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6月24日去辽博,除了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外,还有一个新展值得浏览。那就是“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这也是一个临时特展,错过了时机,就看不到了。</b></h1> <h1><b> 一进入大厅,屏幕上就打出了“仓颉”的画面。仓颉造字,这是有关中国汉字的美丽的传说。</b></h1><h1><b> 这个传说,最早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 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b></h1> <h1><b> 这里还有一个版面,应该是这个展览的主题版面。版面上列出了好多汉字的篆书写法,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b></h1> <h1><b> 这是“前言”:</b></h1><h1><b> 文字是语言的有形记录,也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从结绳记事、符号刻画,到象形表意文字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草木禾丝、飞禽走兽,在人们的脑海中一一转化为简洁明晰的线条,记录下人类生存的痕迹。<br></b><b> 3000多年前,商代的先民以刀为笔在龟甲兽骨上契刻下与神明沟通、占卜吉凶的语言;周代的贵族用青铜礼器铭刻出对周王功德的歌颂、铭记自己家族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实现“书同文”,规范了书写,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西汉时,隶书代替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人们对笔墨的运用也愈发灵活,出现了端庄秀丽的楷书、自由奔放的草书以及连绵飘逸的行书 …… 随着字形成熟,书写文字的载体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石碑、竹简、布帛、纸张到数字时代的无纸化书写,始终不变的是文字的文化凝聚力,使得汉字成为唯一“活着”的古文字绵延至今。</b></h1> <h1><b> 这应该是第一单元:<font color="#167efb">晨曦。</font></b></h1><h1><b> 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让我们通过文字重新认识了已失落3000多年的殷商文明。这些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之上,透露着先民造字的玄妙,又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被深深镌刻在雄伟浑厚的青铜礼器表面、存在于王室贵族社会生活之中的金文,以其雄浑大气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演奏了一段王朝的盛世华章。</b></h1> <h1><b> <font color="#167efb">结绳记事:</font></b></h1><h1><b>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会用绳结进行简单的“记录”:遇到需要记忆的大事就系一个大结,小事系一个小结。我国境内的傈僳族、哈尼族等现在还留有结绳记事的习俗,古印加人会用一种名为“吉氆”的结绳方式记录历史。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绳结很难传递复杂的信息,人们就需要一种能够记录信息、保留信息、传递信息的符号,文字也就应运而生了。</b></h1><h1><b> 下图左为:傈僳族用结绳法记账,右为:古印加人的结绳记事。</b></h1> <h1><b><font color="#167efb"> 造字的远古传说:</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39b54a">昔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font></b></h1><h1><b> 相传大约5000年前,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城,组成了巨大的华夏氏族联盟。黄帝有一个史官,名字叫仓颉。</b><b><br></b><b> 仓颉是一个神奇的人,他有四只眼睛,善于观察世间万物,他抬头看到天上星星排列的形状,低头看到鸟</b><b>兽在地上走过的足迹,受到启发,觉得不同的形状可以区别事物,于是造岀了象形的汉字。更神奇的是,仓颉</b><b>造字的功德感动了天帝,天帝赐予了人间一场谷子雨,而鬼怪却担心文字会把他们的秘密暴露于天下,吓得在</b><b>夜里哭泣。古书《淮南子》中记载的“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的就是这件事。显然,汉字的</b><b>出现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汉字在古代人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仓颉造岀了汉字,成为历代中国人</b><b>崇拜的“字神”。</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h1></h1><h1><b><font color="#167efb"> 最早的汉字:</font></b></h1><h1><b> 在商代晚期的殷墟遗址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商代的国君笃信占卜,祀神祭祖、出入征伐、田猎农作、婚姻嫁娶 … … 事无巨细都会占卜吉凶,可谓“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占卜所用到材料多为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背面凿出一些小坑,占卜时用燃烧的木条去烧灼这些小坑,使甲骨表面因热而裂缝。这种裂缝叫做兆。负责管理占卜事务的人员就会把占卜的事由、卜兆的吉凶以及是否应验的情况刻记到卜甲和卜骨上,这些刻记的内容被称作卜辞,用来记录的文字就是甲骨文。</b></h1><h1><b><font color="#167efb"> 简单几步搞定甲骨占卜:<br></font></b><b><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39b54a">壹:钻孔:</font><font color="#333333">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贰:凿槽:</font><font color="#333333">在小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br></font></b><b><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39b54a">叁:灼兆:</font><font color="#333333">用燃炽的树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在相应部位出现裂纹。<br></font></b><b><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39b54a">肆:刻兆:</font><font color="#333333">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的附近。</font></b></h1><p><b> </b></p> <h1><b><font color="#167efb"> 中药里的“龙骨”之谜:</font></b></h1><h1><b> 在甲骨文被人们辨认出来之前,河南省安阳小屯村附近的村民经常会挖到这种带着符号的甲骨片,他们把这些骨片当做名为“龙骨”的中药,卖给药店换取一点生活费用,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就被当做中药吃掉了 … … 直到1899年,一个名叫王懿荣的古文字研究者在药店发现了“龙骨”上的字,他开始搜集带字的“龙骨”,经过对骨片上文字的研究,辨认出上面的文字就是古老的商代文字,甲骨文才真正地重见天日。目前发掘出土的甲骨约有15万片,共发现了4500多个不重复的文字符号,已经破译的单字有1500多个。</b></h1> <h1><b> 这就是“龙骨”!(伐𠚌方牛骨刻辞)</b></h1><h1><b> 牛胛骨卜辞大版 商</b></h1><h1><b> 卜辞(节选):“丁巳卜,亘貞:正(征)?貞,王占曰:正(征)。”</b></h1> <h1><b> <font color="#167efb">罗王之学:</font></b></h1><h1><b> 在殷墟被科学发掘之前,对研究甲骨文字贡献最大的两个人是罗振玉和王国维。罗王二人的研究成果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罗振玉第一个读通了上千条占卜文字,识别出数十位商代王与王后的名字,使甲骨文从拓片集合变成句子。而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他认为史书上的记载需要与出土材料相印证。根据这一方法,王国维纠正了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错误。他们对甲骨文字的研究为后来的甲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罗王之学”。</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殷墟:</font></b><div><h1><b> 殷墟位于今天河南省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b><b style="color: inherit;">北蒙”,又称“殷墟”““殷邑”。甲骨卜辞中又称其为“大邑商”“</b><b style="color: inherit;">商邑”,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殷墟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自</b><b style="color: inherit;">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的255年间,这里</b><b style="color: inherit;">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b></h1></div></h1> <h1><b> 牛骨刻辞 商 / 甲骨刻辞片 商。</b></h1> <h1><b><font color="#167efb"> 铁云藏龟:</font></b></h1><h1><b> 《铁云藏龟》是关于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鄂从他所收藏的五千余片甲骨中精选1000多片,辑成六册。<br></b><b> 书中记述了发现龟甲兽骨文字和王懿荣收集甲骨的过程,并首次提出甲骨文是殷人的“刀笔文字”。刘鄂也尝试着认字,在他所认出的44个字中,有34个正确,其中19个是干支,2个是数字。</b></h1> <h1><b> <font color="#167efb">认一认,辨一辨:</font><font color="#333333">左下侧给出了比较常见的甲骨文。</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文字猜猜看!<br></font></b><b> 下面两幅甲骨图片分别是一块甲骨的正面和背面,<br></b><b>你能认出红色方框中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b></h1> <h1><b> 为了能够看清楚图中给出的四个甲骨文字,特提出来独立做了一个图片。你能辨识这四个甲骨文都是什么字吗?</b></h1><h1><b> 做个小提示:上两个都与气象有关,而下两个则与出行相干。你猜得出几个?后面将会有答案。</b></h1> <h1><b><font color="#167efb"> 吉金载文:</font></b></h1><h1><b> 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巅峰。古时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有人将金文称为“钟鼎文”。铸刻在商代铜器的铭文大多很简单,一般是做器者的名字(族名)和纪念的先人称号(父乙、祖已等)。</b></h1><h1><b> 由于周朝人重视礼乐制度,因</b><b>此,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不断</b><b>变得丰富起来。到了西周晚期,长篇</b><b>铭文开始出现。在钟鼓齐鸣的美妙乐</b><b>声中,礼乐制度大大增强了王室、贵</b><b>族之间的凝聚力,受其影响,分封、</b><b>赏赐、战争、契约等逐渐成为青铜器</b><b>铭文的主要内容。</b><b><br></b><b> 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的金文,经</b><b>历商朝、西周、春秋,直到战国时期</b><b>仍然还有十分重要的金文文献。在地</b><b>域上,东到齐鲁,南到楚越,西到青</b><b>海,北到燕赵,都有金文器物的使</b><b>用。金文字体风格多样,不仅被铸刻</b><b>在礼器上,而且还被刻在兵器、符</b><b>节、玺印、货币等各种器具上。周朝</b><b>以后,金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b><b>艺术门类。(左下角为图片:商“伯父”鼎 辽宁省博物馆藏)</b></h1> <h1><b> 这是一组青铜器具。</b></h1> <h1><b> 【戉兀】<font color="#9b9b9b">(上戉下兀,这个字打不出)</font> </b><b style="color: inherit;">爵。商。</b></h1><h1></h1><h1><b> 铭文:“【戉兀】”。</b></h1> <h1><b> 舌觚。 商。</b><div><h1><b> 铭文:“舌”。</b></h1><div><br></div></div></h1> <h1><b> 予鬼爵。商。</b></h1><h1><b> 铭文:“予鬼”。</b></h1> <h1><b> 这里还是一组青铜器具。</b></h1> <h1><b> 鱼父乙爵 商。</b></h1><h1><b> 铭文:“鱼父乙”。</b></h1> <h1><b> 弔龟觚 商。</b></h1><h1><b> 铭文:“弔龟”。</b></h1> <h1><b> 亚父辛爵 商。</b></h1><h1><b> 铭文:“亚父辛”。</b></h1> <h1><b> 这又是一组青铜器具。</b></h1> <h1><b> 鱼觚 商。</b></h1><h1><b> 铭文:“鱼”。</b></h1> <h1><b> 妇田觚 商。</b></h1><h1><b> 铭文:“妇田”。</b></h1> <h1><b> 虎爵 商。</b></h1><h1><b> 铭文:“虎”。</b></h1> <h1><b> 这个图片是“古人铸鼎图”。图中给出了古人铸鼎的几个片段。</b></h1> <h1><b> 这个橱窗展示了几个字的古今对照。</b></h1> <h1><b><font color="#167efb"> 礼乐制度:</font></b></h1><h1><b> 商周时期实行的礼乐制度对不同的社会身份立下了不同的规矩,不同等级的贵族必须严格遵守衣食住行、婚葬、人际交往、权利义务等各个方面的尊卑次序。礼乐制度要通过一定的仪式程序来实现,而举行各种仪式就需要规定一套固定的器皿。这种器皿就叫作“礼器”。商周人用青铜来铸造礼器。</b></h1> <h1><b> 【區豸支】<font color="#9b9b9b">(这个字也打不出,只好分解给出,以后用【】给出的大体如此)</font>卣 西周。</b></h1><h1><b> 铭文:“【區豸支】乍(作)宝【阝尊】彝”。</b></h1> <h1><b> 父丁爵 西周。</b></h1><h1><b> 铭文:“□□戈父丁”。</b></h1> <h1><b> 祖庚爵 西周。</b></h1><h1><b> 铭文:“且(祖)庚”。</b></h1> <h1><b> 这个橱窗展示了两组礼乐器具。</b></h1> <h1><b> 自作其走钟 春秋。</b></h1><h1><b> 铭文:“自乍(作)其走(奏)钟”。</b></h1> <h1><b> 王字斧 战国。</b></h1><h1><b> 铭文:“王”。<br></b><b> 安国侯铜虎符 战国。<br></b><b> 铭文:“与安国侯为虎符第三”。此符为战国时被封于安国的诸侯所使用的兵符。</b></h1> <h1><b> 这又是一个橱窗,展示的也应该是礼乐器具。</b></h1> <h1><b> 伯椃虘簋 西周。</b></h1><h1><b> 铭文:“白(伯)椃虘肇乍(作)皇考刺公【阝尊】(尊)毁(簋),用享用孝,万年眉寿,㽙在立(位),子子孙孙永宝”。</b></h1> <h1><b> 其盖。</b></h1> <h1><b> 这也是一个相应的橱窗。</b></h1> <h1><b> 姜妇簋 西周。</b></h1><h1><b> 铭文:“姜妇乍(作)(尊)彝”。</b></h1> <h1><b> 博貉尊 西周。</b></h1><h1><b> 铭文:“白(伯)貉乍(作)宝(尊)彝”。</b></h1> <h1><b> <font color="#167efb">甲骨文和金文的关系:</font></b><b><br></b><b> 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商代的文字,但是由于书写载体不同,字体</b><b>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从商代后期的一些留在甲骨、玉、石、陶</b><b>等物品上的少量毛笔字可以推断,毛笔应是当时主要的书写工具。</b><b>金文基本上保留着毛笔字的样子,笔画圆润流畅。甲骨文则不同,</b><b>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字,非常费时费力,刻字的人为了提高效率,不</b><b>得不改变毛笔字的笔法。通过两者对比可以发现,甲骨文在刻划时</b><b>会将笔画中的圆形改为方形,将填实改为勾廓,将粗笔改为细笔,</b><b>有时还会对字形进行简化。可以把甲骨文看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俗</b><b>体字,而金文大体上可以看做当时的正体字。(下列图片为金文与甲骨文的对照。(下图分别给出了日、丁、子、父的金文与甲骨文的对照。)</b></h1> <h1><b> <font color="#167efb">青铜器上的常见字:</font><font color="#333333">鼎、宝、丁、子、祖、乙、父、作。</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有“铭”的青铜器:</font></b></h1><div><h1><b> <font color="#39b54a">毛公鼎</font>: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上面刻铸了497个字。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b></h1><br><h1><b> <font color="#39b54a">大盂鼎</font>:有铭文291个字,记载了西周</b><b>时期名为“盂”的贵族得到了周王的丰厚赏赐,</b><b>周王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要像商王那样整天喝</b><b>酒玩乐,要一心为国家出力。</b></h1><h1><b><br></b><b> <font color="#39b54a">史墙盘</font>: 有铭文284字,颂扬了历代周</b><b>王的功德,讲述了史墙盘制作者自己家族的历</b><b>史,可以从中了解西周的历史情况和周王朝对商</b><b>代遗民多采取的政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h1></div><div><b><br></b></div><h1><b> <font color="#39b54a">利簋</font>: 铭文揭开了周武王打败商纣</b><b>王、灭亡商朝牧野之战的时间之谜,从而证实</b><b>了《史记》中“甲子日,纣兵败”的记载。(右下所配图片为:西周 利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其左铭文不知所出。)</b></h1> <h1><b> 番匜 春秋</b></h1><h1><b> 铭文:“唯番君肇用士(吉)金,乍(作)自宝匜,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怎么样?前面的猜字活动,你知道答案了吗?对了!那两个与气象有关的字是云和虹,而与出行有关的则是车和马!你答对了吗?</font></b></h1> <h1><b> <font color="#167efb">这部分内容叫“风采”!</font></b></h1><h1><b> 任何一种字体都是经过长期的演变才</b><b>最终形成的,汉字亦不例外。西周后期,</b><b>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b><b>形,汉字作为方块字的基础由此奠定。自</b><b>秦始皇统一六国制定标准字体,中国文字</b><b>史上的大变革拉开了序幕。篆书、隶书、</b><b>楷书、草书、行书陆续登场,在文字长河</b><b>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它们的存在见</b><b>证了汉字由图画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b><b>征,由复杂变为简单的过程。</b></h1> <h1><b> 这里有一个试验区。小朋友(当然,大朋友也可以!)可以在门框内留下自己的印迹!</b></h1> <h1><b> 看!</b></h1> <h1><b> 其实,人家是有要求的!快来试一试,你能“凹”出墙上文字的造型吗?下面给出了几个古文字。</b></h1> <h1><b> 下面开始给出各种文字的“风采”!</b></h1><h1><b> 这是<font color="#167efb">篆书</font>!</b></h1><h1><b>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篆书字形修长,体划严格,行笔圆转,富有装饰性。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以前的文</b><b>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b><b style="color: inherit;">文、六国文字,它保留了古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狭义的大篆专指周宣王时</b><b style="color: inherit;">的太史籀所造,或由其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其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b></h1><h1><b> 小篆是以大篆为基础,按照删繁就简的原则整理简化而来的。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字形更加整齐,笔直圆润流</b><b>畅,上密下疏,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被称为“秦篆”“玉筋篆”。小篆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b><b>风格端庄、凝重,适合用于一些隆重的场合,比如记功刻石、秦量诏版、兵虎符等。</b></h1> <h1><b> 这是长乐未央瓦当 汉。</b></h1> <h1><b> 安平乐未央瓦当 汉。</b></h1> <h1><b> 亿年无疆瓦当 汉。</b></h1> <h1><b> 全国通用字体——<font color="#167efb">小篆</font></b></h1><h1><b> 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周平王继位后,为躲避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邑,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周王室逐渐势微,中国的历史走到了一个诸侯争霸的新时期——春秋战国。在这种局势下,列国纷争的局面愈演愈烈,各国的文字也呈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同一个字,东部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和西部的秦国都有各自的写法,一些字的读音也不相同。<br></b><b>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打败东方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秦始皇”,为了把政令发布到全国,让各地的人们都能看懂,秦始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在全国实行“书同文”。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李斯以秦国使用的文字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其他各国文字的长处,制定岀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br></b></h1><h1><b> (右列当时的“马”字在七国的不同写法。)</b></h1> <h1><b> 会稽刻石拓本册页 明。</b></h1> <h1><b> <font color="#167efb"> </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一斤=“天下公平”?</font></b></h1><h1></h1><h1> <b>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做了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统一度量衡。而这“度”“量”“衡”分别对应的就是现在所说的长度、容量和重量。其中,重量方面统一定为了“一斤为十六两”,这一制度一用就是2000年。那为什么秦始皇要定一斤为十六两呢?<br> 原来,当时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长度、容量的标准,但在重量这部分一时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好。于是他向秦始皇请示,而秦始皇的批示则只有用小篆写的四个字:“天下公平”。李斯看到批示还是摸不着头脑,这算什么标准呢?左思右想的李斯为了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就决定依着秦始皇批示的“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就这样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b></h1><h1><b> (右上分别为:秦半两、秦铜量和秦铜杈权。右下则给出“权”的作用相当于现在天平的砝码或秤杆上的秤砣。《汉书・</b><b style="color: inherit;">律历志》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1石为4钧,1钧为30斤,1斤为16两,1两为24铢。据测,秦代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b></h1> <h1><b> 秦二十六年 诏文铜权 秦。</b></h1> <h1><b> 秦始皇诏书八斤铜权 秦。</b></h1><h1><b> 权身凸铸阳文“八斤”二字,刻秦始</b><b style="color: inherit;">皇二十六年诏书14行,文曰:“廿六年,皇</b><b style="color: inherit;">帝尽并兼天下诸侯,诸侯黔首大安,立号</b><b style="color: inherit;">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b><b style="color: inherit;">歉(嫌)疑者,皆明壹之。”</b></h1> <h1><b> 秦权铜诏版 秦。</b></h1> <h1><b> <font color="#167efb">古人的“锁屏密码”</font></b></h1><h1><b> 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是我们常用的通讯设备,为了保障信息的私密性,我们通<br></b><b>常会采取“锁屏”的方式防止他人偷看。那么,我国古代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呢?答案之一就是封泥。<br></b><b> 封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简牍文书时期,当时人们通常把简牍文书或其他物品用绳子捆扎起来,附上检木,并糊上泥团,再在泥团上盖印章,放在火上烤至泥团干硬,为避免运输过程中封泥不必要的损坏,古人又发明了封泥匣,用以封护邮路遥远或重要的公文物品。待送到目的地,接受者验查封泥完好,确认未被私拆偷阅,才敲掉封泥、割断绳索后取出原物。<br></b><b> 封泥就此成为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保密手段,与公私文件都息息相关,使用数量庞大。正因如此,才有不少封泥经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能留存到今天。</b></h1> <h1><b> “无〇大尉章”封泥 新莽;“〇乐丞印”封泥 汉;“齐〇海长”封泥 汉。</b></h1> <h1><b> 封泥 汉。</b></h1> <h1><b> <font color="#167efb">隶书</font></b></h1><h1><b> 隶书又称“隶字”“古书”,是在小篆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一种字体。它是对小篆的笔画和形体的一次大简化,把小篆圆转的笔画变成平直方正,其笔画化和符号化的形体结构,使小篆中留存的最后一点象形线条也消失了,汉字从此成为由笔画组成的表意符号,便于书写。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道:<br></b><b>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书者,篆之捷也。”<br></b><b> 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分“秦隶”和“汉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b></h1> <h1><b> 元始三年勺 西汉。</b></h1><h1><b> 柄正面刻铭文:“元始三年 六月造”,文字小而笔道较粗,稚拙而隶书风味尽现。元始为西汉平帝刘衎年号,三年即公元3年。</b></h1> <h1><b> 建安弩机 东汉。</b></h1><h1><b> 铭文:“建安廿二年四月十三日所造,第五百八十,师稽福射工常”,字体隶意浓而有致。</b></h1> <h1><b> <font color="#167efb">徒隶们的贡献</font></b></h1><h1><b> 民间传说隶书的发明人是程邈,他是秦朝负责文书抄写的小官,因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监狱,开始了阴森幽苦的铁窗生涯。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觉得白白浪费时光实在可惜,又想到篆字书写不方便,就做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创立了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这种字体很快流行开来,因为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使用,而当时的小官也被称为“隶”,所以这种新字体就被叫作“隶书”。<br></b><b> 正如仓颉造字一样,程邈创造隶书也只是个传说。程邈可能是对当时已经存在的书体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收集和系统地整理加工,因为其实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隶书了。<br></b><b> 考古学家们曾经发掘出一批秦简,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等。从这些秦简上可以看出,有些字形已经体现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变。<br></b><b> (右列图片即为“云梦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b></h1> <h1><b> <font color="#167efb">古代公务员工作日志</font></b></h1><h1><b> <font color="#39b54a">《云梦睡虎地秦简》</font></b></h1><h1><b> 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的墓主人是秦朝一名叫“喜”的基层官员,在他的墓葬里,没有尊贵的青铜器,没有精美的金银玉器,只有一堆堆的竹简,就像是工作刻入灵魂一样,即使是下葬也要作为陪葬品。<br></b><b> 这些竹简被命名为“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代竹简,共1150余枚,墨书秦隶,4万多字,其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涉及20多类法律条文,内容包括规定官员下基层巡查要自带口粮;禁止春季二月到山林伐木……它还创造了很多“之最”,如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最早的环保法、最早的人权法等等。<br></b><b> 两千多年前,在秦始皇即将完成他一统中国大业的时候,“喜”每天晚上就着微弱的灯光,在细细的竹简上认真书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正是因为他平凡而认真的工作,我们才得以对这个千年以前的庞大帝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h1> <h1><b> 天棚上悬挂着好多字条。上面写着各种字体。</b></h1> <h1><b> <font color="#167efb">汉隶风采</font></b></h1><h1><b> 汉代出现了书写更快的扁形隶书,这就是“汉隶”,也称“今隶”,是隶书的主要代表。东汉是隶书的大盛时期,是隶书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立碑之风极盛,民间书手大量涌现,碑碣纷呈,美不胜收,千姿百态,蔚为大观。像庄重秀美的《礼器碑》、优美典雅的《乙瑛碑〉、奔放多姿的《石门颂》、方劲活泼的《西狭颂》等,历来是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的优秀样本。<br></b><b> (右侧给出《礼器碑》、《西狭颂》、《乙瑛碑》、《石门颂》等碑帖。)</b></h1> <h1><b> <font color="#167efb"> </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楷书</font></b></h1><h1><b>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是在隶书基础上产生的,始于东汉末年,成熟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为繁荣期且基本定型,因其工稳端庄,实用性强,通行至今,长盛不衰。《辞海》对“楷书”的得名作如下解释:“形体方正,笔划平直,可作楷模。”可见楷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这种横平竖直的字体也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b></h1> <h1><b>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册页 明。</b></h1> <h1><b> 宋伯鲁临赵孟頫三门记 清。</b></h1> <h1><b> <font color="#167efb">永字八法</font></b><div><h1><b> “永字八法”是古代书法家练习楷书时运笔技法的代称,也是中国书法用笔的基本法则。“永”字涉及汉字中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按各自的书写笔势分别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弩、趯、策、掠、啄、磔。</b></h1><h1><b> 因为“永”字笔法涵盖全面,所以人们在书法入门的时候为了举一反三大多都会从永字入手。而学习“永字八法”的另一个因素,则与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历史地位无可替代,无数后辈在书法学习中秉承着师古的传统去学习王羲之的名作,而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中,“永”字恰巧是第一个字,于是“永字八法”就这样被广为流传下去了。</b></h1></div></h1> <h1><b> 那彦成临多宝塔帖册 清。</b></h1> <h1><b> 左右宿直将军司从人牌子 汉。</b></h1><h1><b> 一面铸有“左右宿直将军司”阴文款,款下有同铭篆书阳文印;另一面圆孔下有“奉谕”阴文两字,右有“日字第三十二号”,左有“得入第一重门”阳文款,下端有“从人牌子”两行四字。</b></h1> <h1><b> <font color="#167efb">钟繇创楷</font></b></h1><h1><b> 钟繇(yáo) (151年一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是世人公认楷书的创造者。他把隶书的波势笔画改为横平竖直,横、撇、捺的收笔处也不再向上挑起,出现了钩笔画,形体也更加方正。后人评价他“隶行入神,八分入妙”,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他的楷书还有从隶书脱胎而岀的痕迹,小楷字体扁方,笔法古雅清劲,厚重简静,开创了汉字字体由隶书到楷书的新时代。<br></b><b> (下列钟繇画像及相关书法,右侧为钟繇书《宣示表》(刻本))</b></h1> <h1><b> <font color="#167efb"> </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颜真卿的“涂鸦墙”</font></b><div><h1><b> 颜真卿小时候由于父亲早亡,母亲只好将他带到外祖父家居住。他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教颜真卿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br></b><b>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br></b><b>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您瞧,这不是吗? ”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b></h1><h1><b>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b></h1></div></h1> <h1><p><b> <font color="#167efb"> </font></b></p></h1><h1><b><font color="#167efb"> 草书<br></font></b><b>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保留了汉字的梗概,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起来潦草急救。</b></h1><h1><b> 草书主要分为章草和今草。为了与今草相区别,人们把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也可以理解为章草是今草的“前身”。章草保留了隶书的某些特点,在笔法形迹方面,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笔画连绵不多。今草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它去掉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文字之间有连缀,书写起来更加连绵、流畅。<br></b><b> 今草从形体上看,大致有三种不同的风格:第一种是张芝、张旭、怀素的草书,属于大草、狂草一派;第二种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 用笔婉畅劲健;第三种为智永、孙过庭一派,草法比较有规矩,不作连绵体势。</b></h1><h1><b> <font color="#39b54a">今草代表队<br></font></b><b> ▲东汉 张芝《冠军贴》;<br></b><b> ▲东晋 王羲之《万岁通天贴》节选《初月贴》;<br></b><b> 《万岁通天贴》又名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b><b>》卷,唐摹即唐代的摹本,它</b><b>是书圣王義之一门七位书法家作品集合</b><b>成的一巻法帖摹本。<br></b><b> ▲唐 张旭《古诗四帖》。</b></h1><p></p><div><b><br></b></div> <h1><b> <font color="#167efb">行书</font></b></h1><h1><b>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是一种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宋代的《宣和书谱》中提到隶书的权威地位分解之后,通用的楷书过于拘谨,草书过于放纵,而行书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容易被接受。行书具有楷书易于记认的特点,却不像楷书那么端正;具有草书飘逸洒脱的风格,便于书写,却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认,行书比较能够切合实用,容易通行。<br></b><b> 因介于楷、草之间,行书具备比较大的伸缩性,产生出一些变体,写的比牧规矩相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写的放纵一些,比较接近草书的叫做“行草”。同时,行书又借助楷、草的体式来运用笔法,发挥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b></h1><h1><b> <font color="#39b54a">行书排行榜TOP3<br></font></b><b> No1. 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的原本失传已久,现流传于世的多种都是摹本,图中所示为唐代冯承素摹本,较为接近真迹。<br></b><b> No2.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br></b><b> No3. 宋 苏轼《寒食帖》。</b></h1> <h1><b> 这块版面给出了此次展览的主题:<font color="#167efb">汉字 字途</font></b><div><h1><b> 字途:汉字发展到印刷体时代逐渐向更简化、更规范、更表意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了现代通用的印刷标准字体:宋体和黑体。伴随文字体系的成熟,在两种字体之下又创造了一系列的新型字体:仿宋、新宋、舒体、姚体……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文字的要求越来越细腻,现代美术字、艺术字、绣体字……各种字体应运而生,汉字字体的丰富性与特殊性也愈发彰显个性,不同时期的汉字,正如不同时期的人,自有其独特的气质。</b></h1><div><br></div></div></h1> <h1><b> 这里又有好多条幅,上写着各种各类不同的文字。</b></h1> <h1><b> <font color="#167efb">结语:</font></b></h1><h1><b>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华夏文明史。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从原始人用以记事的图画,经过数千年不断演变发展,到最终成为一种兼具音、形、意、韵的独特文字,汉字始终在世界诸多文字中,绽放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彩。</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怎么样?还不错吧?</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这个展览还是在上月末去辽博时看到的,与“精艺传承夺天工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是同一天参观的。距今已整整一个月!其实,早在6月30日,我就已经开始编辑这个美篇了,只是由于这段时间,杂事繁多,就一直拖延至今!前些日子,参观北市汉字书房,才想起还有这个美篇未能完工,于是,才重新执笔,把它完成了下来!真的有些对不起观众!哈!其实,我不发表这个美篇,大家也不会知道它的存在!但!毕竟那不是我的性格!还是需要道歉的!不过总算没有太过时日!但估计这样的展览在辽博恐怕是看不到了!只好欣赏欣赏我的美篇了!</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在这里,我们较为系统地领略了汉字的博大精深,领略了汉字发展的历程。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十分必要的课程!</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