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 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 竟</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新中国建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初,从内地全国各美术院校和高校以及各大城市知识青年调配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支援新疆,他们与本地的各族优秀美术人才结合,有的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的在新疆军区服役,有的安排在地方上,参加屯垦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工作。</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或一辈子。为开拓、创建新疆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地处边疆,宣传不够,信息闭塞,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为内地和国外人民知道。现在这批人都已耄耋之年,有的去世,有的离退休,有的调到内地,有的移居国外。</p><p class="ql-block"> 我1963年大学毕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乌鲁木齐市生活工作了三十年,1992年我调回到南京大学,退休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先生聘请我担任副所长,协助他工作,发挥余热。由于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新疆,了解新疆,忘不了新疆,怀着此情,我建立了“新疆老画家群”。并遵照党中央“文化润疆”的指示,开展了一些活动,宣传新疆,反映新疆老一代美术家的贡献和成果及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让国内外人民了解,这就是我们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名义,在美篇等媒体上推介的新疆一批健在的著名老画家的艺术人生和作品,就是其中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32年,张威出生在北京房山琉璃河。1937年,时局动荡,张威与弟弟跟随母亲逃出北京,但最终又回到北京,一家人相互依偎,艰难度日。尚且年幼的张威一边读书,一边做苦工为父母分忧。打柴、拾荒、挖野菜、割青草不过日常,张威还曾在日本人开办的水泥厂当小工,运送石灰石挣钱补贴家用。熬到小学毕业,父亲不准备让他继续学习,而是买了辆大车,想让他赶大车搞运输。可是他酷爱读书,还想继续学习,幸而他的母亲支持了他,他艰难地上了初中。读完初中后,在1946年8月,张威受惠于邮政弟子助学金进入了北京通州潞河中学。1951年,张威在潞河中学毕业以后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美术界的莘莘学子,新的人生篇章就此掀开。</p><p class="ql-block"> 中央美院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而张威读书的年代正是无数大师云集的年代,一个令人羡慕的年代。在70年前,中央美院的校长是徐悲鸿、江丰,授课教师是吴冠中、李可染、罗工柳、萧淑芳、戴泽、孙宗慰、曾善庆、顾群等等泰斗大拿。在如此群星灿烂、得天独厚的艺术殿堂里,张威如春苗润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磨炼着才艺,茁壮地成长起来。</p><p class="ql-block"> 毕业之后,张威义无反顾地去往了新疆,并且一待就是30年。30年间,张威饱含深情地创作了《待客 》、《鹰笛》、《天池》等描写新疆风情的油画作品。如今看来,光阴倏忽而过,风雨过后,那蕴含无数心血的一幅幅作品正无言诉说着张威先生对艺术的信仰与坚持。</p><p class="ql-block"> 如今年近九十的张威仍旧坚持作画,每日至少画两三个小时。绘画之余,侍弄花草、种植园艺也是先生的爱好。这样一位将艺术当作最高信仰,虔诚作画一生的艺术家,值得所有人尊重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张威 中国九寨沟采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梓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设计 / Andy Zhou</p> <p class="ql-block"> 张威的油画造化着阿德莱德的秋天;阿德莱德的秋天渲染着张威的油画。这神与人的作品同时奔来眼底,心灵被色彩的波澜冲击着、震撼着、感动着。这色彩是浓烈的、纯明的,又渗透着成熟的沧桑。沧桑的本质就是成熟,成熟的季节感悟着成熟的人生,由张威老先生和她的夫人格琳娜娓娓道来,更让人感受到了季节变换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文坛艺坛向来就是喧嚣纷杂的名利场,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舞台,是争风斗险受追捧遭非议的风口浪尖。毕业于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的张威,他的师长、同学乃至他的弟子晚辈,许多都成了声蜚海内外的大师级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他像一只独立在苍岩上的老鹰,静静地看着同侪们搏击风云,默默地祝贺着他们直冲霄汉,也悲伤地看着有些伙伴们折断翅膀坠入深渊。但是,他从来没有受到诱惑,不想与他们争飞比翼。他咀嚼着日月精华,把自己沉淀得像大山一样的凝重,牢牢地守候着自己的梦想:让灵魂在天地中找到归宿,让生命在艺术中活得永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画家张威在乌鲁木齐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个艺术大师,都是孤独的跋涉者。而张威的孤独与跋涉,却是如此的传奇与漫长。他曾经是戈壁摊上的胡杨林,生则三千年不死,死则三千年不倒,倒则三千年不朽;他又是大洋洲海岛上的桉树,脱一层皮强健一次筋骨,脱一层皮丰满一次枝叶,脱一层皮净化一次灵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span></p> <p class="ql-block"> 除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艺术是需要一种天赋才能的。在张威看来,自己的绘画天赋来源于母系的遗传基因。他的母亲刘贞静是满族王室贵族,年幼时便跟着多才多艺的姑母一起生活,耳染目濡,熟读《四书五经》,学习琴棋书画。辛亥革命后,家道破落,搬出王府,经人介绍与比她小五岁的邮递员张保琛结婚。1932年,张威出生在北京房山琉璃河。</p><p class="ql-block"> 张威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很深,母亲是个淑贤智慧的女人,她不但结婚以后教会了丈夫读书识字,也同样教会了张威许许多多农家儿女学不到的东西。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很快占领了琉璃河。作为公职人员的父亲跟着邮局迁移到了武汉,母亲带着5岁的他和两岁的弟弟开始逃难。一列南下的火车挤满了难民,母亲挤不进去,只好爬到车箱顶上。列车缓缓南行,日本飞机疯狂扫射,把车头炸毁了。危机关头,母亲将他扔了下去,又抱着弟弟跳下火车。</p><p class="ql-block"> 跟他们一起逃难的同村的乡亲就有40多人,踉踉跄跄,扶老携幼,他们步行继续南逃。他们来到一个村庄寻找吃的,村里的人已经全部逃跑了。他们把挂在屋檐下的玉米棒搓成粒,又用村里的碾子碾成玉米渣,找了一口大锅熬了满满的一锅粥。母亲跟着乡亲们一起张罗,可是粥熬熟了却被别人抢光了。母亲火了,带着他和弟弟扭头朝回走,不逃了,死也要死到老家去。母亲的行动有着极大的感召力,乡亲们见母亲往回走,也跟着一起朝老家的方向走去。故土难离啊。</p><p class="ql-block"> 家乡沦丧了,乡亲们当起了亡国奴。小小的张威刚上学便被强迫学日语,唱日本歌,升日本的膏药旗。但是,聪明好学的张威在母亲的指导下,并没有耽误学业。后来父亲也回来了,全家人在日本的铁骑下艰难度日。张威一边读书,一边做苦工为父母分忧,他像所有农家子弟一样,打柴、拾荒、挖野菜、割青草,还曾经在日本人开办的水泥厂当小工,运送石灰石。小学毕业以后,父亲买了辆大车,想让他赶大车搞运输。可是他酷爱读书,母亲支持了他,他艰难地上了初中。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接管了学校,有一天他跟着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宣誓,糊里糊涂地加入的“三民主义青年团”。这莫名其妙的宣誓,便成立他历史的污点,在以后的岁月里,给他的政治生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与麻烦。</p><p class="ql-block"> 1946年8月,张威受惠于邮政弟子助学金进入了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这座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867年创建学校,是基础教育的神圣殿堂,位与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侯仁之、秦馨菱,西部歌王王洛宾,著名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仁堂以及一大批国共两党的高官和将军,均出自这座学校。在湖亭楼馆、绿茵掩映的校园里,张威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他依然喜欢绘画,他跟同学们一起,编辑出版了《晓光壁报》,创办了“青年艺术研究社”,组织和参与了校没外许多宣传活动,他的宣传画展示了出色的艺术天赋,赢得了教师和同学的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在中央美院学习时期与老师及同学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51年,张威在潞河中学毕业以后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美术界的莘莘学子。中央美院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那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年代,在那里云集着一大批让后人高山仰止的艺术大师:校长是徐悲鸿、江丰,教师是吴冠中、李可染、罗工柳、萧淑芳、戴泽、孙宗慰、曾善庆、顾群等等。在如此群星灿烂、得天独厚的艺术殿堂里,张威如春苗润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磨炼着才艺,茁壮地成长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同学韩宝琳所画张威肖像素描写生</span></p> <p class="ql-block"> 1954年7月,张威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面临着一个决定人生和命运的选择。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北京、上海等艺术繁华的大都市,或者从事美术教学,或者进行专业创作,或者到报社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而张威却出乎意外地申请去新疆。因为他喜欢创作,他深信,创作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他受母亲的影响,相信好男儿志在四方,他要到边疆去,那里有一种巨大的诱惑,他的生命征程要从那里起步。他自信、他豪情满怀、他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祖国一片辽阔的疆土,亦是一片博大深远的艺术天空。这里有独特的异域风光,有多元化的民族风俗,有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有令人眼花缭乱激动不已的雕塑、壁画、建筑雕饰、服饰、刺绣,还有不绝于耳的民族音乐,如诗似画的民族舞蹈。这一切,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创作源泉。张威来到了新疆,每时每刻都被创作的激情冲动着,这是一个艺术家最宝贵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他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新疆的。那时候交通不便,通过西安辗转兰州,遇上路断桥塌,中间耽搁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来到乌鲁木齐之后,便被分配到文化局所属的美术工作室。美术工作室没有明确的任务,来了便响应号召下放劳动,他年轻,不怕吃苦,又来自北京,还当上了下放干部的队长。说来可笑,这是他第一次当官。</p><p class="ql-block"> 他们来到了玛纳斯,跟当地的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了一片。农民说,把你的皮鞋给我穿穿,他便脱掉皮鞋给了农民朋友;农民说,把你的手表给我戴戴,他便摘下手表给了农民朋友。农民信任他,喜欢他,他还被评为“五好社员”,这也是他平生得到的第一个荣誉,他很珍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在新疆时期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劳动之余便是写生。他受到的是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教育,写生是他的毕生的功课。而新疆的山光水色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画着,积累着创作素材。他也深深地被这壮丽的风光震撼着,并且遗憾地说,那些俄罗斯美术大师能来到这里,一切会创作出惊世之作。在一个地方招待所,他开玩笑说,你们这里的服务员怎么不漂亮呀?人家说,漂亮的能到我们这儿来吗?这一切,都被同行者记录下来,回乌鲁木齐之后,当作反动言论,给他贴出了许多大字报。他原本就背着“三青团员”的历史污点,尽管小心翼翼,依然不断地受到了批判。到1957年大鸣大放的时候,人家都给党提意见,但是不允许他提。他还有意见,感到很委屈。歪打正着,这反而救了他,是他逃过了“反右”的劫难,成功地软着陆。</p><p class="ql-block"> 他和美术工作室的同仁们开始筹办《新疆画报》,又当编辑、又当记者,还负责排版、印刷、发行,虽然很辛苦,却乐在其中,他觉得自己的艺术才华有了用武之地。</p><p class="ql-block"> 编辑工作很忙很累很杂,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创作。工作之余,回到宿舍,他便燃烧起了遏制不住的创作激情。他仍然到处写生,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勒泰山、古丝绸之路、伊犁河畔。1957年,他为共产党建军30周年创作了大型油画《待客》,刊登在《解放军画报》,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被军事博物馆收藏。1962年,他创作了反映塔吉克民族生活的油画《鹰笛》。“鹰笛”不仅仅是这幅油画的题目,也是张威创造的一个新的名词。它原本是塔吉克人吹奏的一种短笛,译音为“那意”,是用鹰的翅骨制作的。自张威创作着幅油画之后,“鹰笛”的名字便流传开来。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新疆厅需要悬挂一幅反映新疆特色的油画,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威,他创作了大型油画《天池》。《天池》至今依然高悬在人民大会堂,并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疆飞机场、新疆展览馆、乌鲁木齐市政府等单位都请张威绘制《天池》,《天池》成了新疆的一张魅力无穷的名片。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许多充满生活热情和政治激情的油画作品,并于1980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理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池——张威给乌鲁木齐机场所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创作丰收的同时,张威还收获到了更为珍贵的爱情。感情的创伤是艺术家宝贵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经历。在张威青葱饱满的青春年华,曾经有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的初恋是在潞河中学读书的时候,爱上了一个运河端头的姑娘,后来由于家里反对,硬是拆散了鸳鸯。父亲听说他失恋了,便私作主张在老家琉璃河给他定下一门亲事,女方还是他的小学同学。张威坚决不同意,逼着父亲退了亲。第二段恋情发生在美院,他暗恋着一个女同学,直到快毕业了也不敢表白。朋友们为他着急,替他写了一封求爱信,又遭到了那女同学委婉的拒绝。他之所以离开北京到新疆来,除了追求艺术梦想,恐怕与他的感情创伤也有一定的关系,潜意识中有一种逃避。</p><p class="ql-block"> 他一直没有再谈恋爱,直到遇见了格琳娜。格琳娜当时只有17岁,聪明、美丽,热情奔放,又有点儿调皮。若干年之后的今天,笔者在阿德莱德见到74岁的格琳娜,言谈举止中依然洋溢着青春美少女的神韵和纯真浪漫的风采。张威对格琳娜一见钟情,觉得这是上帝给他安排的美妙姻缘。当时格琳娜还是个中学生,他嘱咐格琳娜,放学以后好好写作业,写完作业带她去看电影。他们就这样大胆又谨慎地约会了,一年以后格琳娜中学毕业,他们便结了婚。</p><p class="ql-block"> 格琳娜的出身是非常奇特的,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则是中国山东人。父亲在莫斯科时跟母亲结了婚,为了逃避险恶的政治形势,生下格琳娜不久他便回到了新疆。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之后,母亲决心带着格琳娜到中国寻找父亲。许多朋友劝母亲不要到中国来,说中国很穷,窗户上没有玻璃,都是糊着纸;脚上没有皮鞋,穿的都是草鞋。母亲不管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新疆,果然窗户上没有玻璃,果然人的脚上没有皮鞋。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又跟别的女人结了婚。母亲举目无亲,又语言不通,但是她依然决定留在中国,到乌鲁木齐独立的生活。其间的艰难困苦便可想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一家合影于乌鲁木齐</span></p> <p class="ql-block"> 爱情给张威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激情,又给他的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将会在澳大利亚度过,更想不到的是,有一个美如仙境的地方,为他的创作扩展开一片更加壮阔的天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大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对于艺术家而言,此说尤为重要。张威的背后站的不是一个女性,而是老少三代一群优秀的女人。母亲给了他生命并给他的生命灌注了艺术的源泉;格琳娜堪称他的艺术女神,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更难得的是他的五个女儿,也真是个奇迹,格琳娜一连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四个想给他生个儿子,她懂得中国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张威走进产房,格琳娜哭了,说对不起,又生了女儿,还是两个,一对双胞胎。张威笑着安慰着妻子,五朵金花,多好啊,谢谢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在澳大利亚腹地Uluṟu-Kata Tjuṯa National Park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阿德莱德是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是一个美丽、宁静、气候宜人,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又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这里是艺术家的天堂,与祖国的大西北新疆相比,同样有个异域风情,同样有着纯净的白云,同样有着强烈、明朗、纷纭复杂的色彩。这里的桉树有如戈壁滩上的胡杨,挺拔地支持着天空,守护着大地。这里还有神奇的袋鼠、考拉、羊驮和千奇百怪的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在澳洲时期的创作——牧牛</span></p> <p class="ql-block"> 张威是1983年来到阿德莱德的,像当初来到新疆一样,他立即为这里独特的风光和色彩着迷了。艺术家是不拒绝任何新奇的经历的,经历和体验是艺术的生命。张威像当初在新疆一样,又背起行囊,用脚步丈量这令人激动的土地,拿出画笔,画着速写,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的素材。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澳大利亚,画奔腾的海洋,画苍莽的原始森林,画展示着顽强生命力的桉树。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古老的牧场,见牛群在咀嚼着陈年的干草。牧场主告诉他,已经五年没有下雨了,干旱使牧场变成了一片枯黄。得知他是中国画家之后,牧场主带着他爬上高高的山顶,让他俯瞰着旱魃肆虐的大地。他被震撼了,他觉得,画家不是要表现他看到的东西,而是要表现他感觉到的东西。绘画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他把这种感悟凝聚在画笔上,画出了《干旱中汲取》这幅著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先生及三女儿张燕霞与南澳总督黎文孝阁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他还画许多人物。特别是画他所深爱的家人,他的妻子,他的女儿,他的外孙。这些人物都饱含着他深切的爱意,又寄予着无限的期望。他和他的家人从祖国的大西北到南半球的大东南,他们哭过笑过迷茫过期待过,更多是艰苦卓绝的奋争,他要把这宝贵的经历用他的画笔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他成功了,年逾八旬在澳大利亚举行了个人画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的三女儿张燕霞,把父亲的艺术实践当作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支持并且投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夫妇及三女儿张燕霞女士 为 澳大利亚代表队参加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捐赠作品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艺术家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笔者是在朋友老牛的酒庄遇见张威先生的,他是自己开着车赶来的。他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腰身健朗,怎么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个耄耋老人。随后,笔者又在友人老胡的陪同下拜访老先生,未及进屋,老先生先带着我们参观他的花园兼菜园。他修剪的果树上已经结了果,小菜园里种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青菜,他很得意。这一切都是他的作品,也是他鲜活生命的象征。紧接着,我们进入了他的画室。他现在仍然坚持到野外写生,坚持创作,每天在画室里至少要工作四五个小时。是什么支撑着老先生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如此澎湃的艺术激情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应新疆美术馆之邀捐赠收藏,于2015年重新创作油画《鹰笛》</span></p> <p class="ql-block"> 谈到动情处,张威先生常常表现出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新疆的眷恋。在女儿张燕霞和朋友的鼓动下,他想在北京办一个画展。谈到画展,老先生又犯了难。在前30年中,他是在新疆度过的,他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也都留在了新疆。这些作品,有的是单位收藏着,有的是流入了个人的手中。新疆是他艺术的发源地,办画展,没有新疆的作品是不行的。张老先生多次跟有关部门联系过,想收回自己的作品,但是都让他很失望。退而求其次,能不能把这些作品借出来呢,等办完画展,他们再把这些作品拿回去。毕竟是他用心血孕育成形的孩子,是他的骨肉,遗失了他是很痛心。但是,让这些孩子跟他见个面,聚一聚,会给他很大的慰藉的。笔者回北京以后,他托人带来一个光盘,是他千方百计寻找到的一些作品图片,其中有《草原新貌》、《出工》、《东国公主》、《大合唱》、《纺织姑娘》等30余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作品《东国公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威新疆美术工作室时期作品——待渡</span></p> <p class="ql-block"> 张威老先生的愿意能实现吗?我是很有信心的。喜欢张威先生作品的人,一定会更加喜欢张威老先生本人。满足一个八旬老人的心愿,是一件积善布施的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13-5-15 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持笔绘出万千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生追求至真至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专访画家张威</p> <p class="ql-block">编辑发布:</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杨迎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