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疫情被控制后,小学生们回到了校园,我们姐俩也开心😄的约在北海,放松一下“被解放”了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因为姐俩都有重任在身,就是神兽们受疫情影响,都被困在家里上网课,孩子们没有了老师面对面的讲课,没有了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了好朋友的见面玩耍,少了许多孩子的成长和长大的必修课……也增添了她们许多无奈和烦恼。</p><p class="ql-block"> 关键咱们没有教学经验,不懂得怎么帮助孩子听好课,做好作业,特别是孩子有了不懂的问题,如何讲给孩子并能讲的清楚,孩子听的明白。我的天啊,自己上学都没有这么费劲过,现在感觉自己笨的要死,还急得要命,那是真上火啊😃😃😃</p><p class="ql-block"> 6月27号,北京市教委在离暑假三周的日子,通知学生们开学啦!把我们姐俩高兴😃的就像孩子要放假的感觉,心花怒放啊……</p><p class="ql-block"> 于是30号约着北海皇家园林走走转转😃😃😃</p> <p class="ql-block"> 看到北海湖中满池的荷花,妹妹请一个大哥帮着留的片片,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濠濮间一个大姐帮我们拍的。</p> <p class="ql-block"> 我把濠濮间路上一个石像介绍给了热心的大姐,她还帮我们留了张照片😃😃有兴趣的美友,能不能看出石像左边那位像谁,我觉得像特朗普😃😃😃</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一个摄影爱好者帮我们拍的😃😃😃</p> <p class="ql-block">美美的让妹妹在北海湖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画舫斋里的院墙。</p><p class="ql-block"> 画舫斋位于濠濮涧北面,南接濠濮涧,北邻蚕坛,隐藏于土石山林之中,为清代行宫建筑,也是北海公园又一处园中之园。</p><p class="ql-block"> 清代皇帝常约集名画家进园作画,所有作品都集中在此陈列。画舫斋西边套间为慈禧的烟房,东跨院古柯庭为光绪住所。光绪的老师翁同解常到此授读并留宿。后院奥旷室为御茶房、内果房、内饽饽房。</p><p class="ql-block"> 翁同解是晚清大儒,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清流派的领袖人物。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p><p class="ql-block"> 《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88年初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因此翁同魅被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回原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于1904年病卒。</p> <p class="ql-block">参观画舫斋里的名人书法展览</p> <p class="ql-block">陡山桥旁</p> <p class="ql-block">慵懒的北海猫</p> <p class="ql-block">画舫斋</p> <p class="ql-block"> 古柯亭位于画舫斋东北隅,亭内有古槐一棵,相传为辽、金时代所植。此处环境幽雅清静,后来的光绪皇帝曾在这里读书。</p> <p class="ql-block"> 古柯庭每天只在上午九点到十点开放。</p><p class="ql-block"> 这棵古槐已有近130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观赏和保护这棵历经千年风霜磨砺的古槐,清代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曾下旨,在树旁修建屋宇,并点缀太湖石假山,取名“古柯庭”。现在这棵树干中心早已枯死的古槐在园林工人精心的养护下,又新枝繁茂,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里的园廊</p> <p class="ql-block">画舫斋里春雨林塘是乾隆的御笔。</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快到中午十二点了,也觉得有点疲倦了,俩人约好有机会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