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生活巧妙融入 幼小衔接科学过渡

大相各庄幼儿园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国家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全面育人的重大决策;是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度,缓解衔接坡度,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陶庄幼儿园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于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各方面准备。 一、融入生活,在生活活动中做好入学准备<br>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幼儿园一日生活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滴,与幼儿一起探索小学的奥秘,做好进入小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br><br>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基于大班孩子劳动意识和服务他人的意识比较薄弱,有一定的依赖性等特点开展了“小小值日生”活动。<br> 首先,老师组织孩子开展主题谈话活动,从“什么是值日生”“我会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孩子了解值日生的任务和职责;其次,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完成“我能为班级做什么”值日生调查表,明晰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孩子们经过交流讨论和举手表决,确定值日生内容和形式。 随着值日生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班衍生“生活小管家”活动,从协助完成叠毛巾等生活事务到组织幼儿排队、帮助老师管理幼儿活动纪律等组织性事务,让孩子在自然真实情境中,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提升自理能力,培养孩子们劳动意识、组织能力。在值日过程中,引导孩子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发展幼儿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关注关心身边周围事物,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全面准备。 源于自然,给予自然,一切皆自然。种植园的草莓、白菜、小葱、萝卜以及每一片叶子,都蕴藏着生命的奥义,为了满足孩子的种植欲望,教师和孩子共同商讨确定种植的蔬菜品种、时间,了解种植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举起小锄头开始体验种菜活动。浇水、拔草、记录成长。在种植园地里,孩子通过亲身劳作,观察大自然的神奇,充分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和成功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学会整理书包是小学生的必备技能。为了帮助孩子能分类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物品。在本学期,我们就整理书包这件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知道书包里有什么;二是了解书包里怎么放;三是熟悉书包整理方式。在了解书包整理方法之后,教师在家长群内发起“整理书包30天打卡”活动,并在幼儿园组织开展年级组整理书包自理能力比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br> 另外,幼儿园还开展了晨间签到、自制时间规划表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叠被子、更换衣服等生活环节的各个方面,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做自己的主人。 二、融进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做好入学准备<br>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其中户外自主游戏处于重要位置。在户外游戏中,孩子自主选择材料、同伴,自己制定玩法、规则,以自主探索,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br>在户外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参与者、评价者和主动建构者。教师“放手”的过程和幼儿多次“体验”的过程,为规则的形成提供良好机会,幼儿获得自由后开始拥有自主制定规则的权利。活动中,幼儿充当小主人,和同伴共同讨论,制定规则,甚至会提醒同伴主动遵守规则。当原先制定的规则不能很好的满足需要时,幼儿采用相互协商的方式生成新的游戏规则,生成新规则过程中带来的愉悦感往往使幼儿更顺畅地执行规则。 从表演区的自导自演,再到户外活动沙池中的挖渠建城堡,幼儿在自然游戏环境里开展合作游戏,面对问题尝试协商,经历观点的碰撞与融合,生成共同的行动意愿。虽然幼儿在游戏中也有争吵与矛盾,但正是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中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 总之,入学准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幼儿园三年的点滴积累;入学准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几次特殊的活动,而是需要渗透于日常保教工作之中;入学准备不是幼儿园的独角戏,更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形成合力。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应该为幼儿带来生命力并且支持其终身学习,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能智慧选择自己的道路,让幼小科学衔接自然而然,让美好未来如约而至。<br><br><br>

幼儿

孩子

值日生

幼儿园

生活

活动

游戏

书包

入学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