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梳理历史脉络,点燃铸魂之火——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用"走着上"的军史教育课庆祝建军节9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吴志民</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每一段历史、每一位英雄、每一种精神、每一件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军队走过的光辉历史、取得的重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共同汇聚成共和国的红色血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课堂。每一座红色场馆,都蕴藏着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下旬,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及南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走进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经过的抚州、秋收起义连队建党的炎陵、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陈赓大将的故乡湘乡等地,梳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脉络,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心路历程,点燃团员心中的寻根铸魂之火,在历史与现实中探寻革命军队的制胜之道。</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上午到达南昌</p> <p class="ql-block"> 乘大巴赶到抚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追寻烽火路 放歌红土地"一一在抚州参观、演出</span></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人率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取得胜利后,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马上撤离南昌,转战广东。</p><p class="ql-block"> 8月3日至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沿抚河南下。</p><p class="ql-block"> 8月的南方正是最天气炎热,南昌到抚州100余公里,士兵每人背负300余发子弹,扛着机关枪、大炮,行军困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及武汉国民党中央“七一五”“分共”会议后,农民运动停滞,加上杨如轩等反动势力大肆诬蔑共产党,沿途不明真相的农民闻风躲避。起义军离开南昌时发的都是军票,商民无法兑换,买不到粮食蔬菜,士兵终日难得一碗粥,渴则饮田沟污水,生病的人很多,而部队里又无军医,无法及时救治。加上宣传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士兵不明了南征的意义,不少人偷偷地开小差。仅行军几天,部队就损失了实力的三分之一,遗弃的子弹将近半数,迫击炮完全丢尽。</p><p class="ql-block"> 6日至8日,起义部队相继抵达临川。中共临川特别支部对迎接起义军过境作了动员和布置,沿途设有茶水站,有运输队帮助运送辎重。抚州城内,中共临川特支组织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加强保卫,还发动工人、学生、妇女组成宣传队,准备好物资供应。朱德、叶挺、贺龙等率军在群众的夹道欢迎中进入抚州城。城内各界人士与起义军在曾家园举行盛大的军民联欢。会上,部队首长和各界代表讲话。鉴于时值盛夏,战士负荷重,伤病员逐日增多的实际,前委决定在临川休整队伍。</p><p class="ql-block"> 8月8日,中共临川特支在抚州城内召开全县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大会,号召党团员、工人纠察队员、农民自卫军队员参加“八一”起义军,参会人员纷纷要求参军“南征”。会议决定,未暴露身份的党员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其他党团员及工农武装随军南征。于是,李井泉等一批党团员和青年师生300多人,以及工人纠察队员、农民自卫军队员120多人参加了起义军。为此,起义部队在临川组建了20军第3师,周逸群任师长,徐特立任党代表,袁策夷任参谋处长,下设第6团和教导团,傅维钰任6团团长,侯镜如任教导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8月10日,起义军离开临川。 </p><p class="ql-block"> 2017年 7月2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90周年,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50余名团员来到“红色故土”抚州,重走八一南昌起义军在抚州走过的路,参观当年起义军在抚州的指挥部。并沿着父辈们的足迹追寻红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军到达抚州后,总指挥部和部分官兵驻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抚州一中)。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抚州一中</span></p><p class="ql-block"> 7月22日 下午3时,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一行冒着高温驱车首先来到抚州一中。</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原名临川中学)坐落在赣东名城抚州市市区中心,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创办兴鲁书院溯源,九易其名,三迁其址。最终成就今日的抚州一中。校内有抚州著名景点金柅园、绣花楼、名人园、书香园等景观,环境清幽,是读书治学修身的绝佳之地。百余年来,学校群星璀璨,英才辈出,迄今为国家培养的人才不计其数,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等人。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从此"临川才子"美名传扬神州大地、传遍全世界。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绣花楼》前合影。左起:旷雄伟、符凤鸣、余泽庆、李田海、钟洪江、陈知进、王亚真、张安飞、易海燕</p> <p class="ql-block"> 彭少江(右)、吴志民(左)在《绣花楼》一层校史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观看学生才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 接受学生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左起:易海燕、王亚真、张安飞、符凤鸣、陈知进、吴志民、旷雄伟、王春生、廖海平、彭少江、余泽庆、钟洪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天主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曾驻扎起义军总指挥部,团员们一边听讲解员讲解,一边仔细观看教堂建筑,纷纷用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抚州天主教堂 位于临川市文昌桥东的灵山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于民国7年(1918年),是全国第三大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整个教堂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9平方米,教堂长62米,宽34米,高30米,前后共有六座塔楼,正面为钟楼,整个建筑用青砖,红石,白麻石经过精工砌筑而成,教堂内部有58根红色科林斯柱,粗壮挺拔,空顶离地面15.3米,拱顶骨架筋从其顶部散射而出,犹如空顶覆盖整个空间部位.</p> <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左起:王春生3、符凤鸣5、穰李华、王亚真、王岩、王亚英、陈曦、朱筱秋、陈知进、黄楠、吴志民、彭少江、潘声涛、巩春慧;第二排左起:兴陆平、钟洪江、李晓林、孙东红、刘燕玲、王亚利、刘宏林、刘军; 第三排左起:旷新伟、李田海、张安飞、廖涤青、余泽庆、李建华、王平娃、黄国平、崔越岭、彭志强、易海燕、</p> <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旷新伟、李田海、讲解员、吴志民、王春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万寿宫</span></p> <p class="ql-block"> 江西抚州的万寿宫,具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屡经变更。虽是道观,如今没有一丝的香火味,成为一个游客和市民听戏、游玩、休闲的场所。当年曾是地下党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左起:吴志民、易海燕、王岩、朱筱秋、孙东红、钟洪江</p>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前合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抚州市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抚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旅游参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级市博物馆。团员们重点参观了"赣东烽火”陈列展,革命前辈们在抚州留下的战斗足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晚上回到宾馆休息。右起:李晓林、穰李华、钟洪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井泉广场敬献花篮</span></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上午,到临川区唱凯镇井泉文化广场向李井泉铜像敬献花篮。</p><p class="ql-block"> 王亚利副团长(右)、陈知进副政委(左)</p> <p class="ql-block"> 团员们在广场栽树。左起:张安飞、孙东红、肖春华、王亚英、余泽庆、陈然、吴志民、符凤鸣、刘军、陈知进、李建华、崔越岭</p> <p class="ql-block"> 在井泉广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临川八一希望小学</span></p> <p class="ql-block"> 临川八一希望小学位于临川北部。1997年,为了纪念建军70周年,在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和一些将军夫人的联名倡议下,在全国建立70所希望小学,唱凯艾巷村小学很荣幸成为其中之一,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2015年将艾巷村希望小学迁至现中心小学,更名为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宋任穷为学校题写校名。</p><p class="ql-block"> 左起:肖春华、陈然、吴志民、刘畅</p> <p class="ql-block"> 左起:付援、钟洪江、穰李华、李建华、刘燕玲、刘畅、樊小祥、吴志民、彭志强</p> <p class="ql-block"> 在临川八一希望小学校史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中午与战友赖克游在一起。从左至右:吴志民、彭少江、赖克游、罗北捷、张雁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江西地方合唱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抚州演唱会</span></p> <p class="ql-block"> 汤显祖大剧院建筑面积为17064平方米,主要设置为1244个座位的大剧场,汤显祖艺术展廊。能接纳国内外大型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目标上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抚州市重要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在抚州汤显祖大院举行。由"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48位开国将军后代用高昂的歌声、精彩的表演拉开了“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抚州”演出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此次“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抚州”演出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及南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朱德元帅孙女朱新华,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罗荣桓元帅女婿、赖传珠上将之子赖克游,陈赓大将之女、合唱团副政委陈知进,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楠等50位开国将军后代出席或参与演出。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抚州军分区领导观看了演唱会。</p><p class="ql-block"> 演出前,观众席上的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抚州老干部合唱团方阵,部队方阵、学生方阵行群众方阵进行了一场的拉歌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此声未落彼声又起,或雄浑或清扬的歌声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时40分,演出在开国将军后代合团演唱的《东方红》中拉开序幕,庄严肃穆,气势雄浑的歌声让现场观众深受感染。 紧接着,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又激情演唱了一首《我是一个兵》,现场掌声雷鸣。随后,吉安东固红歌队、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合唱队、南丰民兵合唱团、抚州一中合唱团、抚州军分区和武警合唱队纷纷倾情演唱,高唱红歌,歌唱亲爱的祖国。歌唱勤劳的中国人民,歌唱英勇的人民军队,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十劝郎》、《红歌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送郎当红军》、《人民军队忠于党》、《红米饭南瓜汤》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曲,在唱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爱党爱国情怀的同时,一次次将现场观众带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以感受那难以忘怀的峥蝾岁月。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北京开将军后代合唱团再次引吭高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强军战歌》,嘹亮的歌声振奋人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演出在北京开国将军代合唱团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 演唱会开始前,部分将军后代向抚州市图书馆捐赠了一批红色书籍,市图书馆向赠书的将军后代们发放了收藏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节目单</p><p class="ql-block">1. 东方红、</p><p class="ql-block">2.我是一个兵、 (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p><p class="ql-block">3十劝郎、</p><p class="ql-block">4.东固会师歌、</p><p class="ql-block">5.红歌联唱 (吉安东固红歌队)</p><p class="ql-block">6.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p><p class="ql-block">7.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 临川八一希望小学)</p><p class="ql-block">8.在灿烂阳光下、</p><p class="ql-block">9.强军路上、 (南丰民兵合唱团)</p><p class="ql-block">10.八一起义、</p><p class="ql-block">11.送郎当红军、</p><p class="ql-block">12.祖国不会忘记 (抚州一中)</p><p class="ql-block">13.人民军队忠于党、</p><p class="ql-block">14.就为打胜仗 (武警合唱队)</p><p class="ql-block">15.红米饭南瓜汤、</p><p class="ql-block">16.歌唱井冈山斗争( 吉安东固红歌队)</p><p class="ql-block">17.解放军军歌、</p><p class="ql-block">18.强军战歌 (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p><p class="ql-block">19. 歌唱祖国 全体起立合唱</p> <p class="ql-block"> 吉安东固红歌队</p> <p class="ql-block"> 南丰民兵合唱队</p> <p class="ql-block"> 抚州一中合唱团</p> <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左起:宋百一、刘军、朱筱秋、李晓林、王岩、陈知进、张安飞、符凤鸣、王亚英、王亚真、钟洪江、刘畅、陈曦、潘声涛、穰李华、刘宏林; 第二排左起:陈忠、旷雄伟、彭志强、廖海平、孙东红、刘燕玲、陈然、肖春华、余泽庆、廖涤青、岳中秋、傅援、吴志民、彭少江、崔越岭;第三排:黄小兵、王平娃、旷新伟、杨珠江、成武、兴陆平、王春生、李田海、潘声滨、罗庆生、李建华、樊小祥、易海燕、黄国平;</p><p class="ql-block"> 指挥:于仲方</p> <p class="ql-block"> 与吉安东固合唱团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与吉安东固合唱团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登仙桥</span></p> <p class="ql-block"> 登仙桥位于乐安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近千年。该桥为亭式单孔拱桥,宽2丈,单孔直径6丈,高1丈8尺,用青麻石砌成,桥墩嵌入岩石中,非常坚固。桥两边的通道门分别有十一、十三个台阶,桥面上建有瓦房,桥房一体,造型别致,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造桥工艺。该桥为出行之人和田间劳作的农民在此小憩提供了方便。登仙桥畔地势险要,桥身上累累弹痕历历在目。是1933年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著名的"登仙桥伏击战"即黄陂大捷战役旧址。</p><p class="ql-block"> 如今,硝烟散去,古老的登仙桥仍矗立于河面之上,虽然历尽沧桑,却依然纹丝不动,她是共和国红色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吴志民、易海燕、穰李华、余泽庆、王亚英、陈知进</p> <p class="ql-block"> 合唱团成员,踏上登仙桥的石砖台阶,亲抚着青苔和弹孔,并分享了先辈的革命经历。在登仙桥大捷战斗遗址前,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王宗槐中将之女王亚真参观过程中,感慨道:“我们今天能够重走红军长征路来到登仙桥,非常非常地激动,这是当年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打内心感觉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没有老一辈的昨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吴岱少将之子吴志民参观完以后,感激的说:“我们今天有幸参观旧址,接受革命教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父亲和岳父都是中央红军,都参加了这次战斗,所以特别感谢江西老区人民把这个桥保存得完好,并安排这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乐安就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图:由江西赴湖南途中经停井冈山服务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图:党史工作者详细介绍了"富田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二、“沧桑不改红色印记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进炎陵</span></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24日至2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水口连队建党90周年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来到炎陵,沿着先辈们的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张经武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张经武故居位于炎陵县沔渡镇夏馆村,晚清江南民居建筑,为面阔三间的两层楼房。张经武之子张华川在故居的一、二楼布置了张经武生平事迹展板。张经武故居的堂屋,挂着张经武的画像,一幅对联写着:“武略文韬展雄才,经邦纬国抒壮志。”张经武故居的墙上遍布展板,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张经武的戎马倥偬,卓著功勋。</p> <p class="ql-block"> 与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张华川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与县领导、县武装部领导交流</p> <p class="ql-block"> 张经武家乡</p> <p class="ql-block"> 晚上到湖南省炎陵县居住</p> <p class="ql-block"> 株洲市领导、株洲军分区领导接待合唱团一行。席间,决定暂不去湘潭,改为去湘乡,再到韶山,然后再回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加炎帝陵祭典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炎帝陵祭典,源于黄帝,沿于秦,始兴于汉唐,盛于宋,定制于明清经过数千年来的历史传承和沉淀,形成了严格规范和完备的传统规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现代官方祭祀的议程一般都比较规范和固定, 通常由敬高香、献花篮、上供品、读祭文、开午门等仪式组成。一般由政府组织主办, 政府行政要员担任主祭人。</p><p class="ql-block"> 炎帝陵已成为最具广泛影响和感召力的民族圣地,是弘扬中华文化,团结、凝聚海外同胞,实现民族认同和文明传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统战平台。</p><p class="ql-block"> 7月25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共和国将帅后代及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炎陵祭祖典礼》。</p> <p class="ql-block"> 肃立</p> <p class="ql-block"> 敬高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红标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标语是井冈山根据地和湘赣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炎陵县是全国遗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之一。红军标语有3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历史地位高,二是内容丰富,三是番号多,遗存最多的是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五军、工农红军第五军。仅保存的红军标语就有151处、339条、4826字,可辨别的书写部队番号达66个之多,是全国保存红军标语数量最多、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博物馆仿江南清代祠堂式建筑,建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特色鲜明。共分三层,主要有序厅、8个展厅、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博物馆陈列的红军标语是从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期间的标语。展厅面积650平方米。展厅内将集中展示揭取下来的真实标语,并利用现代声光及多媒体技术,模拟当年书写标语的场景,为参观者还原历史。该馆兼具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参观、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等多项功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面对沧桑不改的“红色印记”,合唱团成员凝神肃穆,感慨万千。革命前辈们在炎陵留下的战斗足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斑驳的红军标语,仿佛穿越水口、中村这条军魂发展的历史渠道,看到了父辈们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的战斗场景。”朱德元帅孙女朱新华一席话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p><p class="ql-block"> 时光倒流90载。1927年9月,湘赣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遭受挫折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沿湘赣边界向南进军。部队在三湾改编、茅坪安“家”后,于10月 12日到达炎陵水口乡.在水口,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历史性决策。炎陵县红色历史丰富,朱毛第一次会面、第一次连队建党、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给部队集中上政治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均在这里发生。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工农红军在这里进行过大小20余次战斗,留下了大量革命遗迹、遗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10年间,先后有 3。8万炎陵儿女为中国革命英勇捐驱,占当时全县人口的一半。</p><p class="ql-block"> 炎陵县水口建党,是在 1927年将“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一次伟大实践,从此工农出身的党员成了人民军队的支柱,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p><p class="ql-block"> “沧桑不改红色印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朱良才上将之女朱筱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军标语是时代的符号,是历史的见证,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教育下一代有潜移默化作用,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把红色精神传承好 。</p><p class="ql-block"> 7月25日晚20时,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在炎陵湘山艺术馆进行《“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一一纪念水口连队建党90周年”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炎陵专场演出》。合唱团成员以质朴而嘹亮的歌声、豪情满怀的演出,展示了老一辈革命精神及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听说县领导属虎,几位属虎的团员前来与县领导合影。左起:吴志民、余泽庆、县领导、陈知进、岳中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纪念水口连队建党9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暨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炎陵专场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 水口镇位于炎陵县,毛泽东曾率领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七次驻扎或经过水口。</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部队在向湘赣边界进军途中,接连受挫,士气不高,战斗力不强。毛泽东深感加强连队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至关重要。在紧张的行军途中,毛泽东找战士谈心,做思想工作,挑选优秀士兵,发展为共产党员。1927年10月14日,在水口叶家祠的小阁楼上,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赖毅、鄢辉等6名士兵的入党宣誓仪式,随即在连队建立党的支部,为实现“党指挥枪”,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军队进行了重要实践。</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朱家祠后,还派人到宁冈与袁文才、王佐取得联系,当得知南昌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毛泽东亲率部队主力于22日从水口出发, 27日到达茨坪。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工作重点转移,走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晚20时,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在炎陵湘山艺术馆进行《“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一一纪念水口连队建党90周年”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炎陵专场演出》。合唱团成员以质朴而嘹亮的歌声、豪情满怀的演出,展示了老一辈革命精神及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男中音部团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后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 株洲电视台进行了报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沙场驰驱南北游 横枪跃马几春秋 ”一一走进湘乡陈赓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东山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 湘乡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1910年秋,少年毛泽东来此求学,成为他走出韶山冲,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此外,这里还培养了陈赓、谭政等一大批革命英才。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东山学校题写了校名。</p><p class="ql-block"> 在东山学校,大家参观了旧址大院、东山书院陈列、少年毛泽东住过的寝室、少年毛泽东求学时的教室等,对少年毛泽东在这里的学习环境和求学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给陈赓大将扫墓</span></p> <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26日,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从炎陵出发,到湘乡拜访陈赓故居,给陈赓大将扫墓。 </p><p class="ql-block">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p><p class="ql-block"> 陈赓故居位于湖南省湘乡县龙洞镇泉湖村,毗邻韶山,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缮落成于2011月3月。故居整体建筑为坐北朝南,由东两侧附属建筑和中间主体建筑构成。是具有民间特色的湘中民宅。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青墙黛瓦,木柱石础。室内的天井,老背石铺满一地,浅浅的青苔附长在上面,伤佛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山后青翠,小路幽幽,拾步而上,陈赓大将的英灵就在这里。平旷的墓地上,前方立着3块深灰色的石碑,正中是陈赓大将,右侧是前夫人王根英,左侧是后夫人傅涯。汉白玉的墓茔,陈赓夫妇合葬于此,鲜花簇拥着他们。左侧一道长约8米、宽约2米的纪念墙,文字和图像是最好的诠释。此时此刻,一阵山野芳菲弥漫过来,站在这里追忆陈赓大将的传奇放事,无限深情思大将,心中尽是怀念味。</p> <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杨珠江、吴志民、彭志强</p> <p class="ql-block"> 樊小祥念悼念词</p> <p class="ql-block"> 男小合演唱电视剧《亮剑》主题歌《中国军魂》。</p> <p class="ql-block"> 团员李田海指挥大合唱(汗水湿透了汗衫)</p> <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杨珠江、陈知进、吴志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参观曾国藩生平研究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湘乡,湘军的策源地。“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曾 “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从湘乡走出去的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是这方神奇土地孕育的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是湘乡的一大文化品牌和名片。</p><p class="ql-block"> 为了挖掘湘军文化,湘乡市人民政府在曾国藩曾就读的湘乡涟滨书院建立了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展馆为晚清建筑风格,展室9间。展览分为“寒窗苦读、京师岁月、湘军统帅、总督南北、倡办洋务、一代儒宗、家教传承、流被桑梓”八个部分。布展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全身”曾国藩穿越历史时空,再现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晚,部分团员到此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四、“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一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高唱《东方红》</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一行先后在江西省抚州、乐安,湖南省炎陵、湘乡参加了各项活动。此时此刻,我们怎能忘记党、军队、共和国的创始人一一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27日.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一早从湘乡出发,8点半到了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铜像铸造于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位于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附件的毛泽东铜像广场,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以巍巍韶峰为背景,与革命旧址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毗邻。铜像广场占地5200平方米,雄伟宽阔,庄严肃穆,而毛泽东铜像就屹立于广场上,整个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身躯高大,体态稳重、目光炯炯、面带微笑而又沉思,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巍然挺立,成功地塑造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合唱团首先在“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巨石前合影留念。然后整队,由抬着合唱团敬献的花篮的礼兵引导,缓缓走过毛泽东铜像广场,来到毛泽东铜像前。团领导上前整理缎带,团员们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然后转过身来,齐声高唱我们心中最喜爱的歌《东方红》。能够在毛主席的放乡,在毛泽东铜像广场的毛泽东铜像前高唱《东方红》,这是我们多年来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团员们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在巨石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 高唱《东方红》</p> <p class="ql-block"> 仪式进行完华之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多数团员要赶火车回北京,就先行离开了。有16位男团员要坐下年3点以后的火车,赶到广西宜州进行演出。时间稍有富裕。我了解到一公里之外就是毛主席故居,坐汽车也就是十分钟左右,于是建议先去参观,然后不去株洲而是赶到长沙上火车,路上时间可以节省1小时。</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故居坐落在韶山一处山清水秀的小山冲中,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我们来参观毛主席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居住过的卧室、书房等,静下心来缅怀毛主席的一生。1925年毛泽东偕杨开慧回韶山时,也居住在这间卧室,并在卧室的阁楼中召开秘密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初,毛泽东回韶山考察时,曾在这里召开调查会。原来的房屋已毁,现在的房屋是在原址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1964年,在距故居1公里外新建了旧居陈列馆,后改名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陈列毛泽东革命实践活动的部分文物和照片。在纪念馆内还按照原样复制建造的中南海的泽园菊香书屋,书屋内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办公桌、老花镜、毛笔和收音机等珍贵遗物。这些遗物,再次证明了作为一代伟人,生活的是如此的节俭和朴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旷雄伟、彭少江、李田海、廖海平、黄国平。后排左起:旷新伟、崔越岭、陈知进、吴志民、李建华、罗庆生、陈忠、王春生、兴陆平</p> <p class="ql-block"> 韶山市有座奇石馆,上图:与象征南昌起义的天下第一枪合影。下图:与象征秋收起义军用的大刀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与市领导共进午餐后合影留念。第一排左起:廖海平2、市领导3、陈知进5、吴志民6、彭少江7、第二排左起:成武、兴陆平、李田海、黄小兵、旷雄伟、罗庆生、李建华、黄国平、陈忠10;第三排左起:于仲方4、崔越岭7</p> <p class="ql-block"> 部分男团员乘火车赶往广西宜州与北京南下的团员会合,共同参加《刘三姐故里庆祝建军90周年晚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