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西郊属于老工业区,一直以来与西安其他地区相比,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的建设规划肯定有,但是由于过去大量工业区的存在,加上工厂家属院的区块化半封闭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不能完全融入这些区域,致使城市改造建设滞后。出了西门,几十年的老样子依然存在,道路两边变化不大,甚至有点藏在深闺人不知的感觉,西关正街附近的城中村依然存在,从西稍门到土门,距离不短,但是特殊原因不能开发。土门向西的丰镐西路的路南是几个城中村,拆迁好久了,但似乎一直进展缓慢,路北是几个工厂的家属院,五十年代的苏式老建筑原风原貌,很有历史,给人一种时空微穿越的岁月峥嵘感。</p><p class="ql-block"> 红光路附近过去有十几个国企,现在有的已经搬迁,有的停产,有的已经卖掉搞了房地产开发。改革开放以后,西郊的许多工厂经历了从辉煌到落败,市场经济下的它们改头换面又成了建筑市场的宠儿,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西郊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属于西安人口聚集的密集区域,但是可供居民活动的公园绿地和广场几乎没有,劳动公园很小,院内环境和设施建设已经非常落后,2000年以后在原来老机场位置上建设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丰庆公园,与西郊人口密集区似乎打了个擦边球,因为它更靠近高新区。由于相对空地较少,在城市居民居住集中地区,再未建设可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量老旧工厂的存在,老工业区这顶歇顶的帽子依然堂而皇之的戴着,因为产权属性,开发建设改造方面政府真还有完全不可控的地方。西郊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现代化成熟的高档住宅商业社区几乎没有,楼房建设的户型设计基本上都是刚需型的,房价相对较低,但是西郊又距离市中心较近,工业化程度高,原有的商业、教育、医疗等虽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底子厚、规模大,依旧保持着相对发达和繁荣,妥妥的城市副核心区域,地价可能相对较高,开发成本较大。所以,投资开发商并不十分看好这一区域。现在城中村改造由于受政策和开发成本的影响,相对艰难一点,老旧工业企业的家属院改造也存在诸多问题,城西逐渐沦为开发建设的鸡肋,毕竟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谁都清楚,没有不追求利益的资本,更有想通过改造改善居住条件进而还想多得几套房子的大有人在,这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矛盾集合体。开发商当然小心的计算着自己的成本,再说他们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p><p class="ql-block"> 城西的规划建设确实也不尽如人意,总体感觉似乎没有精细的规划设计,开发商拿到的地皮随行就市搞开发,过去的红光路那边的十多个工厂的地皮现在已经全部搞成了房地产开发;工厂的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是自我进行,容积率很高,城中村改造也是以最大的商业利益为目的,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开发建设随意而为十分普遍,已经在建或者建成了大量的堆积式的高层,居住环境从外观看洋火的很,漂亮了许多,但是这种塔式建筑的舒适指数实在太低,土门附近的城中村改造部分老旧社区的改造都呈现了这样的模式,百姓的居住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好在西郊开发这么慢,这些也只是开发改造很小一部分,西郊大片老旧社区的改造并没有真正展开进行。</p><p class="ql-block"> 西安西郊发展缓慢不一定是坏事,发展慢可以借鉴前期各区域发展的经验,更好的做好规划设计,使人居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业、商业、教育,医疗等)的发展更加和谐共生,体现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子。</p><p class="ql-block"> 目前,西安各开发区在建设发展上的规划建设相对比较成熟,在一些新开发区,社区建设与环境生态融合的相对很好。如何在原有老工业企业土地上搞好土地置换,让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环境与生态相融合,才是发展改造中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大量堆积式高楼大厦其实并不完全适合城市的发展,也不是繁荣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城西老工业区也可以尝试建设像大华工业遗址博物馆那样的开发,不要一味的有地就搞房地产,生态就是GDP,环境也是GDP,幸福更是GDP,把环境建设好了,自然就能更好的招商引资,曲江的发展就是个样板,城市东西南北有不同的产业规划很好,但体现一定的文化元素更重要,毕竟西安是千年古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沧桑、痕迹。西安一直在努力打造古城文化特色,而在老工业区进行适当的改造何尝不是西安发展大局和复兴周秦汉唐人文化建设的需要呢?</p><p class="ql-block"> 西郊建设规划的整体要有一个宏伟的蓝图!精细的布局!突出的光环!开发很重要,环境更重要,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城中村也不要一拆了之,要研究城中村改造的乡居文化,让城中村焕发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生命和活力;老旧小区要在改造中保护有历史和社会价值的老房子,老设施,要着重与小区环境的改善,智能化房屋的改造结合起来,而少一点拆迁,多一点修旧如新,老工业区更不要被破坏殆尽,50年代的工业老建筑、老设施、老设备、老环境其实保护好了就是财富,而现在只有西郊还存在着大量这样的老物件,十分值得珍惜。留下这些前人用过的和建设过的老物件,让大家有点老念想,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发展,进行生态化建设,人文化改造,既可以美化环境,也教育了后代。</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保护好了我们西郊的一部分老元素后,我们就留下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时代烙印,留下了我们前进的足迹。这样的西郊才不会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简单的模拟器,而要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孵化器,西郊的发展正在从工业化区域走向商住区,这种转型和变化是剧烈的,如何做好才会更有后劲,需要管理部门好好的思考。只有适合才更会更有活力,只有特色才会更有前途,才能更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才能有可能再次成为老西安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新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