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晚上我家先生又回家守护老母亲,兄弟姐妹六人,一人一晚轮班。从婆婆90岁开始,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每次值班先生都是下班后赶紧往家赶,几十公里的路程,风雨无阻,冬天天短,便请会儿假早点儿回家,赶到周末时间还宽裕一些,第二天一早起来赶回来上班。婆婆身体硬朗,饭量大,吃饺子一顿能吃20多个,吃肉菜,一碗不够的,而且从来不挑食。婆婆最大的特点就是头脑清醒,一点儿也不糊涂,大女儿问她多大了,她会反问,我90几了?女儿告诉她92了,婆婆说,噢,我92了,你大姑活了多大呀?大女儿说:102。婆婆说,噢,我才92,那你多大了?大女儿说,我67了,婆婆竖着三个手指说,那你再过三年就70了。婆婆还会把身边的比她大的乡邻们一一列举出来,谁比她大三岁,谁比她大两岁,而且是只说大的,从来不提比她小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生活条件好,吃喝不愁,老人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一般都会长寿的,寿终正寝是每个老人向往和修行的最佳方式。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里程里,都希望儿女们陪伴着,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便是我们父母这一辈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年轻时生养的孩子多,受苦受累,老了享儿孙满堂的福气,儿女探望、陪伴、守护是他们的红利。而我们这一代人呢,只生了一个孩子,也就是所谓的独生子女,你敢说将来就指望着他吗?他能舍弃工作来陪你吗?他能每晚守护你吗?可能吗?这也只是一种奢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我们怎么养老呢?首选去养老院,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不去,不愿意去,网上疯传那里的水太深,能不去是坚决不想去的。再选住儿女家,很显然也是不合适的,生活理念不一样。老两口能够互相扶持,还是自己在自己家里呆着吧。如果实在没办法了,剩下一个人了,只要能够自理,住宾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行动自由,又有人给你打扫卫生,饮食也方便。这是前两天我刚刚看到的一个养老方式。至于合伙抱团取暖,不可取,同学同事朋友不行,就是亲兄弟姐妹也不行,老了就修行孤独吧,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独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儿女也不会对我们不管不顾的,可绝大大多数做父母的想法是尽量地不去麻烦子女,把自己的身体和心态都调整好,迎接自己即将老来的时光。你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们给我们做出的榜样。他们都在积极地锻炼身体,我楼上的一位瞎子大妈,每天下午都会扶着丈夫的三轮车到户外去散步,大爷则慢慢地推着车前行,看到这样一对老夫妇相濡以沫的样子,着实令人侧目。在公园里,在河边,在广场上,你会看到大批的老年人在以不同的方式锻炼着,曾经听到一位高龄老人对我说:活着就得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我们也要向身边的老年人们学习,努力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态,以表现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尽量不让儿女们操心我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临界中老年人,心里面那么渴望自己还是年轻的,但身体的状态却在出卖自己,就像手机充电一样,貌似充满了,但跑电特别快。我们明明休息了一个晚上,早上醒来还是有些疲惫。尽管大多数的人,不愿意面对长大长老的自己,微信里的昵称名字和头像仍然充满活力,年龄也显示才几岁,拍个照片,发个抖音全都用上美颜的功能,用貌似光润的面庞掩饰了自己脸上细碎的皱纹,误以为自己还是如此年轻动人呢!其实这只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上和网络上有好多的心灵鸡汤,都在向人们善意地传递着这样的养老理念,诸如像有养老的体己钱,有老伴,有个老窝,有三两个知心好友,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心态。其实这些呢都是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的,关键是最后我们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又有谁能够预测呀!一旦只剩下你一个人,又自理困难,那就爱谁谁吧!什么生活方式随意安排即可,就不展开想象了,头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什么状况,我们都坦然面对吧,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愿我们的生活会一切顺利安好,轻松自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