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六月里……

柏台儿女

歇六月 <p class="ql-block">  半夏时光,疯长的绿植,在夕阳的余晖里耷拉着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累了困了,蒙尘的脸上是无限的倦意……</p><p class="ql-block"> 每当走在夏日的小道上,暑气的燥热,没精打采的牲畜,蔫儿巴老的庄禾,衣衫不整的人们……我就会想到家乡,美丽的江汉平原一个清新而美丽的习俗——歇六月。这个习俗已封尘在久远的岁月里,那些鲜活的人,在果树下,柳荫里,河岸边,竹林中……悠闲地话桑麻,黄鸟在灌木丛中喈喈,小男儿摘桃,女孩儿打枣,河里清水洗濯新鲜的果,屋前屋后飘着果的香……</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情景每家都有两三天的,不论忙与闲,也不论富与贫,有出嫁的女儿再忙也要回娘家歇六月,有三亲六戚的也要互请歇六月,这让人在忙碌而炎热的六月有了期盼,有了活力。接客需要家里派主要人提前三天去请,得信后,大人小孩都会兴奋一夜,第二天穿上整洁的衣裳,把脸洗得干干净净,手牵着手兴高采烈地走十里二十里路去“走人家”,那田间小道上的欢笑,那一把把清香的野花,那禾篱里掏出的鸟蛋……大人们忙着说话,忙着择菜,忙着让孩子们打枣摘果,自家的别家的都可摘的,歇六月,谁家有客,家家高兴,友好淳朴的笑至今还在心中,还能热眼窝。</p><p class="ql-block"> 昨夜我想到了家里的那颗桃树,那可是蜜一样甜的向阳白呀!父亲没姐妹,祖父祖母没女儿,半夏时光,祖母的娘家人,母亲的娘家人都会来的,还有父亲的同学,但按辈份我们却叫大哥的海军军官和大嫂也会从辽宁葫芦岛回来歇六月,我们家六月会有三天客,招待客人的主要食物:一篾筛热气腾腾的嫩玉米,一盆边打边洗的桃,大人一把刀悠闲地削皮,递给打桃捡桃的孩子及客人,豆角,茄子,黄瓜等时令蔬菜,还有父亲去摸的虾打的鱼,杀的鸡炖的汤,包馅的煮包子……热腾腾,喜洋洋,香喷喷。到处是逗闹的孩子,友好和谐的亲朋好友。歇六月,路上行走着满心欢悦的人们,屋里洋溢着亲切友好的欢笑,桌上升腾着浓香迷人的和谐亲情……</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和祖母去走老家家,最爱走一个多小时的泥巴路,穿着母亲做的方口鞋,和姊妹们跳跃在田野的埂道上,祖母一声声含笑的吆喝声,年龄相仿的表叔表姨们则在田埂道上边玩边迎着我们,舅爹爹舅婆婆那慈爱的脸至今还刻印在心上,让我们的童年充满绿阴与花香,亲善与温暖。至今在想,我的婆婆虽是后婆婆,但这没血缘的亲情却刻入骨髓延续至今天……</p><p class="ql-block"> 歇六月,就这么个俗成的习惯,让我们“逃离”了农村却忘不了叫它“老家”,让我们在灯红酒绿里却总想起那碧野白川,让我们在西装革履的光艳里却时常泪流满面想那土屋中照亮四壁的慈爱和善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歇六月,让一个炎热的夏,人们用心期盼,用脚走动,将自然的风露融入一起,植入血脉,让人们从小编织一张亲情的网,记住亲人们的名字,酝酿一份温暖的馥郁的醇香让人们不知不觉地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才知道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风细雨的滋润,前传后教的重要。不知不觉中华夏有了根基,有了文化,字典里有了“博大精深”这个词。</p><p class="ql-block"> 歇六月——像一道旷亮无比的光,依然似月也似太阳,在岁月的风尘里闪烁;像一条绿波荡漾的河,在心灵的深处流淌;像一张沾满莹露的网,濡湿了记忆的屏……</p><p class="ql-block"> 半夏时光,总会想起已经走远的人,曾经留下的情,在这闲暇时光,是那些童年的记忆富饶了心田!我多么庆幸,我拥有最美丽的昨天,因了昨天,我永不孤单;因了昨天,我的记忆里总是开满明艳的花朵;因了昨天,我的电话里,微信中,空间里总有熟悉的声音和温暖的身影,我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岁月因亲情变薄了,那一代人走了,他们的孩子依然走在我的六月里,只是不是在那有着晨光夕阳的土路上……</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于凌晨一点</p><p class="ql-block"> 2022.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