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张起武搜集整理的冯家桥冯永实,冯有才的故事》

岳崇才

<p class="ql-block">  张起武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 1985年元月25日,笔者曾去耀县冯家桥,走访了当年干过地下交通的冯永实同志。在去之前,就听说冯永实为落实政策,东奔西跑了很长时间,至今仍在悬着。老人闷气,儿孙们还一个劲地埋怨:“别人都能落实政策。看你,至今还没个结果。再不快点抓紧,晚了一切都完啦。”尽管他心事忡忡,家事又忙,仍热情地接待了访客。</p><p class="ql-block"> 冯永实家在冯家桥街心。南北独院。从旧宅瓦房中可看出以往之富裕程度交往广泛而有过名望。现在,老冯虽已年逾花甲,然而,精神矍铄,行动利索。接触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性格刚强,言谈口快。当问起他战争年代干交通的情形时,立刻引起了他的回忆,沉思了片刻,便打开了积蓄多年的话匣:</p><p class="ql-block"> 1940年12月间,我和本村做生意人一起,赶着驮棉的牲口到延安,将棉花卖给财政厅所属的永丰站。永丰站的经理也姓冯,财政厅长是郝延德。郝厅长亲自同我交谈,鼓励我常来边区,多给延安运货物,方式是用棉花换大烟。临别时,派薛同志把我送到柳林。</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天,又去延安期间,见到了我们本村的冯有才(注1)。冯有才当时在延安留守司令部研究室工作,由冯有才引荐,见到了肖劲光司令员。肖劲光给关中司令员文年生和留守司令部驻关中监督处写了封亲笔信,才将上次没收我们的大烟如数退还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1943年,马栏成立了检查站,站长是郝志洲。柳林镇设立分站,负责人是张仲平。通过几次去延安接触、耳濡目染,实际观察,对共产党有了认识与好感。从此,我接受搞统战工作。1943年秋,边区有个叫陈少敏(注2)的女同志,单身行动不便,委托我送她到柳林检查站,交给了张仲平。46年8月初,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注3)派王文琪赴西安接他女儿,我安全地将王文琪和李敷仁的女儿一起送到了柳林。</p><p class="ql-block"> (问:“你送这些人过封锁线途中,遇到过麻烦没有?又是怎样对付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老驮户,沿途很熟悉,大家都知道我是生意人,一般情况下,带一两个人坐在驮架上,只要你自然正常,他们不来盘问。有一次,说是一位重要人物。为防万一,我事先提了几包好大烟,先拜见驻防的团长。一进门,团长正躺在床上过瘾,举过烟枪让我也抽两口。我随即捧过烟包说:这是刚从外边购置的上等货,专来孝敬团长。团长往鼻尖闻了闻,很高兴,赞不绝口。问我有啥事?我说:我有个在西安做生意的姨妈,要回旬邑探亲。请高抬贵手并给岗楼打个招呼,别麻烦她。否则,病犯了,不但在这难治,还会传染给弟兄们。团长当即应允,派身边勤护兵随我一道,传达了团长的口信。半路上,给了勤护兵两块银元,还送给守碉堡岗楼的班长两个大烟包。过后,才知道是赵寿山的母亲。1946年11月,西安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王超伯,派李更生(注4)到我家,说要送敌人进攻边区的重要情报。我和冯老三一同去交给江平,由江平转交给了张仲平。</p><p class="ql-block"> 1947年2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柳林镇百货公司经理冯彬和干部寇述义,携带枪支弹药及黄金数百两,在我家隐藏了两个多月。知道敌军败退,边区组织恢复,才将他俩送到边区。我家经常住有延安来的“朋友”,他们来带的边币,到白区要换法币。有时甚至几万元,我都设法帮助兑换。</p><p class="ql-block"> 1948年2月,我将孔从周的妻子女儿由西安接来,送往边区马栏地委。当时马栏地委书记是赵伯平。孔从周解放后任炮兵司令,家住北京复兴路25号。48年3月间,一野四军(注5)在石柱休整。军部派陈同志叫我到军部,司令员王世泰委托副司令员阎揆要,找我了解铜川敌人情况及商量买粮事宜。我建议尽快解放黄堡,帮助购买有三千多斤粮食。</p><p class="ql-block"> (问:“你的交通员工作是怎样中断的?为什么不继续干?”)</p><p class="ql-block"> 就在48年夏天,我被敌人抓进监狱,严刑拷打,多次逼供,我都未吐真情,未露身份,后敌人将我释放,我以因为是敌人没抓住证据的原因。回到家歇了几天,当我又出外联系时,哥哥和嫂嫂“扑通”跪在我面前,拦住去路哭着说:“你这回千万听劝一句,别再乱跑了。上次你被抓进监牢,把骡马和地都快卖光了,才将你保放出来。再被抓进去,可没卖的了。好歹还剩几亩地种着,求你蹲家平平稳稳过日子。好兄弟哩,哥嫂磕头求你,别惹事啦”。就这样,也怪自己不坚决,真是一步之错千古恨。</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我去过政府几趟,大概与关系中断有关,未明确职务,亦未正式分配工作。有人催我主动找老领导联系,也许能连续住。为此,除写信以外,曾上访北京。1982年8月15日,接到江平同志一封回信,至今还保存着。他当时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信的大意是“永实同志,惠书敬悉。几十年未见面了,知近好,甚喜。在解放战争时期,你是有贡献的。伯平和我都知道,请你告诉县委同志,如需证明,可来信。至于以后的事,因多年不在一起,故无法证明。工作和子女安置问题,可与当地政府联系解决。......”</p><p class="ql-block"> 1985年秋,冯永实患癌症在西安住院。其间,他托市政协杜文华同志给笔者来过一次信,并将江平的信找见后转给了笔者。按照冯永实信中的嘱咐,笔者给他写了回信和江平的原信一并托杜文华同志转交给了老冯。笔者在信中除安慰他安心治疗休养外,决不辜负他的希望,一定将他在战争年代干统战和地下交通的事迹写出来,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评价,并充实资料,启迪后人。</p><p class="ql-block"> 万未料到,1985年元月的走访,竟是诀别。</p><p class="ql-block"> *原载《铜川城区文史》第三辑。</p><p class="ql-block"> 注1:冯有才,同官县黄堡镇冯家桥村(今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冯家桥村)人。1932年冬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以后,在西北局党校学习3年多,毕业之后在武都军分区、天水军分区任司令员,1961年4月至12月在南京军事学院速成系第二期学习,又在临洮、甘南、张掖军分区任司令员,1971年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离休。曾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注2:陈少敏(1902-1977.12.14),女,原名孙肇修,山东寿光县孙家集镇范于村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又是一员杰出的女将。</p><p class="ql-block"> 生前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中国纺织工会第一任主席等职。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时没有举手的人。</p><p class="ql-block">护送陈少敏应该是1946年秋。</p><p class="ql-block"> 注3:李敷仁(1899-1958)陕西咸阳人。祖籍陕西蒲城,生于陕西咸阳北杜镇(今属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原名李文会, 小名蒲咸.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盟中央委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病逝于西安。著有《李敷仁诗文选》、《抗战歌谣》、《关中民歌集锦》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