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那些值得仰视的人

水落石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1周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以虔诚的心情致敬伟大的党,致敬千千万万秉承赤子初心,为党的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先锋战士,致敬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胸怀坦白、忠实积极、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人太多太多,多到数不胜数。姑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就说说身边几个值得敬佩的人。</p><p class="ql-block">6月26日,象岭集团公司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六十多人赴薛峰水库开展“学事迹,忆初心,送健康,送关爱”活动。途中,龙门工业园区前主任刘延荣、韩城交大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樊根生、主任医师、影像科主任卫维德等几位曾经亲历的老党员情不自禁地讲述当年参加薛峰水库大会战震撼魂魄砥砺心志的往事,让我不仅确认了众口皆碑的丁福录,更对成千上万塑造薛峰水库精神的无名英雄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br><br><br> 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樊根生也参见了北干渠修筑工程会战。年仅13岁的樊根生身单力薄,提不动一条笼石块,就与他的堂弟樊益民(共产党员、韩城市前副市长)两人搭伙抬。<br><br><br> 高中二年级学生卫维德,夜半被敲门声叫醒,生产队长对他说:“薛峰水库工程紧,需要上劳力,你去给咱顶几天。”卫维德二话不说,连夜起身步行40多里赶到工地,投入热火朝天的水库抢修工程会战。<br><br><br> 这一天,在薛峰水库历史陈列馆,我还遇到两个难以忘怀的人。一个是韩城市统计局离职干部、前副局长、共产党员牛冬林 。他不如激动地说:“我也算得上是半个参与者。当年大会战时,我才6岁。我父亲在水库指挥部工作,我母亲也到水库参战。我寒假放学家内没人照看,就来到水库,每天母亲天不亮起床,我也跟着起床。也可能是怕孤独,更准确地说是厨房有个恶煞似的老头总有事没事地黑唬呵斥我。我要跟母亲去工地,说去帮她推车。母亲说:’你不在脚底下半大碍事,就给妈帮力了。‘就这样,1个多月,我每天早晨站在营地前的岩坢上目送母亲拉着架子车去上工;一整天都在遥望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大军蚂蚁搬往来穿梭;听着7、8台压坝东方红履带拖拉机的轰鸣声、打夯队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搜索寻觅着母亲的身影。夕阳西下时,又候在岩坢上等待晚归的母亲。我没有拖父母们的后腿,我用少小省事的行动配合支持了水库建设。”<br><br><br> 另一位是雷许庄村的雷秀花老人。年逾7旬的雷秀花当年是铁姑娘连的骨干,她当天是带着大学毕业在龙门钢铁公司任中层干部的儿子来故地重游的。她在陈列馆东面的墙上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自己。她自豪地笑着,给儿子讲述着如烟往事。她要将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拼搏奉献精神传给下一代。<br><br><br> 有有理想向往就有抱负有格局就有担当。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几位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接收革命理想教育、还未成年的在校初中、高中生,他们还未到入党的年龄。寒假期间,他们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英勇无畏地将绵薄之身融入改天换地、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寒冬腊月挥汗如雨昼夜酣战,吃着蒸红薯、嚼着冷硬的玉米面馍,卷缩在禾杆围城的草棚、临时开挖的土窑洞,为水利桑梓、润泽韩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社会精英、业界翘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享誉一方的人杰,有了值得傲娇的精彩人生。他们不是在标榜自己,他们在推崇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楷模。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的同时,更多的是当年教导他们积极向上的信仰,激励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目中的英烈模范。除过尽人皆知万人敬仰的人民公仆丁福录,更令他们耿耿于怀的是那在打会战中牺牲的38位壮士。这38位为兴修水库牺牲的先驱者有他们认识的,有的就在他们身边罹难殒命,他们亲眼所见甚至还参加了抢救。他们说,这个陈列馆建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有缺憾,那就是没有给38位牺牲者一席之地,那怕是他们的名字。最应该记住的恰恰是这些人们。他们在为年轻的共产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在用自己昨日不畏艰辛劳苦耿耿初心告慰年轻一代,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冀望后来者笃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传承共产党人的献身奋勇精神,为圆民族复兴强国梦立足本职,敬业爱岗,踔厉奋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