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友人小鹿的一条朋友圈提醒我,今日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当然,有六月步入尾声,就有下半场的美好灿烂、忙碌拥堵如“七”而至。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不知这属于正念还是佛系。</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的单向历,赐了一段佳酿精品,值得品鉴——“静,指心界的空灵,不是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会沉寂!” 物界永远不沉寂,而人的心界却可以空灵,说万籁俱寂,但万物有声。天地万物皆有灵性,以心谛听之,则不至于沉寂。炎热,喧闹,躁动,焦虑……这些都很正常的会发生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刻,但,接纳它,和自己暂时的不愉快呆在一起,陪伴她。我感觉,就会慢慢安静舒缓下来!就想关掉空调,觉得不太必要了,流动的夏日的空气,会更加舒适自然真切!😊</p><p class="ql-block"> 回到正题上来吧😂两日的培训学习,紧张忙碌,因为新知太多,让我感觉大脑负荷压力山大。不能着急,不能灰心,不能自卑,我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里建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的主讲老师是林墨老师,东方心理研究中心心理分析治疗师。他的主讲方向是青少年个体心理咨询实务,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评估方法。</p> <p class="ql-block"> 林墨老师,人如其名,墨韵涵养,谦恭温和。她讲课表情丰富,接地气,易懂,易理解,逻辑清晰,总能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看似和风细雨,徐徐道来,却让人茅塞顿开,耳目一新。我从非专业的角度都感觉打通了认知的任督二脉,把有些复杂的问题听明白了。我全程高能专注,没有睡点😘</p><p class="ql-block"> 我这两日最大的感受或者最大的收获就是“探索”二字。老师在分析个案时用了很多治疗方法,比如精神分析法、认知行为疗法、人本疗法。我没有办法深入理解这些专业领域的实操技巧,但“积极探索”让我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修炼这部分。在老师的个案分析中,我觉察到了自己在夫妻相处之间、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做法,以及某些焦虑感和恐惧感。在我试着用分析潜意识的冲突的方式觉察内心时,我也放下了丝丝焦虑。显然还一定会有一些焦虑跟随着我,但总体而言有了很大的好转。现在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我们整个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停的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然后重新回来面对新问题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这样想,自己就释怀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课程的设置非常用心,毫不保留不遗余力的分享干货。为了将个体咨询环节中的要点讲清楚,她一人分饰多个角色,还原了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不同角色的不同口吻,给我们生动的情境性回放了青少年心理咨询实务案例,还原案例的过程中也解析了咨询师会谈中每一句话的期待和动机,告诉学员们如何更专业化的服务好来访者。我在听这一部分的时候,没有设想过自己是咨询师,没有代入咨询师的角色。脑海里一直都是曾经做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实际上班主任在面对向他求助的学生时,也就是等同于咨询师的身份。帮孩子们答疑解惑,带他们走出阴霾。</p><p class="ql-block"> 在分析一个家庭功能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案例时,我还得到了一些体会和反思。家庭里的每一段关系,都是彼此滋养的。作为母亲,在孩子小一点的阶段,一定要给她们充分的安全感,建立好依恋关系。孩子越小的时候,应该给她们爱的浓度要越高,但是在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就一定要意识到,这个浓度就要越来越稀释了,要把部分精力和能量、关注点给到自己。我想,这样既避免的对孩子过度关注带来的危害,也给了自己实现个人独立价值、追求个体快乐、成长自我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嗯,今日截笔。现在该去思考一下,小七留给我的任务😳要怎么完成😱:</p><p class="ql-block"> “妈妈,你去学习,不要忘了,给我把那里的风景、建筑、植物、美食带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