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北掌城村》

【吾祥子】

<p class="ql-block">图文 \ 李凯文</p> <p class="ql-block">  北掌城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西约十二公里处,行政隶属乐平镇。北掌城村原名掌城。依山傍水、地势平坦,扼守要道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一定会赋予它特殊的使命。为什么不是村而称城?必然与古代多次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相关。据一九九六年《昔阳县志》记载,秦始皇四年,朝廷在昔阳境内设沾县,县址就置于北掌城村,称沾县城,隶属上党郡。西晋末年,石勒攻打乐平时在此地安营扎寨后称掌城。北掌城村现存的城墙院,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但与掌城的历史沿革一定有必然的联系。沾县消失之后,掌城一直属乐平所辖,为了与相邻的南掌城村有所区分才称为北掌城。民国时期乐平县更名为昔阳县,掌城隶属昔阳县。</p> <p class="ql-block">  最早在掌城村屯田定居的是申姓人家,后来又有不同姓氏的人家迁入,逐渐形成申、洛、安、齐、康等五大姓氏。申姓依然是大姓,河两岸土地大多都归申姓所有。明朝李姓家族从本县巴洲迁入定居,清朝又有葛姓人家迁入。村里现有254户,约640多人口,李、申、张、葛、田、王、康、董、翟、瞿、尹、常姓氏,其中李姓占全村约半数以上。多姓氏的村民和谐相处,同舟共济,用勤劳的双手和劳动的智慧,在方圆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自给自足过着勤俭持家的殷实安康日子。</p> <p class="ql-block">  李姓先人来到掌城村后,或许是无意中占对了风水,李姓迅速发展成为掌城村第一大姓,李家的后辈也有几个考取了功名。在老辈居住的街巷立起了双斗旗杆,并称之旗杆巷。李氏族人发达之后,重新修缮了上街下街两座祠堂,并编撰了一整套乡规民约共计三十多条,用以制约族人和村民的道德行为,如有触犯条约者,必受重罚。同时建立了私塾学堂,赈灾义仓等济贫公益事业也有了确定。在“耕读传家”理念的倡导下,北掌城村在各朝各代曾出过多名太学生、贡生、修职郎、登士郎、经历司和数十位秀才。</p> <p class="ql-block">  北掌城村民在以农耕劳作为主的同时,还创造了手工商业的发展。油房、粉房、酿酒、水磨房、烧饼铺,及毯房、染房、铁匠铺、银匠铺、木匠铺、麻铺、纺织铺、钉鞋铺、皮铺等加工业也应用而生,典当铺、赁货铺、杂货铺、面铺等商业经营越来越兴隆。据掌城烧锅酒的传说,康熙年间掌城的集市越来越红火,三六九的集市庙会相当繁荣,当铺街自然形成了一条商业街,并升格为县置集市。</p> <p class="ql-block">  北掌城村落建筑呈东西狭长型形状,南北依顺地势环境,呈现出层次分明的阶梯状。东西两头的关隘处,分别建有东阁和西阁,东西三里长街贯通全村,也曾经是县城西去通往太原府的唯一盘山古道。村中街道以东西向为主,地理名称分别是:东头街、药铺疙台、当铺街、东院街、西院街、寺上、西头街。从主街道向北延伸分别有旗杆巷、葛家巷、煤灰巷、小巷、长阳巷、牌楼巷等。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上街、下街、东头、西头、四大部分。建造形式以窑洞、瓦房、高房、楼房、平房为主。保存比较完整的民居大多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格局。如:烧锅院、药铺院、私塾学堂院、旗杆院、石窑院、关东院、楼底院、油房院、秋沟院等十多座。</p> <p class="ql-block">  村中建筑规模最为宏大的当数石砌两层楼房的当铺院,该院为当铺的主要经营场所,也是昔阳县唯一现存的当铺旧址。石筑的城堡式围墙高过两丈,墙体厚度三尺有余,院门防御措施得当,院内大院套小院,房屋、窑洞37间,水井碾磨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主院、偏院建筑造型独特,虽然是四合院形式,却具有极强的防御特征,绝非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建筑所为。偏院的石雕门墩经历岁月风化,完全改变了原本的模样。门额上乾隆四十二年题记的石质阳刻“西堡”两个篆书大字,字体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的损毁,但还能清晰辨认。若是对一座城堡来讲,一千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并不是特别大,不知眼前这座“掌城”和历史上曾经的掌城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也难怪村里的百姓一直把它称为“城墙院”,这究竟是地理名称的偶然巧合?还是时光映证的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  沾岭山下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北掌城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山上山下联系的枢纽作用。抗战时期昔西抗日政府就驻扎在沾岭山上,北掌城村理所当然成为最前沿。驻守县城的日军经常到村里扫荡,并多次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对北掌城村造成极大的破坏,被烧毁炸毁的建筑物遗迹还都存在。</p> <p class="ql-block">  建造于唐朝末年的寿圣寺规模宏大,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三进院布局方正。中轴线上建造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和水陆殿。东西两侧都配有禅房。1949年后,这里被改做村里的学校,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大雄宝殿的一个角落,闲置着一口体量不大的铁钟,上面的铭文:乐平县北掌城村西头观音阁……乾隆五十五年……的字样清晰可见。同行的县文联主席李余彬说,儿童时代在村里读书时,他学习的教室就在东禅房,这口钟就挂在大殿前廊的横梁上,每天上课下课都要敲它。时至今日,村里的三座阁楼都不见了踪影,只留得这口铁钟成为阁楼唯一无言表述的见证者。水陆殿背后的墙根下,层层叠叠堆放各朝代遗留的石碑,分别记载着掌城的历史。经过维修后的寺院一派祥瑞吉气,院内那棵周柏依然昂首参天。</p> <p class="ql-block">  寻访这天是九月一日,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走进学校的大门,一位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在打扫院子。通过了解得知,上世纪七十年代,附近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学生最多时有小学和初中三百多人。现在这里已不具有学校的规模,改称为巴洲学区北掌城教学点。一位负责人,一位教师,五个年级共十名学生。正在攀谈时,女教师拉着行李箱急匆匆的从外地赶来。看着这里宽敞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板凳,玻璃黑板,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施,只是没有了学生……。从教学点出来,正赶上村里“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剪彩仪式。人数不多的锣鼓队身着鲜艳的古装,在轰鸣礼炮的陪伴下,敲打的颇为热闹。</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三华里的古道和街巷,村里鼎盛时期的三座阁楼和古戏台都已不见了踪影。下街的李氏祠堂曾经被改做生产大队的办公场所,门头上“为人民服务”的字迹依然醒目。旗杆巷一座宅院“沾涌钟秀”的木雕门眉保存完好,东院窑洞的窗户依然照耀着往日时光。村里最早的教育场所,私塾学堂院依然又是杂草丛生。秋沟院南房的木质门窗上高挂着废弃的农具。原先砖木结构的青砖瓦房,俨然一幅茅草屋的模样。从现存的人文景观和建筑遗留,虽然与两年前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时的情景又有了一些变化,却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曾有过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村口原先的老供销社又挂起了崭新的现代广告招牌,村民新居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村前沾水河畔的杨树已经成林。时任县文化局长的本村人士李天民先生,在文化部门工作三十多年,长期收集整理和研究当地文史资料,考证出大量的史料遗存和民间故事。北掌城村康熙年间掌城烧锅酒“乐平第一锅”的传说;麻油坊葛掌柜与考中进士的申小二“麻油添灯”的读书趣事;“孝母宽弟之德”的关东院;秋沟院和“乳儒节”石牌楼的来历;旗杆巷依山顺势,双斗旗杆矗立门前的几个大院;当铺院“掌城”的未解之谜……。每个院落的建造故事和上辈人的传说,以及寿圣寺缭绕的香火,都将会在这里世代延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