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五的美篇

罗五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395763</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2 06 24</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心书 宏祥 玲玲 罗五</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纯音乐 古筝演奏《荷塘月色》(晋子涵)致谢!</p><p class="ql-block">编辑 制作:罗五</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2/06/2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卷首语】</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雨后的清晨,天空浅蓝浅蓝的,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像清澈的水。雨过天晴的空气像被过滤似的,清新怡人、沁人心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p><p class="ql-block"> 绿荫掩映中的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呈“品”字状的仿古建筑,馆藏的“曾候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古文物驰名中外、举世闻名。</p><p class="ql-block">🌻🌴🎂💖🎉🍎💐💖🍵🌴🌻</p> 庄严 壮观的省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p> 快乐的我们 国宝藏物 曾侯乙编钟 <p class="ql-block">  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年代为战国早期。</p><p class="ql-block"> 编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重5吨。全套编钟共有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组成。</p><p class="ql-block"> 编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编钟不仅在音律上造诣很好,其青铜工艺也是一绝。</p><p class="ql-block"> 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创下了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音域最广、保存最好、音质最高、做工最细的多项纪录,被排名中国十大镇国瑰宝第十位。</p> 越王勾践剑 <p class="ql-block">  1965年,越王勾践剑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滿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形显得高贵、典雅。</p><p class="ql-block"> 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经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p><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身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p> 郧县人头骨化石 <p class="ql-block">  i989年和1990年,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分别发现和出土了两具震憾世界的距今约100万年的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命名为“郧县人”。</p><p class="ql-block"> 两具头骨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其面部特征与中国和亚洲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致。鉴定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p><p class="ql-block"> “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常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引起世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p>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p class="ql-block">  2006年,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在湖北钟祥郢靖王墓出土。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p><p class="ql-block"> 瓶身的肩部饰有凤穿牡丹图,腹部的四个菱形的开光内描绘了这样四个小故事: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p><p class="ql-block"> 整个器物制作精美,优雅精致带给人们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p>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p class="ql-block">  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p><p class="ql-block">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被誉为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p><p class="ql-block"> 这幅漆画展开全长84、7厘米,宽5、2厘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用色最多的先秦绘画作品。画上以黑漆为底,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p> 曾侯乙尊盘 <p class="ql-block">  曾候乙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p><p class="ql-block"> 尊高30、1厘米,口经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尊的口沿是由无数条蛇所组成的缕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尊的腹部和圈足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p><p class="ql-block"> 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和尊一样的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缕空花纹,尊候乙尊盘是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p> 云梦睡虎地秦简 <p class="ql-block">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p><p class="ql-block"> 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p> 虎座鸟架鼓 <p class="ql-block">  2002年,虎座鸟架鼓在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士。</p><p class="ql-block"> 鸟架鼓高135、9厘米,宽134厘米,由两只昂前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组成。</p><p class="ql-block"> 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两只小兽,后足蹬在凤鸟背脊,前足托住鼓腔。</p> 石家河玉人像 <p class="ql-block">  1955年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玉器,呈现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文化的鲜明特征,包含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 这件玉人像面庞写实,两脚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徵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这伴玉人像展现了高超的琢玉技艺,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p> 崇阳铜鼓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7年出土于湖北崇阳县,是我国至今发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距今约3000多年。</p><p class="ql-block"> 这面铜鼓,造型奇伟,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鼓身类似现代腰鼓形状。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都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云雷纹和乳钉纹纹样。整面鼓质地厚实古朴,文饰繁缛古雅,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和水平。崇阳铜鼓是仅存于世的两面商代饕餮纹铜鼓中的一面,堪称绝世之珍品。</p> 参观博物馆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反映湖北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各类文物,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湖北地区古文化的面貌,一部分器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仿古的建筑、青灰色的瓦片、四方的屋檐,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古朴,那一砖一石似乎述说着悠长而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值中国共产党101岁生日来临之际,祝愿我们伟大的党再铸辉煌,千秋万代永放光芒!祈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祝福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七一”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2022 06 30 武汉</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