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解“语”花,诗意满初夏——记2022年6月2日林西三中语文组教研活动

黄振秋

<h3> 🌺抬头凝视,阳光动情闪耀;<br> 侧耳静听,花朵悄然绽放。🌺</h3> <h3>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初夏天,诗意伴着花香溢满校园。<br> 本次语文组教研会如期“绽放”,参与教研的各位老师于初夏之晨,浸润在语文芬芳之中。<br> 组会之初,语文教研员郭松波老师百忙工作之中拨冗莅临,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热情鼓励青年教师们积极参与活动,锻炼自身,令青年教师深受鼓舞。</h3> <h3> 语文教研员郭松波老师</h3> <h3> 首先是由赵一娜老师执教的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马说》。赵老师教态落落大方,思路清晰,备课充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基于对八年级学生学情的了解,教学目标集中,教学过程清晰,教学方法多样,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 赵一娜老师授课《马说》</h3> <h3>  第二节课是林智慧老师主讲的《湖心亭看雪》。林老师上起课来自然大方,显得十分的老练,过渡非常自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展示了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内涵和风采。孩子们在林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认真思考,有感情地朗读,积极讨论。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h3> <h3> 林智慧老师授课《湖心亭看雪》</h3> <h3> 第三位授课教师是黄振秋老师,她执教的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外国诗两首》中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上黄老师讲得声情并茂,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积极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孩子们在课堂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黄老师提出,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面对困难与挫折要镇定,找到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德育功能,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h3> <h3>黄振秋老师授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h3> <h3> 第四节是于洋老师主讲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于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循循善诱,不断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教学目标水到渠成。</h3> <h3>于洋老师授课《在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h3> <h3> 听课结束后,教研员郭老师与各位教师亲切恳谈,对各位授课教师给予高度评价,也提出了授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结合“双减”背景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同时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br> 郭老师认为教师职业需要专业,这种专业需要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他指出要让学习单发挥更大价值,在符合“双减”要求的同时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而教师的作用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对文本解读要有原创性,最忌讳照本宣科,教师无法亲身体验、亲自阅读,就无法产生情感力量,也就无法凝聚学生的目光。此外,郭老师也尤其关注新教师的成长,提出老教师带新教师,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重视团队合作,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同一课中有认知冲突的核心问题。也对年轻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多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时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h3> <h3>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大家带着自信 、带着责任、带着决心、带着智慧,坚定地沿着教研之路继续走下去,力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积极探索中共同成长,努力构建起优秀的语文教师群体,必将是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不懈追求。<br> 本次教研活动,立足统编教材教学研究中的“真问题”,为我校语文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老师们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与提升,对如何守好课堂阵地有了更深的共鸣和展望!<br>  </h3> <h3> “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今后,我们定一如既往地将继续勇担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以不息的激情钻研,鼎力前行.....<br>  教育是一捧花的种子,我们都是种花人,徜徉在语文教育的百花园,行走在漫漫的教研之路上,守护、眺望,只为最初的梦想能一直绽放!</h3>

老师

教师

语文

教研

授课

教学

课堂

学生

学习

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