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39b54a">亲爱的小朋友们</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疫情反复,阻挡了我们回园的脚步,给热闹的幼儿园按下暂停键,虽然现阶段小朋友们需要暂时“宅家”一周,但同样可以乐享每一天!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特开启幼儿园品德教育故事系列推送,在阅读故事中,德润童心。</div> <b><font color="#39b54a">尊敬的家长们</font></b> “十四五”教育规划中,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的优先位置,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德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幼儿的成长教育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品德教育首先要培养幼儿<b>良好的行为习惯</b>,同时还要进行<b>情感教育</b>,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德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引导幼儿自觉以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优秀的思想品质,塑造优良的性格。<br> 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font color="#333333"><b>幼儿德育目标</b>为</font>“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font color="#333333">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font><div><font color="#333333"> 幼儿</font>儿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作为两大重要教育主体,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家园共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为幼儿营造全方位的德育环境,让幼儿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德育引导。</div> <b><font color="#39b54a">系列品德教育故事</font></b> 本系列品德教育故事推送,分为“情感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两大板块,<b>“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培养”、“品性养成”</b>六个小模块,以每日推送一篇的形式,助力幼儿成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Day39 情感教育篇——爱国主义教育</b></font><br></h3> 👉🏻试着点一点,听听老师为小朋友们讲的故事吧<br> 👉🏻细致观察画面,每一页都讲了哪些内容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云南,有一个热爱音乐的少年叫聂耳。<br>他喜欢倾听和模仿大自然的声音。<br>“呱呱,呱呱……”<br>“啊!哈哈!呱呱,啊哈哈……”<br>“啾啾啾啾……”<br>“哦?哈哈哈……啾啾啾啾……” “咦,这是什么声音?”<br>聂耳奔向音乐传来的地方,看见一个老木匠坐在家门口吹笛子,于是也学着老木匠吹笛子的样子,沉浸在优美的笛声中。 “小子,你喜欢笛子的声音?"<br>“嗯,大叔,笛子的声音真清脆,真好听。你教我吹笛子好吗?”<br>“笛子的吹奏方法很简单,但是你想吹出一首好曲子,就得好好练才行啊!”<br>“我一定好好练!” 就这样,聂耳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跟着家人、邻居、民间音乐家学习了很多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创作出了很多优秀、好听的音乐。 聂耳长大之后到了上海,那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在上海,他接触到了最底层的劳动人民。<br>“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田老大,我们今天组织的游行很成功!’<br>“是呀,想要调动起全民抗战的情绪,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光靠游行示威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想办法最大力度地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的决心!”<br>“嗯!” “卖报,卖报,先生买份报纸吧!哎……”<br>“小朋友,这么冷的天,你别卖报了, 小心冻着!” <br>“不行,我今天一份报纸都没卖出去,老板会打我的!”<br>“可怜的孩子!你的报纸怎么卖?”<br>“一个铜板两份。”<br>“嗯,那我先买你六份报纸吧!” “嗯……不,叔叔我每天都要卖报纸的,你不可能天天都买我的报纸!”<br>“你叫什么名字?”<br>“大家都叫我小毛头。’<br>“小毛头,我叫聂耳。我确实没有办法每天买走你所有的报纸,但是我会想办法帮你,一定有办法!” “田老大,军人可以用枪炮保卫国家。我们呢?我们怎样才能救国救民,帮助到劳苦大众?”<br>“我们也有武器,我们的武器是笔、是文字、是音符,这些都是可以打动人心,给人力量的武器啊!我们可以创作话剧、电影,还可以写歌!”<br>“对,写歌,写可以激励人心、朗朗上口的歌!” “卖报!卖报!卖报!卖报!”<br>“小毛头,我想到办法帮你啦!” 就这样,聂耳跟许多普通的工人、农民都成为了朋友,为他们创作了很多属于无产阶级自己的音乐。 “嗯哼哼哼……嗯哼哼……’<br>“哒、哒……”<br>“啊!?” “聂耳叔叔,聂耳叔叔……”<br>“小毛头,怎么了?”<br>“聂耳叔叔,田……田汉叔叔被坏人抓走了!”<br>“啊! “田老大,田老大……啊,诶诶诶!<br>聂耳赶回去的时候已经满屋狼藉,他在地上发现了田汉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br>“田老大,你放心,这首曲子我来写!”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2月2日,是由田汉叔叔填词、聂耳叔叔谱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是来自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呼声。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font color="#39b54a"><b>推荐理由</b></font>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战斗。它的曲作者名叫聂耳。他满腔热情,将音乐当作战斗的武器。他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斗志昂扬,“不愿做奴隶”的呼号也随之传递至全国观众。这首歌曲迅速传遍神州,无数国人在它的感召下,为祖国光明的未来不懈奋斗,让我们一起唱起国歌,满怀着爱国之情,一起走进书中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及聂耳的故事吧!<div> 本书借助绘画、诗歌等多样的文艺体裁,生动呈现经典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故事。以聂耳的人生轨迹为引,帮助读者加深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领会歌曲蕴含的深厚情感。书后增设人物小传、年表、注释板块,扩充正文信息的同时,增加音乐、电影、历史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读者获得综合性的审美提升。曲作者的详尽生平也收录书中,在歌曲之外,感受伟大艺术家的奋斗历程。</div> 聂耳出生于云南昆明,从小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虽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刻苦,怀揣出国深造的理想。在音乐创作和革命生涯中,聂耳一直坚持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聆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与码头工人交谈,与小报童交朋友。考入大学后,新文化运动的氛围让他扭转了人生目标,促进社会变革成为他久久不忘的新理想。 <font color="#39b54a"><b>结束语</b></font> <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时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有重大地位,“人无德不立”一个人没有道德便不能立足于社会。对学前儿童来说,品德教育十分重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将事半功倍。疫情未散场,成长不打烊。希望我们每日一篇品德教育故事能够助力于幼儿与家长,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花开“疫”散,“净”待开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投稿:博雅学园幼儿园 朱小芳老师)</p> <h5><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学前教研室</div></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