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__贺梁镇川文化艺术人生50周年</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i>作者:马明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i>制作:GMF</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i>图片:网络</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作者简介:马明高,山西省孝义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届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文学选刊》《当代作家评论》《百家评论》《光明日报》《文艺报》《名作欣赏》《文学报》等报刊,出版著作二十多部,编创的四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卫视播出,获央视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中国文联全国优秀评论文章,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人民文学观音山杯游记散文奖、中华读书报散文奖和浙江作协非虚构散文奖等十余项奖项。</span></p> 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今年已经是八十岁了,进入耄耋之年了。《说文》里说:“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左传·隐公四年》里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但是,梁镇川不是,他每天与我们孝义的这些文学中年、少年男女生活在一起,讲座讨论,采风创作,玩手机,发公众号,谈笑风生,健步如飞,新作不断,风采依旧。在我们的心中,梁老师是不老的,年轻的,活泼的,充满性情与青春活力的。梁老师德高望众,著作丰厚,从事文化艺术工作长达五十年之久,是大型碗碗腔现代戏优秀剧目《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的主要创作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曾任孝义县委通讯组组长、孝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孝义市文联副主席,吕梁地委通过讯组组长、吕梁地委宣传部部副部长、吕梁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吕梁市文化局局长,被中共吕梁地委、行署授予“吕梁人民艺术家”称号,不仅是孝义市的文化艺术领军人物,而且是吕梁市的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培养扶持文艺人才无数,影响吕梁孝义文化艺术领域广泛而且深入。所以,梁镇川老师对我们而言,是博大的,丰富的、深厚的、广泛的、亲切的、和霭的。</span></p> 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文化底蕴深厚,从小深受爷爷梁增魁(字梅庭)、父亲梁毓俊(字杰三)的文化熏陶、教育和指导,学习《三字经》《百家姓》,识得老家东关街十字儿里梁家老宅的对联,“家蕴五福祥云绕紫阁隆启业旺,院霭三春瑞气凝朱轩盛开德华”。父亲一再教导,“只要衙门没事情,家里没病人,就是‘好活’”,“房宽不如心宽,攒钱不如积子”,“不说好活不好活,而要学会会话不会活”。父亲家教甚严,从小要求他写字练仿,背唐诗宋词。1948年家道败落,叔叔因抽大烟被坐监牢。母亲王翠兰是长兴村大户人家的六闺女,深明古代“孟母三迁”之大义,带着孩子们赤手空拳回到了娘家村安家。外公王信诚,字义亭,是晚清秀才,是长兴村的首户,在孝义旧城开有“德和园”饭庄,是有名的“先生人家”。外祖父“履中蹈和”的思想,对梁老师的影响很深。外祖父又喜欢晋剧,会打板鼓,经常有周边村子的票友,请外祖父去“打坐场”。这对梁镇川老师后来喜欢戏曲、进行戏剧创作也有极大的影响。小学六年级时,就和同学张佩文代表学校到城皇庙戏台上表演自己编的相声《苍蝇和蚊子》。1956年高小毕业,没有考上孝义中学的初中班,整日拣煤渣、割草、参加生产队劳动,一段时间的劳动之后,梁老师就到孝义城关管理区窑上村的业余中学进行补习。幸遇张旺模为语文老师。当时,张旺模已经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农村题材的小说,是“山药蛋”派的第二代著名作家,后来任阳泉市文联主席。是通过张旺模引导,梁老师结识了孝义文化馆的一些老师,激发起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正如梁老师所说:“想不到这半年的业余中学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引导我迷上了文学艺术,播下了我一生从事文学艺术工作和醉心于文学创的因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由于这些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梁镇川老师从小喜欢读书写字,喜欢戏曲,热爱文学艺术创作。1957年考入孝义中学初中班后,初二一堂作文课上写的诗歌《吓得悟空出了一身汗》(“火光熊熊映红了大,/吓得悟空出了一身汗!/“莫非又遇上火焰山?/急急忙忙去问王皇。/玉皇大帝笑着说:/“孙猴子,这是人间在炼钢!”),被老师当范文讲评,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力。当上了班里的文艺委员,代表学校参加介休县(当时介休、灵石、孝义三县合一)各中学文艺会演,参加孝义纪念“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演出,排导了话剧《火烧赵家楼》。那时候,他就喜欢看《剧本》《小剧本》杂志了。初三时创作小戏剧本《锁不住的姑娘》,被登在了介休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上。一年后,文化馆的两位干部(其中一位笔名温暧,即温述光,灵石人,晋中文联副主席、著名散文家,王家大院文化策划、顾问),到孝义中学政治部找到时任主任张梦文,送来了几块钱稿费,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在孝中,和同学们共同编辑、刻版、印刷、制作、装订,成书了学生文集《红日》。后来上了山西大学中文系,编办校刊《新山大》,出任主编,成为山大著名的“文三甲”班的“三梁”之一(其中,梁志宏为著名诗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一系列文化艺术的熏陶影响和实践活动,使得梁镇川一生对文学艺术深度热爱,对中国汉语言有一种极端的敏感性。其语言特色,细腻柔软,俏丽甜美、文雅活泼。这次重读梁老师的著作时,又发现他还十分喜欢运用孝义的方言俗语,诸如“鬼炸”、“瘦刻刻”、“两眼灯瓜瓜似的”、“捷才(急才)”、“疲疲沓沓”、“瓷眉瞪眼”、“拿龙捉虎(拿文捉武)”等等,大雅与大俗如何拿捏和谐,形成语言整体性的风格特色,成为了梁镇川老师终生揉搓、探索和进化的文学命题。</span></p> 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的文化艺术成就,首先体现在他的新闻的写作与组织活动的工作实践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山西大学读书期间到石家庄市区中国人民解放军63军的连队劳动教育生活、与后来被分配到塞外瘠地左云县的10年艰难生活,当然还有当时中华大地的“文化大革命”时代背景,致使梁老师暂时远离了他十分喜欢的文学和戏剧创作轨道,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使命任务是如何好好的生活下去,如何摆脱远在塞外的流寓生活,能够和结婚生子后的妻儿老小团聚在一起,过正常家庭的生活。从小的传统“中和”思想影响和父亲胆小谨慎“会活”的精神熏陶,对他的性格性情与为人处事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隐性的深刻影响。山大中文系的教育学习,使他很早就深刻认识到新闻写作就是能够摆脱现实困境和人生问题的最好把手。因为现时代的人和单位集体,哪个不爱出名有受人关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套红标题的“一炮”,使他成为21连的大红人物,终于摆脱了在滹沱河畔猪圈挖泥的寒苦生活,终于“鞋帮帮做了帽沿沿”,被调到大学生教育办公室工作。在左云县水窑公社水窑村、下井村和柏水村的七年制学校和高中学校中,尽管六十多岁的老头符启周,拿着《唐诗三百首》来中学找他的刁难“请教”,使梁老师在全公社赫赫有名,“咱村来了好老师了”,“孩子们有希望啦”,尽管他在这些山村野乡里受人尊敬,家家请吃饭,村里谁家办事都是不上礼被请坐上座,但还是《雁北报》二版的通讯《军民共筑连心坝》,给公社书记写的署名文章《挑班子的担子,不摆班子的架子》在《山西日报》第三版发表,使他被借调到了左云县县革委机关工作。这些人生阶梯式的生活变化,使梁老师感悟到:“人生在世还是多交朋友,多办好事,而且要结交一些有能力办大事的‘关键人物’,多办一些别人求之不得的善事。如此为人处事,说不定机缘巧合,天上还真能掉下馅饼来!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我的‘笔杆子’,尤其是‘新闻报道’,在党报上正面宣扬单位的典型经济,个人的先进事迹。在消息闭塞的年代,在人才奇缺的地方,经自己的‘生花妙笔’,略加渲染、点化,在报纸上发表,还真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主席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梁老师是笔杆子里面改变命运。新闻报道的写作已经成为他在那个特殊年代改变个人家庭出身身份和逃离寒瘠之地的唯一“救命稻草”。当然,这些生活和生活哲理,对他一生的文化艺术创作形成了深刻而致命的影响。在县革委政工组宣传办公室的工作中,《山西日报》三分之一版面的通讯报道《古城新风》,“总算没有放了空炮”。《山西日报》二版上了半个版面的5000多字的长篇通讯《这就是无产阶级的教学质量》(其实是多半个版面,因为一版也就8000字),使他在县委机关名声大振,“农转非”改变身份,写了无数次申请书的近十年的艰难“入党”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提拔到县委通讯组(即现在的新闻办公室)工作。接二连三的《山西日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雁北报》、左云县广播站发表稿件,使他成为县、乡、村各级领导和先进人物的“神通人物”和“座上宾”,成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紧用人”、“心尖尖”。因此和山城广播站美女播音员毓峰成为四十多年书信来往的“红颜知己”,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耀春成为最贴近的“蓝领知已”,很快提拔他为副科级。按此逻辑,在这里好好干十几年,“混”个县长书记问题不大。但是,梁老师“归心似箭”,想近早结束光棍汉的单身生活心切。于是,李部长请他吃饭,“连干三杯”,“拍了板”,说“如果留不住你,我就给你周旋,回吧!”终于在1976年底一个寒风抖峭的冬日,130汽车拉着所有家当,山大校友王平中把他送到大同火车站,回到了孝义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回到孝义后在孝义县委办公室的近四年的给领导写材料和报告,基本造就了梁老师的为人之道和为官之道,形成了梁老师的行文风格。“三干会”“简报”编者按的创新,既是他新闻写作性情的延异性变化,也为他后来主编《孝义风釆》成为“水道渠成”的基础性训练。1980年,他被正式任命为孝义县委通讯组组长。这时,他已不仅仅是进行新闻写作了,而是进入新闻宣传的“集团式”宣传报道的组织操作了。他通过山大校友在省城、地区的文化资源,联络《山西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驻吕梁各记者站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不时地云集孝义,给孝义各行各业发表了很多新闻报道。1985年,他任宣传部副部长和文联副主席期间,又与山西省作家协会《黄河》杂志社联合,组织省、地、县作家齐聚孝义,进行了五天的采风活动,撰写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出版了《黄河》增刊《中梧桐在起飞》,全方位地宣传了梧桐兴办企业,发展经济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梁老师的确为孝义的改革开放鼓与呼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2年版《孝义县志》载:“1980年9月改组为中共孝义县委通讯组,组长梁镇川,组员3人。五年来,县委通讯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新闻动向,广泛收集信息,联络并指导60余名业余通讯员写作,力求真实。1985年县外报刊、电台发表稿件301篇,月平均25篇,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其中,省级以上报刊采用48篇,月平均4篇。”1986年8月,梁老师调到吕梁地委通讯组后,又写了大量的新闻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出版了《这方土地这方人》一书。组建了吕梁地区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形成了吕梁地区从上到下的新闻宣传网络,组成了近千人的专业、业余新闻工作者队伍。“记协”积极发挥联络、组织、培训和为新闻工作者维权的“娘家”作用。连续二年组织评选表彰了“全区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创造了新闻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鲜经验。新闻工作在他手上搞得如火如荼,成绩显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新闻写作与新闻活动的实战操作经验,对梁老师的文化艺创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他在新闻写作与组织活动的工作实践,也给后来的地县市“新闻办”和“吕梁记协”,以及新闻写作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与传承。</span></p> 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的文化艺术成就,当然是突出表现在他的戏剧创作、诗词写作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家都知道,戏曲艺术是东西方文化中很古老的艺术。在中华文化的躯体中,戏曲最具大众性、民间性和情感性,曾经是这个躯体中的主动脉血之一。无论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都或隐或现、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戏曲的精神血脉之中,形塑着戏曲人物的人格精神,安妥着这些人物以及观看者因现实的逼仄苦追而躁动不安、无所依傍的灵魂。就是通过这些载体,许多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中的公理、道义、人伦、价值,都是经过这根血管,灌输到了千百万生命之神经末梢的。中国那些优秀的、经典的戏曲艺术作品,讲的都是天道民心、正义公理。所以,那些优秀的戏曲剧作家都是替天行道,为民代言。而中国的那些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正是通过戏曲这个最具民间性的艺术,受到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精髓的东西,因此化入他们的血管,成为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寄托与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与他的合作者霍锁昌、田瑜亮、梁镇平,承接了中国戏曲的这些优良传统,承接和融化了孝义戏曲界许石青、张思聪等优秀剧作家的艺术风格与特色,更多的强调了“人民性”、“大众化”、“地方化”特色,延展和拓宽了孝义古老的皮腔艺术、碗碗腔艺术,其中还融合了孝义古老的皮影、木偶、剪纸、舞蹈和歌曲艺术,有效地传播与激活了孝义的传统文化。更可贵而动人的是,在他们的剧作中,主人公已经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劳动人民,是典型化、艺术化的“孝义人民”、“吕梁人民”和“中国北方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87年,根据王东满的短篇小说《得寿老汉的婚事》改编创作的《风流父子》,反映的改革开放后,豆腐专业户张得寿父子与寡妇徐双巧母女的婚姻纠葛,虽是家庭日常事情,却折射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出现的新气象。参加吕梁地区首届“吕梁杯”戏剧大奖赛,荣获优秀剧目、集体表演、优秀演员、优秀编刷、舞美设计等多项奖;1991年,根据权文学的中篇小说《活寡》改编创作的《风流婆媳》,反映的是黄河岸畔婆婆枝枝和儿媳银杏相似的悲惨婚姻与不同的人生命运,体现出的却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农民在爱情、婚姻、道德观念等深处的新变化。1992年参加吕梁地区现代戏调演,荣获二等奖,2000年由中国剧协以“梅花奖”精品剧目,拍成戏曲艺术片,推荐进入国际互联网;1996年,创作的《风流姐妹》,围绕吕梁向农民拍卖荒沟、荒山、荒坡、荒滩 “四荒” 的农村改革创举,书写大凤、二凤姐妹俩致富回乡创业,购买荒山荒沟三千亩,立誓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曲折故事,表现的是新一代农民的艰辛创业与精神世界。参加吕梁地区现代戏调演,荣获多项奖励。1997年参加山西省戏剧选调比赛,荣获综合大奖,同年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型碗碗腔现代戏“风流三部曲”,不仅在广大农村演出上百成千场,而且在庆祝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应国家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邀请,1999年1月28日至30日在首部全国政协礼物进行了汇报演出。主演张建琴因此荣获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1月31日和2月1日,为此召开了专门的座谈会。各位专家学者和领导,认为“三个戏从剧本到演出都很贴近现实生活,很自然;关照底层百姓生活和命运,运用自然质朴的演剧形式。这两点是这三部戏赢得农村观众欢迎的根本原因。”(郭汉城语)“在当今‘洋’风很盛之际”,这三部戏“不求‘洋’化,保留自己的特色,很难得。剧作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一种中国气派,写出了中国农民改革开放20年的新风貌。”(霍大寿语)这三部戏的共同特征,都是通过小题材、小人物、小故事,表现大时代、大主题。“不注重‘大’,而关注‘小’,以小见大,俗中求雅,很见功力。”(曲润海语)“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以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感到很有嚼头。”(卢森语)很可贵的是,“三部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本地的皮影、木偶、剪纸,将生活剪影化,再将剪影戏剧化,这是‘风流三部曲’的独特创造。”(康式昭语)“三个戏从语言、音乐、表演等各方面都吸收了民间艺术的东西,这种民间本位的创作手法,是吸引农村观众的一个主要原因。”(周明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风流三部曲”的巨大成功,不仅使孝义碗碗腔剧团得以生存、一枝独秀,而且培养、壮大了一批优秀的碗碗腔演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孝义,了解了孝义文化,推动了整个吕梁地区的戏曲发展,是纲举目张,是一举多得,是功在千秋。“风流三部曲”的成功意义,在于充分彰显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根本精髓,真正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持守民间精神的艺术品格,守望恒常价值、恒常伦理,始终以“人民”为根本,以反映人民的主体性意识为戏剧的本体,探讨在社会漫长的转型时期出现的深刻问题,关注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与精神生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才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赢得戏曲艺术与时代、社会同步发展的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戏曲方面,梁镇川老师还和杜云峰、张骅合作,编创了大型现代戏《红枣赋》,艺术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以清奸反贪为中心的反腐斗争,塑造出了贺龙雄才大略、大义灭亲、执法如山的艺术形象。1992年参加山西省戏曲现代戏调演,荣获新创剧目一等奖。独立创作了大型近代戏《杏花翁》,历时三年,四进汾酒厂,五经国家省地专家讨论,七易其稿,两次排练,终于立足于舞台,2011年1月在省城上演。同年10月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新创剧目评比演出,荣获新创剧目大奖、编剧金奖等七项大奖。2012年8月二度晋京,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演出。和霍锁昌合作编创了以孝义贤者村传统“义”故事为题材的大型碗碗腔古装戏《锯树留邻》,由孝义碗碗腔剧团搬上了舞台。近期又和霍锁昌合作,根据马烽的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改编创作了同名大型戏曲歌舞剧本。梁老师还在1985年创作了以反映孝义县柱濮乡农妇马牧丹扑火救人的英雄事迹的电视剧《山溪之歌》,经山西电视台拍摄,在山西台、中央台和各省台播出。2011年又以此题材,独立创作了大型歌舞戏曲剧本《牡丹情》,在《孝义文艺》(2015年春之卷)、《三晋戏剧》(2016年第1期)发表。出版了戏曲剧本集《风流三部曲》《红枣赋》《亦凡斋剧作集》,基本收入他的大部分现代戏、古装剧和电视短剧的文学剧本。近年又创作出版了文化著作《戏曲评话》,以章回体的评话形式,对孝义的孝义戏曲文化历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书写,是一部反映孝义皮影、木偶、真人碗碗腔演出的戏曲演变史、改革史与发展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对古典诗词、散曲有着很深的研究,对古典诗词、散曲的汉语书写,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喜爱,创作出版了《诗咏孝义》,荟集了他三十四年来创作的吟咏孝义的诗词曲赋近400首(篇),分“大美孝义”、“乡镇风釆”、“人物春秋”、“名胜景观”、“传统美食”、“岁月如歌”、“梆腔戏韵”、“非遗拾贝”、“感恩情深”、“雅韵清吟”十一部分,对孝义的人文历史、山川风貌、民情风俗等进行了大力弘扬和传播。他还把自己几十年学习《易经》的心得,编撰出版了《易经新解》,将古代经典著作《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提炼概括为治国、理家、立业、处事、为人等六十四个方面的法则规律,还《易经》于百姓日常生活的人生世事之中,意义不凡。他下辛苦采访收集孝义传统美食及其制作工艺、品相味道,以随笔散文的形式,间夹顺口溜、儿歌、俗语、民谣等,生动活泼地书写了孝义的80种民间传统美食,涵盖民间日常、寿诞、婚宴、丧葬等系列食品小吃,2013年由三晋出版社出版,深受人们欢迎,2021年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span></p> 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的文化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他对孝义和吕梁的文化艺术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与推动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在孝义任宣传部副部长和文联副主席期间,和陈守钦老部长等在1985年1月组织筹建了孝义县文联,组织召开了盛大的首届孝义县文学艺术代表大会,开创了吕梁地区县级文联之首,推动了孝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孝义文艺》这本县级刊物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孝义县文化馆“一馆分三馆”,将原来文化馆内设的“图书馆”、“博物馆”,分别独立为“孝义县图书馆”和“孝义县博物馆”。与时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的孝义籍人郭士星,联合策划,为孝义划拔了70名中专艺校招生指标,挂靠吕梁艺校,在东风剧院创办了两年制的“吕梁艺校•孝义木偶碗碗腔班”,解决了孝义木偶、碗碗腔后继乏人的问题,培养了一批孝义戏曲人才。1985年,他和陈守钦部长又将孝义的24个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剩余的自然减员空指标,努力活动,为孝义碗碗腔剧团的24个临时工,通过“农转非”,成为正式职工,对剧团的稳定,艺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大调动了剧团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后来《风流父子》的脱颖而出做了极为重要的铺垫与支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荣调到吕梁地区之后,在任吕梁地区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和文化局局长期间,1987年与调到地区文化局担任分管艺术的副局长陈守钦,再次联手,策划、组织、举办了首届“吕梁杯”戏剧大奖赛,极大的推动了全吕梁的戏剧创作。从1990年到1994年,经中共吕梁地委吕梁行政公署批准,策划组织了五批26位“当代吕梁英雄”的推荐、评选、表彰活动,再版了马烽、西戎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当代吕梁英雄》,使“吕梁英雄”这一独有的红色文化品牌和“山药蛋派”文学品牌,在吕梁大地再度唱响,发扬光大,成为久久不绝的文化回音。1993至1996年,他又顺应时代潮流,策划组织在全区开展了“亿元乡镇创明星”活动,经过调研、规划、定点、申报、指导、创建、检查、验收、评审等环节,分享两批命名了9个“明星乡镇”,并奖励明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享受副处待遇,有效的调动了乡镇干部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1997年,随着全国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他积极推动孝义全省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的创建活动,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做为吕梁文化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积极策划组织全区歌舞大赛、全区迎春戏剧选调、国庆艺术新苗展演和吕梁首届红枣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各县积极参加全省、全国的各种文化赛事,组织推出了大型征歌演唱会《吕梁颂》、大型歌舞《好山好水好儿女》、、大型现代戏《碛口轶事》《刘胡兰》《红兜肚》《甄如玉》《青春跑道》等优秀作品,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退休之后,2004年又和陈守钦老部长三度合作,创刊主编了《孝义风采》,大力倡导“写孝义人,话孝义事,抒孝义情,倡孝义风”的办刊方针,期期精心编辑,字字认真斟酌,至今走出了19个年头,编辑出版正刊、专刊已逾百期,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开设联络站,发行量大增,已经成为“展示孝义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的平台”,“演绎孝义人民尊孝崇义、大展雄姿、发展经济、建设家乡的舞台”,“是对外宣传孝义的窗口,是沟通国内外孝义籍乡亲和在孝义工作过的外籍人士的桥梁,是培养和联络全市人才俊杰的园地”。(《孝义风釆》“创刊词”语)</span></p> 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因为文学,我结识了梁镇川老师。因为工作,我了解了梁镇川老师。因为读他的著作,我更加理解了梁镇川老师。这一切,都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他做事的细心谨慎,他为人的认真负责,他为文的深明大义,都是我这一生学习的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梁镇川老师的文化艺术成就在孝义和吕梁都是有口皆碑的。他对孝义、吕梁文艺人才的发现培养,对孝义、吕梁文学后辈的提携扶持,都让很多人感恩在心,也让孝义和吕梁的文化艺术和精神文明建设有过一段辉煌和繁荣。从文化文脉传承的意义上讲,他也是孝义文化艺术和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一大幸事,也是吕梁文化艺术和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一大幸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祝福梁镇川老师永远不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永远青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5月24日写于山西省孝义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承蒙关爱,谢谢分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