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6月12日下午4点,天气晴朗,我和朋友一行四人,驱车半小时,来到我的家乡梯门镇东北部大谷山下的双塔村,寻访当地文化名山——双塔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一</font></h1> 双塔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山,山顶原有东西两塔,故称双塔,双塔村也因此而得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font></h1> 关于双塔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玉皇大帝遣王母娘娘来人间巡视,王母娘娘来到此处,见景色优美,就在山顶修庙一座。建有“玉皇阁”和“娘娘殿”,并在庙西点化一口井,名为“天井”。此井深至山底,井水甘甜可口。山下划出一汪水,形似葫芦,俗称“葫芦湖”。葫芦湖不仅造福于这方百姓,各路神仙也常常来此居住,久而久之,此处成了钟灵毓秀之地。每年正月初一、十六,附近的善男信女都来此求神拜佛,最终形成庙会,一直延续至今。<br> 还有一种传说:有一年,双塔附近大旱缺水,被渴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山下村里有户人家,哥、嫂、小妹三口人。由于旱灾缺水,哥哥将仅有的一点水让给妹妹、妻子喝,自己被活活渴死。此事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现身点化了“天井”和“葫芦湖”,救活了乡民。为感谢娘娘恩德,姊妹二人要求终生服侍王母。为了考验她们的诚心,王母娘娘令她们二人,在庙两侧各垒一塔,天黑开始,鸡叫为止,垒得高者留下。接近鸡叫时,妹妹垒了13层,嫂子垒了12层。乘妹妹打盹时,嫂子把妹妹的一层移到了自己的上面。王母娘娘就留下了嫂子,封了神。妹妹则回去找了个如意郎君,开始了凡人的幸福生活。<br> 这些先辈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面有先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但是还是无法告诉我们“双塔”的真正由来。<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二</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font></h3> 和我们同行的井光老师,近两年来,痴迷于东平山水,一有空闲便访问东平的山川,并乐此不疲地向外推介,影响颇大。他说,他曾多次登临双塔山,由他做向导,我们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在双塔村北有一座海拔不足100米的小山,小山其貌不扬,却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这就是双塔山。山的东侧是元代东平路、明清东平州通往北京城的重要陆上官道。当我们顺着残缺不全的古老山道,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庙宇,上层为“玉皇阁”,下层为“娘娘殿”。塔前现存碑刻四方。一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玉皇阁碑,高220厘米、宽85厘米;二为乾隆五十年(1711年)重修碑,高178厘米、宽70厘米;三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双塔山玉皇阁碑,高115厘米、宽142厘米;四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双塔山玉皇阁碑,高197厘米、宽72厘米。碑文均为阴刻正楷,保存完好。观赏碑刻的时候,兴致颇高的姜老师热情地为我们拍照,为本次研学旅行留下了宝贵的资料。<br> 登上玉皇阁,可以眺望双塔山四周美景,井光老师为我们一一指点:哪儿是大谷西山,哪儿是大谷东山,哪儿是东平海拔最高点——歪老婆顶。眺望远处美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本次游山美中也有不足,令人略感遗憾的是昔日的双塔早已不见踪影,双塔山上仅有残垣断壁。根据碑文记载,结合现有的残存石堆,可以知道玉皇庙的两侧原有姊妹双塔。井光老师告诉我们说:两塔是在文革时期被炸毁的,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塔皆为全石结构,东西排列,塔门向南,东塔13层,西塔12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三</font></h1> 为什么会有这双塔,有人说此塔为东平州城镇城之塔,又有人说是“风水塔”“姊妹塔”,还有人说这是北京至南京的中心点。具体怎样,我们今天将渐渐揭开他神秘的面纱。<br>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坐车来的路上,井光老师将事先打印好的材料分发给我们,和我们分享了学易先生刘跂《学易集》卷六的《慈应大师政公之碑》,这才逐渐揭晓答案。刘跂是北宋名相刘挚的长子,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晚年隐居家乡东平,筑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政和三年刘跂61岁,他比慈应大师仅小八岁,和他的父亲一样应和大师也有很深的交往。 刘跂在《慈应大师政公之碑》一文中记载:“郓须城大谷山昭善崇报禅院住持、赐紫、慈应大师——文政,姓令狐氏,生须城令狐村。其家相传,唐彭阳公楚是其上世。再从父颂天圣中为殿中丞,族子相如今为朝奉大夫。”“大谷山”耸立在东平、平阴两县的交界处,历史上曾经多次更名,如:九峪山、狼虎山等。《东平州志》记载:“狼虎山,在城东北四十里,诸峰交萃,此独巍然,高耸山峪九十有九,故因其形势,名焉。”“昭善崇报禅院”即崇报寺,《东平州志》记载:崇报寺,在州北四十里。“慈应大师--文政”即为释文政(1045~1113),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俗姓令狐,逾冠度为僧,持戒律以谨密称,为须城大谷山昭善崇报禅院住持,凡二十七年,赐紫,号慈应大师,徽宗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九,有《南岳寻胜录》一卷。 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太子中允监衡州盐仓刘挚游览了胜业寺,会见了南岳释文政,挥笔写就了《南岳御书阁记》云:“南岳释文政,于其所居胜业寺建大阁,置太宗皇帝御书其上,来请文为之记……于是,既嘉文政能有所建立,以致臣子之奉又尝与之论是书之所以然,故书其本末,俾刻石于阁下。” <br> 刘挚记述了南岳僧人文政于其所居胜业寺(今祝圣寺)建大阁,以收藏宋太宗赵光义御书的经过和意义,该文刻石于阁下。刘挚撰写此文时,时年45岁;释文政年仅29岁,二人可谓忘年之交。由此可见,慈应大师政公先在南岳胜业寺(今祝圣寺)做住持,后来到东平崇报寺做住持。大师政公和名相刘挚功德无量,他们都和东平渊源颇深。刘挚十岁而孤,跟随舅父到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就学东平,因而定居东平,直到嘉祐四年(1059)高中进士甲科,在郓州须城度过了整整二十年。元祐六年十一月至元祐八年,又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郓州,在郓州,刘挚做了许多被郓州后人铭记的大事:一是做《家庙记》,详细介绍其父母在衡州病逝后先寄骨于庙中,后迁葬“郓之须城县大谷山之原”即今东平县与平阴县交界处山脉之平原;二是写《郓州赐书阁记》,为了培养郓州学子,元祐七年(1092)正月他修缮了州学,请求朝廷赐书州学,为发扬光大“泰山学派”姜潜、刘述、龚鼎臣的学说贡献了巨大力量,刘跂在《慈应大师政公之碑》还写到: “故丞相河间刘公葬三世大谷西山之阳,以恩置寺,赐额,昭善崇报,度静人。如令历选于众,乃以大师住持为第一代。披榛棘,立基址,种艺,樵汲,惟日不足。已而,缁素信服,赴者接踵,寺娓娓向有成。”“性宽多恕,雅不忍言人过失,犯而不校,未尝以色加僮侍。议者谓恢然,长者众中,举无与比。乡人士大夫,下逮里巷老稚,皆爱之重之。”<br> 大师还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题胜业寺》:“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绝句前两句描写山间的鸟儿与山中的白云。山鸟款语,清幽绝响;白云苍狗,变幻无际。引得白发皓首、鹤发童颜的老僧,时常依杖伫立,沉迷于山间的清虚奇胜之中。“无凡”“无俗”,着力烘托山寺的超凡脱俗,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清虚无为的心境。而一句“时时倚藜杖”,将一个高僧陶然山水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活灵活现。寥寥二十字,点染出一幅高僧醉山图,令人回味无穷。<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四</font></h1> 这“昭善崇报禅院”与双塔山又有什么关联呢? <br> 大宋政和三年五月,69岁的“昭善崇报禅院”住持释文政大师圆寂,他的佛门弟子也是俗门侄子崇能接任该寺住持,并在五年后的政和八年二月,和新福等28位弟子一起在大谷山东山下的小山上建成墓塔,并勒铭石,永伸哀慕。其辞曰:<br> 众稽首,慈应师。<div> 岁三九,获衣止。<br> 天华姿,法泉涸。</div><div> 孰求我,觉导师。<br> 爰结集,建兹塔。</div><div> 便时日,赴山谷。<br> 忽奋厉,如复生。</div><div> 又号慕,如始亡。<br> 藐我等,怀謦欬。</div><div> 守护此,刹利罗。<br> 维愿力,所加持。</div><div> 续慧命,永无尽。<br> 释文政为宋代崇报禅院第一任住持,东面的13层高塔无疑就是他的。双塔的东塔13层,坐北朝南东为上,所以东塔确定为释文政之墓塔。那西面的12层佛塔又是谁的呢?<br> “弟子崇能,亦令狐氏兄子之子实嗣寺。八年二月壬申,与诸弟子新福等共二十八人,归全身,建塔大谷东山下”,也就是说释文政大师圆寂之后,至少一直到建塔的五年时间里,下任住持“弟子崇能”,是郓州一带佛教领域里影响仅次于释文政的一位僧人,而且他又是释文政的“令狐氏兄子”,再看无论是塔的方位还是塔的层数都稍逊东塔一筹。据此推算,12层西塔应为继释文政后第二位“昭善崇报禅院”住持崇能之塔。虽然他没有他的叔父那么幸运,让大文豪刘跂去专门立传,但是他对亲恩、对师恩的感激,也深深打动了刘跂并在文章中记载下来,名垂青史,才让一千年后的我们在烟波浩渺的史料中寻觅到东平州“镇州之塔”——双塔的真正主人。<br></div> 由于井光和云生老师的精细安排,本次研学收获满满。游山归来,我们对老子的那句名言有了更深的感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爬山、游学乃至一切事业不都是如此吗? 作者简介:陈国梁,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泰安市教学能手;2009年11月,获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12月,被聘为泰安市首批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2012年4月,获泰安市首届中小学“优秀读书人物”称号;2015年10月,被评为泰安市首批教科研学术带头人; 2019年4月当选为东平县作协副主席;2020年12月加入泰安市作家协会;2022年3月加入中国诗歌学会;校刊《萤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