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闲聊——敦刻尔克“虽败犹荣” 】</p><p class="ql-block"> 整编 王平安</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早期著名战役之一。1940年5月25日,伴随着比利时投降,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迅速崩溃。联军在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p><p class="ql-block"> 陷入了德军重兵包围的英、法联军最后能否逃离被全歼命运的希望之地,就是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敦刻尔克。</p><p class="ql-block"> 而此刻,德军的精锐装甲部队凶神恶煞紧追其后。</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1940年5月29日,约40个师超过30万的英、法、比、荷联军已被德军机械化部队死死围困在法、比边境的敦克尔克海滩。</p><p class="ql-block"> 插一句话,2017年曾上映过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发行、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大片。有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搜看。</p><p class="ql-block"> (电影《敦刻尔克》海报)</p> <p class="ql-block"> (被德军围困在海滩上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排队等待撤离的英军士兵)</p> <p class="ql-block"> 此时形势比原来制定计划时更加险恶。原英军统帅部准备使用法国三个港口撤退,可只有敦刻尔克可以用。因为布伦和加莱分别于23日和27日被德军占领。</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30多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港口及附近40公里的海岸线。</p><p class="ql-block"> 更要命的是,该港口遭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码头被炸成废墟。甚至敦刻尔克大半个市区也在空袭中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唯一还可以供舰船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而且还是由木桩、木板临时搭起来的,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p><p class="ql-block"> 英军将卡车一辆接一辆沉在海滩,作为延伸入海的临时栈桥。</p><p class="ql-block"> 英国政府和皇家海军紧急调动一切力量,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p><p class="ql-block"> 他们组织了成百上千艘船只,除军用船舰外,大部分为征用的简陋民船。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汽艇乃至近海小渔船和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p><p class="ql-block"> 知道吗?英国政府原来的计划是力争撤离走三万官兵</p><p class="ql-block"> 所有逃到敦刻尔克的联军官兵,必须要冒着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排队等候分批次乘坐在风浪中剧烈起伏的船只,全速通过海浪滔天、弹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峡,撤至英国本土。</p><p class="ql-block"> 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先回国汇报,他将指挥权移交给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将军刚在敦刻尔克郊外焚毁了自己的座车,他是骑着自行车赶来接受指挥权的。</p><p class="ql-block"> 荒谬的是,这些联军官兵肉眼就能看到26英里之遥的英国陆地。</p><p class="ql-block"> 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不少空船和载满联军官兵的船只倾覆。</p><p class="ql-block"> 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用为撤退运输船,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英国政府封锁了信息。</p><p class="ql-block"> 德国装甲集团的先头部队已经与断后的法军接触,在背后穷追猛打意欲围歼,情况已经非常非常危急。</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p><p class="ql-block"> (敦刻尔克大撤退。图片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在撤退中,让人诟病的是英军方面只顾自己狼狈跑路,不让法军士兵上船去英国,甚至有些英军军官开枪恐吓。</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法国军人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国家,此刻又不能及时撤离,每个人都悲衰情绪低落。</p><p class="ql-block"> 负责断尾求生的后卫部队是法国第一集团军。集团军司令官布尔夏尔奉命率领部下5个师残部,依托“里尔城”舍命抵抗,以保障英军大部队有序撤离敦刻尔克海滩。</p><p class="ql-block"> 完全出乎强悍德军的意料,溃败的法军并不是他们想像中那么“不堪一击”。</p><p class="ql-block"> 公正的评价,要是没有这些法军的舍命抵抗,英国军队主力早就在二战之初就完犊子了。那么整个的二战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p><p class="ql-block"> 再说里尔城中,精疲力竭的法军强行稳住阵脚,收集联军溃退中丢弃的军火,迅速依次设置了三重防线。</p><p class="ql-block"> 好在这些法军并不缺乏火炮和弹药,他们用猛然的炮火将整个里尔小城变成焦土,利用废墟和弹坑令德军的坦克、装甲车等机械化装备寸步难行。</p><p class="ql-block"> 法国士兵们破釜沉舟,与德军展开激烈殊死的巷战,每一次进退都伴随着双方年轻士兵迸溅的鲜血。</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斗从始至终,德军也没能跨过法国第一集团军设置的这座“人肉大山”。</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经过血腥残酷的战斗,法国残兵拖住了德国多于自己三倍以上的精锐部队。甚至德军著名的第253步兵师师长也在一次反扑中被法军捉俘。</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极为残酷的较量中,溃败途中的法国军队在士气和勇气上的表现,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 在德军空中、地面围追堵截下,由多种船只组成的“杂牌海军”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成功撤出近35万联军官兵,为之后的反攻欧洲保留了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6月4日九时四十分,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十四时二十三分,英国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p><p class="ql-block"> 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荷兰有几千人。</p><p class="ql-block"> 历史学家和军事家都称呼这次大撤退是“敦刻尔克奇迹”!</p><p class="ql-block"> (历经风浪弾雨撤回英国的官兵)</p> <p class="ql-block"> 掩护敦刻尔刻大撤退结束后,法军布尔夏尔司令官及其第一军团和部分英军残余约4万人,在弹尽粮绝和任务已经完成后被德军俘虏。</p><p class="ql-block"> 被俘的法国军人没有遭到纳粹德国军队的任何为难,反而给予了特殊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德军极罕见的经批准允许法军战俘携带轻武器撤到安全地带。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 很难想象,令人惊叹的一幕是,法国军官、士兵昂着头颅,排列长队走过里尔街头。德军官兵则在两旁列队,向法国战俘敬礼。</p><p class="ql-block"> (被俘的法国第一集团军战士,两侧持枪敬军礼的是德国士兵)</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法国第一集团军数天的以死相搏,拯救了英法联军主力,成为全世界军人敬仰的楷模。尽管最终他们被俘,但仍然受到了各界的衷心尊重。</p><p class="ql-block">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数次安排专门仪式,为从战俘营中活下来的每一名法军第一兵团的官兵授予“英雄勋章”。</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百度。本人不懂勋章,请高人指点,如引用有误,立即更正)</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政府在敦刻尔克海滩建起了一座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人对于那些在敦刻尔克海滩献出自己宝贵生命将士们的敬意,同时也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牺牲的将士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