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歌词要有理性光芒</p><p class="ql-block">乔羽认为,歌词是今天活在人们心里和口头上的诗。歌是活着的诗,人们一刻也离不了,如果没有歌,生活会是什么样?歌写得多,是因为人们需要,所以就发展快,歌是天然地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总体上看,歌词创作一直处在兴旺发达时期,现在的态势也非常好。</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谈到目前歌坛歌词创作问题时说,歌词常常缺少理性光芒的照射。总体来讲,歌词创作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文法不通,有的内容荒唐。原因很多,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不会写就写起来了;有的有文化,但创作的准备不足。</p> <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主张必须注重理性思维,仅凭感性不行。形象思维离不开感觉,但这种感觉应该是用理性武装起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怎么看待歌词创作的问题,歌词到底怎么写,我们要的是什么?提倡的是什么?乔羽先生说,歌词创作的量太大了,参与歌词写作的人太多了,所以出现的问题就多起来。就好比半亩方塘,清澈见底,游鱼可数,这当然很好,但它只是小景观。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那叫大景观,而只有在大江大河里才能出现大景观。一方面,我们不要舍小景观,但另一方面我们着意营造的应该是大景观。“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国歌,是大气势,半亩方塘里出不来这种气势。</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说,别太在意谁写谁不写,愿意写就写,自生自灭。历史说明了这一点,沙里才淘金,5000年的中华历史,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没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是非常少的。各领风骚三五天的作品太多了,三五天不能影响什么,让它去,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不必计较它。如果这样的东西被历史留下了,那就是我们看错了,不是人家错了。</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说,在短时期内看不明白的事,我们可以再看看,不要轻易下结论,把它放到历史里去检验。</p> <p class="ql-block">我只能写我能写的歌</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年过古稀,一直坚持创作,但他说自己这几十年写的歌也不算多。写不出来,就算没有感觉,也决不应付,宁可得罪人也不“随便写”。</p><p class="ql-block">他说,我只能写我能写的歌,很多歌我写不了,不是我觉得那些不好,而是写不来。要写好歌就得有真情实感,硬编是不行的,硬凑那几句,自已都不动心,那别人怎么可能被打动?让人动不了心的歌肯定站不住,长久不了。</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不是“高产”的词作家,同一内容的歌从不重复创作。他认为,一种思想,一种内容,一种观察,想写出几种不同的歌词是很难做到的。</p><p class="ql-block">《难忘今宵》这首歌,从中央电视台开创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二年起就一直在这台晚会上用,电视台的编导几次找到“乔老爷”希望他能重写一首,也想换一换。“乔老爷”说我写不出来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感受写不出不同的词来了。</p><p class="ql-block">也有很多小学请“乔老爷”写校歌,写儿童歌曲,“乔老爷”难为极了,他不可能再写“让我们荡起双浆……”了,如果非让老先生翻新,他说,那就是假的了,就是胡编乱造了,没有自己的观察,没有自己的语言,写的都是别人的话有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找到“乔老爷”说,你写了一辈子歌,随便写几句就行。看上去一向温和的“乔老爷”会斩钉截铁地告诉来者,我一辈子从来不随便写,我每首歌都要费很多的心思,做很多准备,怎么可能随便一写就算作品,我没这能耐!我也不相信别人有这个能耐,多大的天才,多奇的怪才我都不信有这个能耐。</p> <p class="ql-block">歌到底能容纳多少内容</p><p class="ql-block">前几年乔羽先生还为围棋写了首歌,尽管他一点不通围棋之道,但他充满了好奇,从棋院借了有半人高的围棋资料,研究了很久,找了不少精通围棋的朋友,用心用意地进行创作,他想证实一个问题:歌,到底能容纳多少内容,有没有不能写进歌的内容。他认为歌的容量很大,就是看会写不会写。</p><p class="ql-block">乔羽先生创作的歌词题材广泛,历史上没有写成歌的题材他也写了。有一年春节晚会上的“算盘歌”也让老先生写作时费了不少心思。尽管没能传唱起来,但“乔老爷”仍对这首词津津乐道:“下边的当一,上边的当五,一盘小小算珠,把世界算了个清清楚楚。哪家贪赃枉法,哪家洁白清苦,俺叫你心中有个数。三下五去二,二一添作五,天有几多风云,人有几多祸福。君知否?这世界缺不了加减乘除。”</p><p class="ql-block">谈到此“乔老爷”笑起来,他说自己太理性了,也老了。想你想死了之类的词他写不出来,前年写的是“黄果树”“都江堰”,还写了“湖笔颂”。乔羽先生说:“这些内容我没写过,我可以学习,我有兴趣写这类没写过的题材。”</p><p class="ql-block">谈到乔羽先生创作的歌作品流传开与没流传开的比例时,老人家双手张开做了个十比一的动作,他说90%没有传唱开。乔羽先生认为能否传唱开,这里有诸多因素,但就他自己创作的歌词而言,他并不认为没有传唱开的就不是好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