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旅(十)历史在这里沉思——刘公岛

方寒

<p class="ql-block"> 到威海旅游不去刘公岛就等于没到过威海,刘公岛已经成为威海的一张名片,尽管我已经去过刘公岛,但这一次到了威海依然还想去的就是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孟老弟开车带着姐姐和我直奔威海刘公岛。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黄海之滨的威海湾内,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距威海市区2.1海里。岛上自然风光优美,峰峦叠起,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7%,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同时它也是山东省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在岛上设电报局、水师学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它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虽是疫情其间,但来岛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登上小岛,既被岛上的风景及历史所吸引,岛上有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牌坊,有北洋水师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旧址,有甲午海战期间功不可没的北洋水师铁码头和古炮台,有纪念甲午英烈的北洋水师忠魂碑,有展示中国兵器发展史的中华兵器馆,有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森林公园,有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再现甲午海战壮烈场面的甲午海战馆,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悲惨和屈辱,教育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p> <p class="ql-block">  刘公岛旅游码头东约300米处,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战争悲壮历史的纪念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高18米,造型奇特,犹如数艘相互撞击的舰船悬浮在海面上,并有一尊高15米的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塑像与整体建筑融为一体。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两个大字让我深感震撼——国殇。即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抹不去的伤害与耻辱。在这里,正好遇到了游学的家长和孩子们,导游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进行讲解,我们也跟随听解,再一次地重温了那惨痛的历史。1894年,日寇侵犯我国,丁汝昌、邓世昌等北洋水师的官兵奋起抗倭、殊死搏斗,最后不幸全部壮烈殉国。从此,中国开启了一个多世纪被侵略的屈辱历史。馆内通过文物、图片、蜡像、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的历史面貌,使人如临其境。&nbsp;历史悠远而悲壮,这里让所有人沉思,是失败后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为邓世昌提词</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参观了刘公岛博览园,博览园分为六大展区、十九个展厅,融历史文化与影视科技于一体,集古典建筑与园林艺术于一身,汇甲午风云、英租历史、刘公文化于一园。主要包括五大景观,一是生动讲述汉末皇太子刘民漂泊刘公岛,并在岛上扶危救难、乐善好施感人史实的海圣殿;二是在原址复建的当年登州刺史为迎接武则天东巡而建的一代名楼望海楼;三是通过动感技术、超大银幕和史诗大片《甲午海魂》,精彩演绎黄海大战、丰岛之战、威海卫保卫战悲壮惨烈的甲午海战演示馆;四是真实再现威海卫被英国强租32年、刘公岛被英国强租42年屈辱历史的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五是与天坛、地坛并称的中华海坛。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被历史凝固的流光岁月,这些保存完好的遗址和遗物,无一不在诉说着北洋海军的兴衰与荣辱、甲午战争的悲壮与惨烈。</p> <p class="ql-block">抹香鲸</p> <p class="ql-block">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现在的威海港,还是我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来去都是满载。现在的刘公岛,清静迷人,游人如织,但离岛时,我的心情像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历史的屈辱与现实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见证了刘公岛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威海的沧桑巨变,抚今追昔,内心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落后就要挨打,国弱就被欺凌,强国御侮,警钟长鸣!直面失败,勿忘国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