且都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很多老师是赫赫有名的学者,耕耘于杏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们对我们要求是很严格的,他们言传身教,谆谆教诲,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熏陶和感染着我们。同学们有什么想法,也愿意和老师交流、探讨,对于老师们真诚的关怀,我们都铭刻在心。如于洸、钱祥麟、穆治国、朱梅湘等老师,带我们去秦皇岛野外实习时,循循善诱,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智者的尊敬、对理想的追求,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从心里感谢系里所有的老师!也感谢北京大学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这里仅举印象较深的几位老师:</p><p class="ql-block"> 邵济安教授 邵老师担任过我们的班主任,还带过我们小组在山西运城中条山毕业实习。当时她经常深入到我们班上参加我们班的活动,所以和我们接触比较多,因此对她的了解也比较多一点。她给人感觉平时非常朴素,而且性格开朗,比较容易接近,有一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不像女同志那么细致;她思维敏捷,反应很快,责任心很强,说到的事一定就要做到。好像家里的事她不怎么管,而应该说是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在她身上能看到充满生机与活力,她精力和体力非常充沛,跑野外从来都是走在我们前头,她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头和力量,好像永远不知劳累、不知疲倦,老师虽比我们年龄大,但在野外老是走在我们前面,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很想超过她,但是感觉永远也追不上她,有时显得风风火火,像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她是个永远都闲不住的人,退休后还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一直坚持做项目、出野外,出科研成果。看到她一丝不苟的职业信念和操守,看到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了不起的女中豪杰。</p><p class="ql-block"> 穆治国教授 穆老师最初给我印象是:潇洒、自信、耿直、威严,他永远有股子冲劲,而且有担当,也充满朝气,讲话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没有多余的废话,显得特别精干;而且讲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人有启发,引人入胜,可以说是很有人气。</p><p class="ql-block">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有时严格得不留情面。记得我们在秦皇岛实习,有一次大概是出野外回来吃晚饭,其中有一盘虾,大家都很高兴,因为难得有虾吃,我们几个女生在一桌吃饭,大家夹起虾来吃,觉得味道不对,就把虾扔在桌子上了。穆老师经过我们桌时,发现我们把虾扔了,非常生气,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很严厉的批评了我们,当时给我们一桌女生吓得够呛,惭愧的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了。从那以后我们都特别注意,不能娇气,不能浪费食品,那次教训对我来说是非常深刻的,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发现,他对其他年级的学生,看到问题,也是当场指责,批评教育,不留情面,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进步! </p><p class="ql-block"> 常志忠教授 常老师给我的印象是:和蔼可亲,讲话稳重,待人诚恳。她给我们上构造课,讲课认真耐心、亲切生动,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传授知识,通俗易懂。她讲到一些地质构造现象时,边讲边启发、引导我们思考问题,同学们也跟随着她的思路,求知若渴的探讨问题。</p><p class="ql-block"> 常老师教导我们对丰富的地质现象,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她课堂上还指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要不断有创新、有突破,希望我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善于诱导,使我受益匪浅,对专业兴趣也逐渐增强。常老师带过我们涞源野外实习(有我们的合影照片),记得她耐心的给我们讲解野外构造地质现象,闲暇时候和我聊天,她还鼓励我多看书,丰富自己,扩大知识面,对她的关心和殷切希望,我是感激不尽的。我们师生关系很好,我留校工作后,还常常到她家去看望她;她退休后出国在美国孩子家居住,多年我们一直保持邮件往来,她还希望我再去美国时,一定到她家去玩。常老师的真诚教诲,犹如春风化雨,使我们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修保琨教授 修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为人厚道,做事任劳任怨,而且没架子。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你总会觉得她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津津乐道地和你聊天,给你工作上的关心、人生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建议。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76年7月下旬,我们一些老师带75级同学到门头沟野外实习,当时有老教师于洸、穆治国、常志忠、修保琨、韩慕康等,还有我们新留校的李凤棠、舒桂明、赵印香和我,我和修老师住在一间平房,没想到28日夜里睡着觉突然修老师推我,叫我起床,我赶快起来想一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了,修老师出于职业敏感,她反应很快,她说房子有晃动,说不好了,地震了,并立刻拉我离开房间,她说不知是哪里在震,多大震级,她说不能回屋里了,这震级应该不小,还是会有余震的,我们离开房间,到了院子里看到东北的方向发红的一片天空,修老师很快就断定是河北地区,后来知道是唐山大地震,我当时真佩服她的判断。之后我们就赶忙去学生住的地方看望同学,其他老师和同学们都起来了,大家都很安全,没什么事,我们也就放心了!事后修老师认真的给我讲地震知识,怎么预防等等,她诚恳待人,言行举止,让我很是感动。 </p> <p class="ql-block">刘瑞珣教授 刘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刘老师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一点架子,总是那么温文尔雅,态度谦虚,和蔼可亲,尊重他人,平易近人,他对我们小辈的称呼总是称呼您。他治学严谨,兢兢业业,他为中国的地质科研、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是国内较早从事岩石脆-韧性变形微观过程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教材4部,荣获建国四十年优秀图书奖;他承担国家教委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国际教学接轨,使学生对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敬佩,指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特别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他曾先后担任地质学系副主任、主任,在此期间他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负责学生工作的我,帮助向地质力学所等科研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他曾担任校内外十几项职务,为我国学科建设、我校地质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担任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奖掖后学,积极推荐我为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即使在退休之后,依然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2017年,刘老师与夫人丁始璋老师向山东日照莒县安庄镇中心小学的11名家庭困难小学生和莒县三中8名家庭困难初中生捐助资助金20万,连续资助19名家庭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刘瑞珣教授的一生,是为我国地质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优秀品质、完美的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和怀念! </p><p class="ql-block"> 上面我仅仅回忆了对几位老师的印象和感受,在我看来,地质系的老师们都是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脚踏实地,言传身教,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很好的专业知识,还使我们学到了专业知识以外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在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对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在人生的征程上有如此之多的老师,像灯塔在为我们指引航向,让我们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刻,从平庸走向成功——这实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p><p class="ql-block"> 深厚的同学情谊 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三年半中,同学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并建立了深厚的同学友谊,也是十分难以忘怀的。我们同学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时提倡打好基础,口号是“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当时还组织了一帮一、一对红,同学们在学习上真是互相关心,无私互助,比如有的同学做不出来的题,做出来的同学会帮助讲解使之领会,上课没听明白的问题,除了课下问老师,回到宿舍还可以问同学,问到谁都是认真讲解清楚、明白;那时候的学习不像现在这样多元化,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那时就是单一的老师课堂教学,同学记笔记,更没有现在的手机微信可将课堂上内容传来传去,所以有时候哪个同学有事请假,课堂笔记会找其他同学借来补上,当时被借的同学会欣然答应。记得当时宿舍楼里只有一部电话,大概是放在二层楼道拐弯上楼处的一个桌子上,只要电话铃一响,谁走到那里都会接电话,帮助叫人,如果刚好没人经过时,附近宿舍的同学一定会出来,为大家服务。记得当时的学生与家里联系就是通过信件往来,家里寄来的信件由系里管收发的老师送到楼里放电话的桌子上,同学们发现有本屋同学的信件一定是帮忙带过去,那时的信件是有感情温度的,帮忙带给同学也是有友情温度的。还有的同学帮有事的同学打饭,还有同学脚骨折了,自行车带她上课吃饭等等,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是北大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和平台,同学们之间的帮助是无私的,友谊是真诚的,同学之间友谊是无比珍贵的。</p><p class="ql-block"> 学习之余,我们的业余生活也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常在东操场看露天电影,喜欢看电影的同学,放电影之前拿个小马扎早早去占最佳位置,有的不带马扎就席地而坐,去晚了的同学还可以到幕布后面看反向电影,这并不影响电影情节效果,有字幕的电影就难免会受到一点影响、字是反的;冬天天气冷了,电影就改到当时的大饭厅,也是要搬凳子才行。休息日有的同学骑自行车到郊区游玩,部分同学业余时间还排练节目;喜欢游泳的同学,夏天经常去游泳,喜欢滑冰的同学,冬天经常到一体前未名湖的冰场上开心的滑冰,我们还阶段性的被学校安排去扫冰场,也是一件挺有意义、挺开心的事情;喜欢篮球的同学会课后到篮球场打篮球,就连在秦皇岛实习期间热爱足球的同学会和当地中专学校比赛足球。热爱篮球的高全武、梁亚军、曹忠全等同学,会在空闲时间玩玩,赛赛篮球,最为夸张的是在一次激烈比赛中梁亚军被一个同学把门牙撞掉了,当时看着着实让人心疼。另外,还有不少同学哪一天或周日会去学七食堂(校外南门斜对面的小饭店长征食堂)去改善一下生活,喝杯啤酒会很开心,很惬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与班之间都相处的很好,各班之间没有界限,大多数同学之间都互相认识,往来也很密切,大家都很有集体荣誉感,在校运会上年年为系里争光。我系同学深刻认识到,搞地质工作需要有一个好身体,因此大家都非常注意锻炼身体。由于坚持锻炼,许多同学在校运会上都取得了好成绩,不少同学还入选了校队。像兰腊保、姜常义、高长平、贾晋康等是校篮球队的,其中高长平还是校足球队的守门员。女篮校队有薛桂华、李瑞凤,短跑跨栏组有兰腊保、马文乔、曹忠权等,游泳队有李瑞凤、邹宗平,投掷男队有陈孝德,投掷女队有袁青珍和我,我和青珍还进了中长跑队。</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和袁青珍被学校校队选上纯属意外,一次上体育课项目是投铁饼,我们谁也没投过,甚至有的同学都没见过,老师讲了投铁饼的要领后,我们每个人陆续试着投,没想到我们俩试投结果还不错,就这样进了校运动队。其他同学我不太清楚,只记得我和青珍,从此就展开了经常的艰苦的训练,除了参加学校训练外还自己坚持每天训练,主要是每天晚上在五四操场跑步,逐渐训练的能跑20多圈,开始跑到十几圈时会感到非常的累,甚至有要吐的感觉,我问青珍还跑不跑了,她说跑,她很有毅力,我想我也不能退缩吧,于是我们俩就咬牙坚持跑下了,跑过了最累的那段极限,接下来再跑反而觉得没有那么累,甚至反而感到轻松了,后来我们就一直坚持每天晚上跑20多圈。中长跑不是我俩的主项目,因为校队有比我俩跑的更快更好的,铁饼项目我们在校内参加比赛,不是我第一,就是青珍第一,但是铁饼项目我们参加高校比赛也就能拿到第七、第八名。这种锻炼我们坚持了几年,所以我们的身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有一次学校组织游泳比赛,不记得男队情况了,我们四个女生有李瑞凤、邹宗平、江娃利和我,代表系里参加4*50米游泳接力比赛,西语系四人都是校队的,我们只有两人是校队的,不过我们四人全力以赴,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游完了全程,那次好像取得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除了上述我系在校队运动员外,系内女生篮球队成员有:薛桂华(队长)、杨桂花、许乐光、李瑞凤、赵印香、袁青珍和我,系内运动主力有:张永焕、刘昂昂、李沛然、闫如忠、陈橱、殷艳杰、蕾鹏举、郭德光、魏培德、李庆勃、李江夏、高全武等,都是我系的运动骨干、高手,有的一直是跳高、跳远(三级跳)、中长跑和万米的第一名。女的运动骨干有赵印香、李革平、江娃利、朱小明、王桂兰等,他们代表地质地理系积极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运动会,真是各有所长,各显其能,积极为系里争光,每年运动会都能拿到集体奖(有照片为证),和若干个人奖,特别是1973年在全校18个系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在北大学习期间留在记忆中的趣事很多,最让我记忆犹新,永生不忘的一件趣事是同学邹宗平,她不是我们班的,但是我们女生之间关系甚为融洽,互相串宿舍是常有的事。有一个夏天的某一天,她又到我们宿舍聊天,聊了一会儿,忽然她说这天也太热了,接着就出去了,没想到的是,没一会儿功夫她又兴致勃勃的回来了,让我们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是,她迅速的拿出一把剪刀将我的右边的长辫子从肩膀处剪掉了,我自己当时都蒙了,在场的女同学也都无语了,我记得当时我伤心的都哭了,记得当时我对她说:你胆子也太大了,你为什么剪掉我的辫子?也不问问我愿意不愿意?她像没事人似的回答我说:这么热的天,留着这么长辫子干什么?还怪麻烦的,剪了多省事呀。听了她的回答,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后来在场的女同学纷纷对我说,这样也挺好的,又省事又利索,我真是无奈,只好把另外一个辫子也剪掉了。对这件事虽说不是耿耿于怀,也着实让我终身难以忘却。前几年有一次遇见邹宗平,给她提起此事,她开始还没想起来,后来说想起来了,我说我要报这一箭之仇(一剪之仇),她说没问题,请你吃饭;我说请我一人不行,后来她请了我们几个闺蜜一起聚了一次,此事真让人啼笑皆非,不过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我们的友谊长存!</p><p class="ql-block"> 回忆在燕园的学习生活,上学期间有意思的事情还有不少,篇幅有限,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北大的精神、北大的魅力,使我们受益于有形和无形之中,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北京大学,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益无穷!北大有太多让我们流连忘返、值得回味、令人陶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75年底毕业至今,我们多数同学离开北大一晃已经四十七年了,现在让我们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我们这一届中很多同学在国内的不同岗位上努力奋斗、拼搏,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在国外的同学也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有的同学还在单位发挥余热!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而且我们同学中出了不少书法专家、素描专家、画画专家、乐器专家、天文专家、歌唱专家等等,给我们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再多一技之长,让晚年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北京大学是人才的摇篮,一批批的北大学子在这里成长、成才,从这里走出了众多的中国各个领域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北京大学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流,人生无悔,北大给予我们的一切将伴随我们一生!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北大是我们精神上永远的校园! </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72级</p><p class="ql-block">地质力学专业二班 宋振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