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之时,古代官员心系百姓(127)

孝感天地

<p class="ql-block">古代一些贤明的官员,在百姓受苦受难之时,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拯救生灵,他们的事迹始终被人们所铭记,他们的行为也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用历史事实说话,精选经典案例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及其启示。</p> <p class="ql-block">经典案例之一: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历史治水名人。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时,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禁止巫风。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p> <p class="ql-block">经典案例之二:薛胄,字绍玄。隋代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北周大将军薛端之子。薛氏从东晋时就是豪门世族,历代显赫。薛胄虽然生在豪门显族,但他聪颖好学,经常借阅那些束之高阁、无人翻阅的深奥古籍。每览奇书,对于奇书所载的奇人异事,都细究深摩,直到了然于胸,晓解其义。少年时代的刻苦攻读,为薛胄日后实现救世济民的理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周明帝时薛胄世袭爵位,赐为元城郡公,累迁司金大夫,加开府。薛胄到任后,突地进行勘察了解,组织当地民众筑堤修渠,利用地形,当河垒石为堰,引水西流。工程完成后,被水淹没的田地恢复成良田,并利用堰水灌溉兖州的良田,免去了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之后,薛胄又开通淮河至渤海的通路,开发航运,进一步发展水利,使兖州的经济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百姓富裕,给淮海一带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百姓感念他的德政,至今百姓仍把淮河至渤海所开通的航路称为“薛公丰兖渠”。</p> <p class="ql-block">薛胄在任衮州刺史时,曾治理泗河水患,修筑丰衮渠,变害为利。衮州地势平缓,城东有两条河,一条叫沂河,一条叫泗水。在此汇合后转向南流,形成大泽,泛滥成灾,呑没农田、房舍,给百姓带来很大的危害。从北魏元匡修筑泗津桥堰到薛胄时,已历八十余年。经过无数次的洪水冲蚀,当年元匡所建的桥堰已被毁圯无余。又由于战乱,东魏娄昭攻取瑕丘城时,决泗河水灌城,致使堤防遭受严重破坏。数十年间,无人修治,使泗水河成了瑕丘城的一大祸患。每到雨季,河水泛滥,沿河流域尽成泽国,居民无以为生。</p> <p class="ql-block">薛胄治理泗水河,兴修丰兖渠,不仅保证了兖州农业的丰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元代时为发展漕运,开掘了会通河,多次对丰兖渠加深疏浚,通过丰兖渠引泗水补给济运。数百年中,既通航运,又有灌溉和排涝的功能。地方史志都记载了薛胄在兖州的政绩。真正能够为人民带来千秋利益的事业,人民自会感恩戴德、永铭不忘。终因他性情刚正,坚持原则,政见与当朝意愿不合,被贬出京。由于薛胄长年奔波迁徙,心力交瘁,病卒于途中。</p> <p class="ql-block">经典案例之三:三国时,魏国太守郑浑管辖的地区地势低洼,水涝连年,当地百姓受尽了饥饿之苦。作为太守,郑浑深感忧虑,于是决定在萧、相两县修建塘堰,打算通过水利建设,化害为利,造福百姓。当时,郡内许多人都认为这件事肯定行不通,然而,郑浑却胸有成竹地说:“这里地势低下,容易蓄水灌溉,从长远来看会有鱼米之利,修建塘堰对于造福这里的百姓实在是至为关健啊!”于是,郑浑亲自带领属下和当地百姓挖沟凿渠,仅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工程。塘堰修成后,这里排除了水涝,庄稼果然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官府的赋税收入也因此成倍地增长。老百姓从兴修塘堰中得到了许多好处,于是就刻碑称颂郑浑,并称修筑的塘堰为“郑陂”。</p> <p class="ql-block">经典案例之四: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北宋时期,苏轼被贬为徐州太守。当时,由于连降大雨,附近的大堤决口,水势汹汹,眼看就要来到城下。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补救,徐州城必将被淹没,后果不堪没想。城中的有钱人纷纷想办法逃出去躲避水灾,对此苏轼认为:“这些有钱人若都逃了出去,必定动摇民心,还有谁坚守城池呢?”他坚定地说:“只要有我在,就决不能让洪水淹没这座城市!”于是他派人去劝说那些富家大户返回城内,并给城中的驻军下令:“河水马上就要危及城池了,情况紧急,军队要坚守城池。”并亲自到现场指挥救灾。军官们见了都感动地说:“太守您不躲避洪水,我们这些下属更应尽心效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快筑起了从戏马台到城内的东南长堤。为了更好地指挥救灾,苏轼就在城墙上搭棚而居,和士兵们分头守卫,几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探望。由于大家的齐心协力,最终保住了整座城。</p> <p class="ql-block">经典案例之五:南宋后期,袁甫在江东常平县为官,这一年适逢天旱,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袁甫见此情景,立即命令新老吏卒到各个库房催收所存的全部钱粮。经过大家的努力,共催收到钱六万一千缗、大米十三万七千石、小麦五千八百石。然后他派官员到各地赈济民众,饥不果腹者就发给粮食;患有疾病者,就发给药品。书写军令、记录军功的小吏,还有市民当中的失业者,也都得到了政府的赈济。但由于灾情特别严重,仅靠地方政府还远远不够。于是,袁甫上疏说:“江东一带要么是旱情特别严重,要么是洪水泛滥,有时雨雪一下就是几十天,被饿死的百姓的坟丘一个挨着一个,甚至有的一家人全部被饿死,真是惨不忍睹。现在离麦子成熟还有很长时间,形势特别紧急,希望陛下能予以救助。”没过几天,皇帝便下诏给受灾地区一百道度牒(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的凭证,称之为“度牒”。唐宋时,官府可以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作为资助受灾荒民众的费用。由于袁甫的不懈努力,老百姓最终度过了难关。</p> <p class="ql-block">综合上述,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灾荒不会因为时代已转换,制度已文明而不再发生,天灾人祸什么时候都会有。在这样的时候,正是考验为官者政治觉悟的时候,能够一心致力于百姓的救助,不顾个人安危,这样的为官者才不愧为百姓的父母官。《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我们的君主令人悦服,好像民众的父母。他以老百姓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喜好,对于老百姓所厌恶的行为他也厌恶反感,以民心为心,这就叫做民众的父母。朝庭官员总是以民之父母自居,“爱民如子”。如何赈济灾荒,对于古代官府而言,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民变,酿成动乱。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灾荒的历史又是极为漫长的。所以,历朝历代都提出了自己赈济灾荒的办法,并不断加以完善。在过去,如果发生灾荒,情节较轻的,一般由地方官吏自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会上报朝廷,由皇帝亲自督办。</p> <p class="ql-block">自古变乱之起,未尝不始于饥荒,如果为官者不惜财力,致力于赈救灾民,则可安定社会。社会的动乱危机虽起于饥荒,但关键看当朝官员有无忧民之心。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应对天灾的准备。朝廷明确规定,从上至下各级官吏,必须履行的救荒职责。提出守臣到任,需预讲救荒之政,不论地区远近,限赴任一个月后,将本州管辖诸县镇可备荒救荒之策上奏朝廷,经审核后,由中央责令实施,不得违背。朝廷官员在地方任职之时,心系百姓,勤政为民。发生洪涝灾害,良田被淹,民舍倾没,颗粒未收,百姓饥荒,朝廷官员心急如焚,于是主张开仓发粮赈灾,但主管粮仓的官吏以无朝廷批文为由,拒绝开仓。于是,朝廷官员对管粮仓的官吏说道:“百姓天天受饥挨饿,坐以待毙。如果擅发公粮有罪,那就由我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古人救荒之策,凡是对百姓有利的,都应该大胆继承采用。措施得当,能大大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措施不力,则往往会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甚至激发民变。朝廷官员不避罪责,冒着政治风险及时赈济,挽救灾民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古代救荒政策,以宽政薄赋为先,在民困财竭之际,实行荒政应该是厚下恤民。朝廷官员只会贪利,却不知道体恤百姓,解百姓疾苦。天下百姓贫穷而唯独官家富有,对百姓盘剥务尽。朝廷官员只想保住官位,不顾老百姓死活,当遇到灾荒,百姓狼狈无策,只得流离或成饿殍的惨状,这才是导致人心思乱的真正根源,导致老百姓不听朝廷指挥,共同起来反抗,为了活命,官逼民反改朝换代是必然的结果。朝廷最高领导人,为避免改朝换代恶性循环现象出现,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江山永固,于是,从历史上整理档案分类归纳,寻找亡国共同点,查阅参考资料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原则,精益求精,从精中总结历朝历代经验教训,汲取各朝代明君治国理政的智慧,对地方官吏施行荒政提出要求,把荒政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利于赈灾救荒。基于此,中国历代朝廷政府官员,都十分重视对饥馑的防范和赈济。从以上历史典故案例中,综合总结,精准结论就是灾害发生后,所在地区的地方官员心系百姓,在减灾救荒中的作用至为关键。</p> <p class="ql-block">古代官员爱护老百姓,爱民如子,为老百姓做实事,以历史记载资料为依据,这些历史典故,不是凭空捏造,都是有根有据的,是现代官兵学习的榜样。古代人能做得到,相信现代人也能做得到。现代的官兵懂得向古大德学习,在古代先进防洪救灾技术基础上,各地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懂得根据实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防洪救灾制度,从上到下一条心,官兵团结一致,心系百姓实行河长制,每天坚持24小时值班巡河,强化值班制度和预警报告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山塘、水库的巡逻检查力度隐患的排查监测力度。</p> <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人员对危房、引洪沟、排水渠及道路危险路段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防微杜渐。新时代的领导能够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心系千家万户老百姓,十分重视防洪救灾工作,无论何时何地出现汛情,出现强降雨天气,发生城市内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官兵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官兵,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则胜,体现当代官兵为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一切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雨滂沱,洪水肆虐,灾情发生后,出现的险情,官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参与抢险救援任务,投入抢险救灾,用沙袋作墙,加固堤坝,河堤加高,同时对沿岸护坡进行加固。日夜奋战,不眠不休,暴雨中昼夜坚守,守护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把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到行动上。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战胜灾难,仼何过程不是白费的,包括所有辛苦、泪水、心酸,每一笔都会增加成功的光彩。总而言之,现代官兵不比古代官兵差到哪里去,源于“人之初,性本善”。“前后两身,古今一心。”这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忧国之兴衰,心怀天下苍生之疾苦是无数仁人志士个人修养之要 ,心忧天下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规范之一,而立志于为天下的兴亡而奋斗不已、为天下民众之安康而舍生取义。古代官员做榜样,现代官员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需要现代官员像典故朝中官员那样心系百姓呢?因为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一名官员和人民的公仆,就要想人民之所想,在工作中要应当主动积极的为百姓服务,要心系百姓,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中,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主动亲近老百姓,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灾荒急救是政府事情,老百姓力量薄弱,没有能力单独解决灾荒问题,必须依靠国家强大力量。在灾荒关键时刻政府官员说一句话,总比老百姓说一万句话管用,因为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的统一规划和各方面协调。源于官员说话有分量,这就更加需要官员有勇于担当的魄力,责任担当是官员必备的基本素质,无论身处什么层级的职位,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官员时刻心系百姓,才能彰显崇高风范和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本文列举历史典故,古为今用,聚焦主题,围绕中心,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谈论古人故事,本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谈古论今说历史,所知道都全说了,说得很详详细细,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而条理清晰不乱,就算乱了也不脱离主题教育而感觉不杂,文章内容丰富多彩似乎夹杂,不以为然,文章逻辑性强顺序得当,顺序中各环节间的衔接都有道理。由于每个读者文化素养与自身修养有所不同,所以读者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建议有缘读者,多读遍数心定了,总会读懂里面的精髓,受益终身。</p> <p class="ql-block">评论:欢迎读者参与评论,评语是读者对作品高度的浓缩。老师赐墨留香,总会获得德高望重的人赏识。其实,读者往往比作者更专业,评论更高度、深度、锐度、透彻,彰显作品生命活力。因为原创作者水平低下,因此不参与任何网络辩论,敬请理解。</p> <p class="ql-block">感恩:感恩美篇推荐流通,传播正能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您们为造福子孙后代,日夜审稿千万篇,实在太辛苦了!如今,作者比读者还要多,每次评论和点赞,值得感恩。</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歌曲以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创者表示衷心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写作特色与众不同,要把读者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是为加精而创作的。选择参与话题“读书笔记分享会”,目的为了让读者明白读书写笔记的好处,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此发表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日(星期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