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背景:</p><p class="ql-block">小班幼儿最爱的就是美工区,最喜欢玩的也是橡皮泥,因为橡皮泥的可塑性强,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简单的手部动作就可以使橡皮泥发生许多的变化,在玩泥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很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p><p class="ql-block">实录一: </p><p class="ql-block">于景泽和刘安然两个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 看到我走过去,于景泽首先举起了他做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看, 我做的是小圆子”。师:“这个小圆子是什么啊? ”于景泽: “就是可以的”师:“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粘粘的、 圆圆的。”还没等我说完,乔张林抢先说:“做的是小圆子” ,于是乔张林也开始做起了小圆子,一边做一边展示给我和刘安然看。我对他说“除了小圆子,你还会做什么呀”,于是他把小圆子放在手中开始做起来,过了一会,他举起一个长长的东西对我说:“看呀, 我做的是面条,给你吃。”</p> <p class="ql-block">观察分析:</p><p class="ql-block">1、在活动中,幼儿似乎有了简单的交流,但还仅仅处于在老师引出的话题中而建立起来的。</p><p class="ql-block">2、两位幼儿都能主动地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我走过去之前,他们两个还是自顾自的玩,并没有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给伙伴,也没有给好朋友讲解。</p><p class="ql-block">3、幼儿的创作欲望较高,刘安然在看到于景泽的作品被老师认可之后,也争着开始做起来。</p><p class="ql-block">4、鼓励表扬幼儿良好创作行为,并引导幼儿除了向老师表达之外,也可以和小朋友们说一说。</p><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进入,给幼儿一些鼓励的话语。</p><p class="ql-block">2、 在激励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来开拓幼儿的思维,因为经验有限他们有时今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p> <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p><p class="ql-block">于抒晴正把一大块橡皮泥用泥工板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切完后重新把所有的橡皮泥捏成团,在切。重复及此后,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游戏时间结束后,只见美工区的桌面上,地板上到处都是零星的橡皮泥,有的被踩了脚印,黑乎乎的。</p> <p class="ql-block">分析幼儿行为:</p><p class="ql-block">小班幼儿在学习泥工时需掌握的技能主要是学会团、搓、压扁和初步学习粘合这四种技能,前三种技能都是通过手掌的动作来完成的,这是根据三岁幼儿手部肌肉发育的程度来规定的。由于小班幼儿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眼手不能协调一致,所以最初是让幼儿任意玩弄泥块,任意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只要他们自己能够说出望造的是什么物体。于抒晴则是属于不知道该怎么玩橡皮泥,而又懒得探索的幼儿。</p><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教师在教幼儿玩泥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欣赏泥工作品,教师捏制几个给幼儿看,再安排幼儿玩泥活动,把泥放到泥工板上,让幼儿任意摆弄,和教师一块搓成团。必要时,教师可手把手的交给幼L如何捏出简单的形体。</p><p class="ql-block">2.教师在引导幼儿玩泥时,不仅要教会幼L简单的泥工技能,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3.教师要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上课常规,知道不能随便扔泥,要爱护自己和别人作品,应保持衣服,桌面和地面的干净整洁等。</p> <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p><p class="ql-block">今天陈博文和刘安然来到捏橡皮泥的地方玩,而且还很炫耀地告诉我:“我做了 一个刺猬!”看到她高兴的神情,我也用高兴的神情说:你们两个真棒,做的这个刺猬真漂亮。”她们听了更加高兴了,他们两个一直玩到游戏结束。在讲评中我特意突出了他们,马语晗笑的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分析幼儿行为:</p><p class="ql-block">陈博文小朋友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胆子很小。但是他是一个很有荣誉感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关注和定。</p><p class="ql-block">在区角活动老师通过多次地表扬和鼓励,引导他认真地投入到一个游戏中去,经过一段时间,他喜欢旁观的状况有所改变,现在十分乐意参加各类游戏了。</p><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关注比较内向、比较胆小的幼儿,经常给这些幼儿鼓励和表扬,给幼儿机会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p><p class="ql-block">2、可以找一两位比较会玩的、愿意交朋友的幼儿来带领内向的孩子,让内向的孩子能再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