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园本课程建设——龙塘镇中心幼儿园开展《龙塘制窑的故事》送教活动

一缕阳光

<p class="ql-block">  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关键是课程的提升;一所幼儿园的特色,核心是课程的特色;幼儿园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课程的竞争力。吴爱皎副园长为为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园本课程”的重要性,生动的声音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为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雕塑早在900年前的宋朝,龙塘就已出现陶瓷泥塑,有“盆钵之乡”的美称。现见于文字记载的有龙塘镇文彩村的一块禁碑,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上面记有窑民劳作之艰难。现今建造的石木结构的民房,仍然保留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或样式,而建造雕刻师傅都是本地人,代代相传延续不断</p><p class="ql-block"> 龙塘镇68个自然村中,从事雕刻、泥塑等艺术的就有42个。而富道、富礼的木雕,搏抚、永昌的石雕,文彩、永巩的泥塑远近闻名。因为龙塘雕刻艺术的成就,国家文化部曾在1995年授予龙塘“民间雕刻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海南龙塘雕刻艺术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当年龙塘地区制陶业之盛,从如今的文彩村及周边村庄中可以看出一二。少数村民的房屋围墙是用废弃陶缸垒砌起来的,房前屋后到处可见丢弃的陶缸、陶罐残片。为了让龙塘这个制陶业能发扬和传承,结合孩子们喜欢玩泥巴的兴趣特点,在玩陶艺中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且陶艺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我们借助龙塘镇已有陶艺的本土资源特色,我们以孩子培养喜爱家乡的情感和动手操作作为园本课程的基础,开展园本课程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  杨小来园长结合作品图片和实物,生动且富有活力地讲解了龙塘“制陶”发展的过程, 老师们和家长也了解到:完整的一个陶艺作品,需要经过多种工序。同时,陶艺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在场的老师们和家长们深深的感受到龙塘镇陶瓷业发展历程和陶艺的精湛工艺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专注的开始操作体验。小小泥巴趣味无穷,小朋友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着、进步着,每位幼儿都以耐心、专注的态度,沉浸在陶艺学习的韵律之中,幼儿零距离触摸到了真实陶泥,对陶艺活动也有了一定兴趣,从而培养了幼儿对家乡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此次的《园本课程建设之——家园共促园本课程建设》活动,不仅让老师们和家长体验到陶艺的魅力,而且推进了陶艺的制作技能,激发了老师们的潜能和个性,充分调动起老师们的积极性,为我园开展陶艺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知识经验,也更好的促进我园课程园本化的实施。我们也将在今后的活动中师幼共学、用心守护,传承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p>

陶艺

龙塘

课程

园本

龙塘镇

雕刻

文彩

艺术

幼儿园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