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董志塬地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地坑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旧时的崖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塬上炊烟</b></p><p class="ql-block"><b> 人生的回忆中总有一些难忘的记忆,多年后仍然会时不时的想起当年在甘肃省庆阳彭原公社农村插队时董志塬上的炊烟。</b></p><p class="ql-block"><b>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学生毕业后都要相应伟大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当时插队在甘肃庆阳彭原公社,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而我插队的地方特别能够体现董志塬上“原”,放眼望去直到天边的地平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然,当你身临其境,走近一看塬上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原本完完整整的平原,千百年来在洪水的冲击下水土流失,形成今天千沟万壑的特殊地貌,在地貌图上呈现出犹如宋代哥窑陶瓷上不规则的碎纹。董志塬上的“原”,实际上是被沟沟壑壑环围下、分割下,塬沟相间,一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碎块组成,塬上各个生产队的土地大多一半在原上,一半都在沟里。历史塬上人家都是用柴草做饭,加上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在农村不尊重科学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毁林造地,毁草造地,造成董志塬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暴雨,塬边上的土地就会被洪水不断冲刷到沟里,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我插队所在的那个生产队当时就特别突出,1975年夏季董志塬上突降暴雨,平地起水,眼睁睁的看着洪水把崖边大片大片的耕地冲刷进沟里,据村里的老人讲,他们小时候扔个土坷垃可以从塬这边扔到塬那边,后来塬缩了,沟宽了,现在爬到对面塬上得半响时间。喜闻近些年来国家着力生态复绿工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董志塬上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b></p><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前董志塬上的村落,鲜有坐落在地面上的房屋建筑,当地的老百姓世世代代大多都住在地坑院或者靠近山(沟)崖边上的崖窑(崖庄子)窑洞,这是黄土高原民俗民风中特有的一种住宅,相传这个传统从周朝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我插队所在的那个农村当时整个村子,只有村委会的场上有一排简陋的马厩和由基子(土坯)砌起来的村委会外,地面上再也见不到其他建筑物了。“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旧时董志塬上农村的真实写照。一些有年头的地坑院、尤其是沟崖边上修建的崖窑,老辈子人都会沿着院子崖边上种有酸枣树、野樱桃,甘草等根系茂盛,又特别耐旱的荆棘植物,外围再种上一圈冰草来稳固庄子崖边上的黄土,防止雨水冲刷。地坑院给人一种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塬上远远的看到平地上长出了一排或一圈高约三、四尺的烟筒,炊烟深处有人家,这里的深处也许是指这地面两三丈下的庄户人家吧。炊烟是从地下升起,通常地坑院内有几洞窑,对应上面就有几个烟筒,有厨房柴火灶用的,也有冬天土炕烧柴草用的。对于塬上那飘渺、悠然的炊烟,虽岁月日渐远去,然确存有浓郁的记忆,它就凝聚在这地坑院中厨房柴火灶那个伸出地面的烟筒飘出饭香味的炊烟中。</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炊烟袅袅的乡村生活是很多城市人十分向往的一种田园生活。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下,在步履匆匆,车水马龙的人海穿梭中,在疲惫、紧张的生活压力下,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得到久违的宁静,让烦躁的生活得到一息平静;渴望文学家笔下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满目青翠,日头落下的暮色和袅袅升起的炊烟相约,鸡鸣鸭嘎,牛哞羊咩惬意的田园生活。</b></p><p class="ql-block"><b> 或许此时此刻炊烟是笔者墨下,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渴望,对亲人的眷念,对母亲柴火饭的想往,是乡愁、乡韵、乡情……,炊烟是多年前乡村生活的恬淡、质朴、安宁、寂静。</b></p><p class="ql-block"><b> 董志塬四季分明,夕时塬上村庄地炊烟伴着塬上四季不同的景色,涂抹出季节变化自然之美、悠然之趣、如诗如画。</b></p><p class="ql-block"><b> 董志塬是周先祖“教民稼穑”开创农耕文化的源头地,董志塬上的炊烟充满了黄土高原上的庄户人间烟火味,这缕炊烟源远流长,它不仅传承了古老的华夏文化,也承载了悠远的历史记忆。</b></p><p class="ql-block"><b> 对于炊烟的描写是遐意的,尤其是对如今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森林中生活的人们,炊烟是老年人旧时生活的记忆,是学生们课本上的文字,是都市写字楼白领们遐想。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既是今天生活在农村的农户也是鲜有烧柴火灶的人家了。而我对旧时炊烟的记忆更多的是停留在“饥肠挂肚”,对食物的迫切期盼中。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农村插队那段光阴,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当时物资供应十分匮乏,膳食上没有什么油水,餐餐顿顿都是清汤寡水的面条或者馍馍(馒头),春夏季节时不时还可以在地里摘些野葱野蒜就着馒头吃,但肚子里没有油水,吃了野葱野蒜心里会很燥,闹的慌。偶然也会去老乡家的地里偷偷的摘一些辣椒回去切碎拌上醋,放点盐就着馒头吃,那是食欲大开,二两一个的馒头一顿可以吃七八个,这是几十年后仍然会在梦里经常出现的情景。每每出工到夕阳西下,劳动一天的人筋疲力尽,肚子是前胸贴后背,饥肠辘辘,这时看到炊烟升起,便顺着那个方向意淫着,这是村里哪户人家的媳妇正在蒸馒头,打搅团,或者正在烧水等着放工的人回家下活络面,本已口干舌燥,霎时吞起口水。相信有过上山下乡插队经历的同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b></p><p class="ql-block"><b>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对身边的大自然之美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认识,时过境迁,审美观的提高,今天当我再次回忆起插队时塬上的炊烟,如诗画、似梦幻,那种美,那种人间烟火气与大自然的和谐,怎能不让我情不自禁。董志塬上放眼望去,尽头是天边,早上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徐徐升起,你可以抚摸到太阳的脉搏,感受到太阳升起时的跳动,这时来自地坑院农家点火做早餐的炊烟和太阳一同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夕阳西下,董志塬在西边的地平线上敞开怀抱,拥抱太阳,太阳用晚霞映红大地,远远地望去夕阳、晚霞、炊烟交相辉映,微风下摇曳的炊烟曼舞婀娜,如科目三舞动的少年扭动细腰曼妙婆娑。无风时,白色的烟柱扶摇直上,在金色晚霞的衬映下犹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矗立在天空。夏季六七月小麦开镰时节的董志塬上,从近到远举目环顾尽是金色麦浪,夕阳下金色的晚霞和金色的大地相照相映,旷野长天,天地同为一色,此时的炊烟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带给人们新麦的清香,好一幅“彩霞夕阳映村落,诗情画意有炊烟”入情动人的画面。到了冬天日头落下,家家户户地坑院上那圈烟筒都开始升起炊烟,炊烟漂浮在院子、村落的上空,弥漫在田地,寒气下的地面亲吻暖暖的炊烟后冉冉升起一层薄雾,薄雾和炊烟交织在一起,云卷云舒,烟滚烟落,惬意的缭绕原上,在晚霞映照下魔幻出一幅幅艳丽多彩,变幻无穷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袅袅炊烟,因家而生,因爱而暖,它是乡村的灵魂,承载者庄户人家的喜怒哀乐,诉说着他们一代代人的希望和憧憬。炊烟升腾的是人间烟火味,古老,朴素、温馨。炊烟是游子的希望,是母亲的召唤,是丰收的礼赞。</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