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笔记〗反文化(3)

🍁何红枫🍁

<h1><font color="#ed2308"> (红枫:一直对当代的反文化思潮和现象耿耿于怀,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反文化的文章,做了这个《阅读笔记》。)</font></h1> <h1> 莫以文化的名义反文化<br> 河南新郑的“祖龙事件”近日终于在各方的讨伐声中偃旗息鼓,然而类似“祖龙事件”在各地却频频出现以至见怪不怪。拆真建假、毁珍树伪的背后,是强大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亵渎。君不见,当一个个人造景观拔地而起的时候,当一个个打着文化遗产旗号的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出的时候,文化只不过被当成了掘金的遮羞布,在这里,真正的文化早已缺失。<br> 读过几天书的人应该都知道画蛇添足的故事,可如今,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小到城市雕塑、牌楼街灯,大到翻造古镇、打造文化品牌,无不如是。在这里,只要能拉动区域经济,只要能沾上商业包装,文化算得了什么,老祖宗一代一代积淀下来的灿烂文明,不能变成赢利点又算什么东西。于是,一个奇怪的理论成为通行的惯例:用文化继承掩盖商业利益,用商业利益剥夺文化生存。说穿了,就是以文化的名义反文化。<br>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文化,在“祖龙事件”中已经被肢解、扭曲殆尽,成为一个被铜臭绑架的发财机器。而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创业发祥肇造伟大华夏文明的始祖山,因着这条祖龙,自然景观和生态遭到破坏,历史文化群落因此蒙羞。当龙图腾和华夏文明被旅游产业化、商业品牌化之后,即便短期内可能成为地方的一个圈钱赢利点,长远的损失却远不是金钱可以考量的。用5000年文化精髓毁于一旦作为代价,这样的旅游产业,又能有怎样的持续前景?<br> 祖龙停建了,但祖龙事件还在发酵、延续。除了从现行体制、法律规章上予以彻底的检查之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文化上给以深刻反思。对那些给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的部门、公司、个人,除了党纪国法的惩治之外,是否也应当给他们补一补文化课。冯骥才先生说得好:伪文化造成低素质,低素质制造伪文化,若要打破这恶性循环的怪圈,应该从哪一环开始?这个问题,值得深思。<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