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hichen Itza(奇琴伊察)—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2007年7月7日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美丽而壮观,属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span>奇琴伊察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Chichen Itza 在玛雅语中的意思是:智者居住的水边。它是当今墨西哥游客最多的考古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奇琴伊察(Chichen Itza)游览,尤如丛林探秘,找寻失落的文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奇琴伊察金字塔是考古遗址内最令人惊叹的玛雅遗址</span>,是玛雅人的天文智慧的绝妙展现。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365 天。每年春分和秋分。虽然规模不大,也谈不上气势宏伟,但其展现的玛雅人聪明才智,尤其在天文方面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还有用活人来祭祀的武士神庙,蹴球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椭圆天文台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Ik Kil Cenote (伊克基尔天坑)游客接待中心 — 可以就餐、休息;这里提供救生衣,游客可以免费在这个美妙的天坑里游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enote (天坑) — 是暴露地下水的石灰岩基岩坍塌造成的天然坑或天坑。该区域术语特别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有关,那里的cenotes通常被古代玛雅人用于供水。类似的岩石侧天坑,是低海拔地区的常见地质形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k Kil Cenote (伊克基尔天坑) — 是墨西哥尤卡坦州蒂努姆市皮斯特郊外的cenote。它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北部中心,是奇琴伊察附近的伊基尔考古公园的一部分。它向公众开放游泳。</p><p class="ql-block">溶井因为身处密林景色悠然,水质极为清澈、拥有天然跳水平台,水中鱼类丰富。热带藤须覆盖下的水面碧绿清澈,更是拍照的绝佳场所,也是和池中小鱼们嬉水的清凉之所。</p><p class="ql-block">Cenote (天坑)向天空开放,水位低于地面约26米(85英尺)。有一个雕刻的楼梯通向一个游泳平台。Cenote直径约60米,深约48米Ik Kil Cenote 靠近Chichen Itza的玛雅废墟,在通往巴利亚多利德的高速公路上。Ik Kil被玛雅人视为神圣的,他们利用这个地方作为人类祭祀他们的雨神Chaac的地点。考古学家和洞穴学家在这个cenote的深水中发现了骨头和珠宝碎片。</p> <p class="ql-block">关于天坑的延伸阅读 — 玛雅人的圣井源于这个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地表岩层塌陷,露出了与地下暗河相连的天然地下水,就成为天坑。随着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天坑作为玛雅文明的水源越来越重要,玛雅人依赖于从天坑获取的地下水,并逐渐将这里视为圣地,其中的两个溶井至今仍存在,一个就是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Cenote of Sacrifi),另一个就是伊克·基尔天坑(Ik Kil Cenote) 。</p><p class="ql-block">农业对水的依赖使水源成为玛雅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玛雅人对“水”的痴迷达到了入魔的程度,他们几乎所有的神灵都和水有关联,而雨神恰克的地位也日渐提升,面对缺水的“挑战”,玛雅人的“应战”策略就是创制出一系列掌管水源的神灵以供膜拜。繁琐的仪式、浩大的场面与玛雅贫乏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对比,日趋没落的社会在耗费巨大的祭祀面前捉襟见肘。他们把最豪华的玉器、陶器和熏香投入天坑,甚至在缺水的时候采用活人祭祀。玛雅人一般在清晨将作为祭品的活人投入天坑,祭品以少女为主,也有男人,如果祭品很快溺死,将被视为不祥之兆,而如果到了中午,天坑中的祭品还侥幸活着的话,人们将把幸存者拉出来。玛雅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人物,12世纪后期的亨纳克·赛尔,就因为投井而不死被奉为神使,甚至成为了玛雅潘城邦的掌权者,并且使玛雅潘成为当时文明中最强大的城邦。他的影响一直遗留到现在:“玛雅”这个名字正是由玛雅潘而来。</p><p class="ql-block">尽管有高度发达的艺术和科学,玛雅文明也有着明显的短板,没有冶金业,没有发明轮子,没有可供驯化的大牲畜,这限制了他们对畜力的利用,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公元1523年末,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命其部将阿瓦拉多征服玛雅城邦,并建立危地马拉城,治理安地瓜,开始殖民玛雅地区。西班牙人所带来的天花和霍乱等外来疾病也在未来的一个世纪内使百分之九十的玛雅人死亡(玛雅人没有对抗疾病的抗体)。许多玛雅文献被销毁,识字的玛雅人被处死,解读玛雅文明的重要资料就这样消失在风中。</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变迁,让曾经辉煌一时的玛雅古城变为废墟,如今的天坑也不再作为饮用水源,而成为了著名的游泳和潜水探险胜地。从上俯瞰天坑,池中碧水清澈,水光潋滟,微风吹散着水幕形成一道漂亮的彩虹挂在其上。沿着台阶往下,我走到了天坑底部,身着救身衣,踏入天坑冰凉刺骨股的水里,从这里仰望天坑,细长的藤蔓细水瀑布般垂落天坑中,娇娇飘舞,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关于Chichen Itza(奇琴伊察)的延伸阅读人 </p><p class="ql-block">玛雅人曾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的帝国隐藏在雨林深处,有巨大的宫殿,也有宏伟的金字塔。尽管他们很早以前就已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定居,但是直到公元 900 年左右,他们的建筑技术才日渐纯熟。尤卡坦半岛上最重要城市奇琴伊察 (Chichén Itzá) 就诞生于这个时期。</p><p class="ql-block">《波波武经》(Popol Vuh) 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的宗教圣书,其中记载了他们关于创造的故事。玛雅的神祇不仅创造了大地、天空和太阳,而且还以玉米为材料创造了人类:肌肉取自玉米芯、四肢取自玉米面团、大脑取自玉米粉、血液取自玉米汁。这些“玉米人”很快在大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 初时多少有些踌躇,其墓葬较为朴素。但是随后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出现了完整的城市,城内有林立的宫殿、庙宇和金字塔。再后来,建筑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而且还布满了极为华丽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玛雅城市</p><p class="ql-block">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是著名的建筑奇迹,与中国万里长城、秘鲁马丘比丘和印度泰姬陵并列于“世界新七大奇迹”。这座雄伟的巨大金字塔象征着玛雅文明的辉煌时期,其外部呈现灰白色,高 30 米,从底部到顶部刚好是 365 级台阶 - 这也是玛雅历法中一年的天数。 </p><p class="ql-block">玛雅人的社会文明曾经高度发达,拥有艺术、手工艺品、贸易和科学的浓厚文化氛围。他们尤其擅长数学和天文学,曾独立创造出数字 0。在没有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情况下,他们还发现了每年在此出现两次的独特现象:在春分和秋分,当太阳落入地平线前,西斜的阳光将光影投射在金字塔上,如同一条蛇蜿蜒地滑下台阶。 </p><p class="ql-block">这条蛇曾出现在奇琴伊察的许多装饰品中,代表着 Topiltzin Quetzalcoatl,又称为“羽蛇神”。在公元 1000 年左右,Topiltzin人 Quetzalcoatl 曾统着玛雅帝国,后来他以库库尔坎 (Kukulcán) 之名成为玛雅神祇中的一员而受到膜拜。他将奇琴伊察发展成繁荣的都城,城内有市场、圣泉、球场、澡堂、祭坛和修道院、蜗牛壳形状的天文台以及不计其数的庙宇和宫殿 - 这些建筑设计精巧,装饰华丽,上面刻有象形文字以及各种动物和神灵,无所不在、长着鹰钩鼻的雨神恰克 (Chac) 就是其中的形象之一。要领略奇琴伊察鼎盛的辉煌,需要留出一整天的时间进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hichen Itza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半部中部的玛雅遗址综合体。在古代、前哥伦比亚时代,奇琴伊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多样化的玛雅人口,可扩展到数万人。今天,该遗址是许多古代玛雅建筑的遗迹的家园,包括主宰该遗址中心的著名的El Castillo金字塔。</p><p class="ql-block">Chichen Itza遗址的核心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1.9平方英里),较小规模的住宅建筑延伸了相当长的距离。</p><p class="ql-block">Chichen Itza什么时候建造的?</p><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不确定奇琴伊察的建造确切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尽管历史记录表明,这座城市在公元600-750年左右处于早期发展阶段。Chichen Itza的成长和发展跨越了几个世纪。大多数估计表明,这座城市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史记录显示,从晚期经典(公元600-900年)到终端经典(公元800-900年)到后古典时期的早期(公元900-1200年,),奇琴伊察是北玛雅低地的主要焦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