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往事追忆 ——怀念记忆中的下榆涧村文

日红

<p class="ql-block">图为上学时教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下榆涧村水土养育了厚道的一方人。那时候国家不限制生育,全村人口基数大,家家孩子颇多,就这样有了一茬茬同龄人。早上学到底好不好,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瓜利蔓、未熟透就摘下来的感觉,头脑、心智、行为总有点跟不上同龄人。但有幸的是我这个69年生的“公鸡”混入了“猴”群中,和他(她)们朝夕相处,一起玩耍、学习、生活、成长,结下了浓浓的兄弟姐妹情,产生了无法割舍、弥足珍贵的同窗友谊。</b></p><p class="ql-block"><b> 依稀记得一年级是在学校最南排靠西教室,后来随着年级升高,教室逐渐向东挪移。三四年级时候,班级教室位于中心位置,门前两个水泥砌的乒乓球案是聚集人最多的地方。课间休息总吸引不少球迷,球案闲余时坐满扔掷四眼杏核骰子比大小的同学,亦或玩补泥窟窿的小朋友,还有在球案上玩羊膈、解花手绢的女孩子。绕球案四处,男女生打元宝、骑木马、推桶箍、打岗、射弹弓、弹玻璃球、玩火头枪、踢毛攻关、耍布角、、、、、、</b></p><p class="ql-block"><b> 家住村北,打小众多玩伴和同学也多在村北头。杨旗和我家相距不足百米,我俩几乎天天黏在一起。夏天放学或者午饭后常一起下河湾捉鱼、拔草、亦或一起掏雀、出入玩耍。</b></p><p class="ql-block"><b> 杨旗家住大门院正房西屋中,堂屋东是他二伯家。三间正屋两旁耳房各一间,西耳房居住的是爷爷。杨旗的爷爷开朗活泼,常坐大门口的街石上,闭目养神。由于惯熟,总爱开我玩笑,和我扳腕子、戏耍。印象最深的是老人有板有眼的数“数儿”,让稚气未脱的我不明白---明明5个指头到他数时怎么就少了一个。后来才发现“两个”和“二个”重复计数被我忽略了。至今,这一手被我沿用吸纳,成了常用来考量儿童观察能力、细心敏锐力的办法。杨旗爷爷博古通今,从他口里,我知道了很多东西。从下榆涧胡姓族人由大坊城村搬迁而来的历史,到杨六郎等杨家将故事,再到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及侠肝义胆的展昭等三侠五义人物故事。</b></p><p class="ql-block"><b> 杨旗的父亲开明厚道、热情得体、头脑灵活,和善待人,平时见了我这个小孩,丝毫没有慢待,像个慈祥长辈,也更像个知心的朋友。杨旗的父亲治家有方,善于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下榆涧村出现了少有的万元户、万(斤)粮户,便是其中之一。杨旗的父亲能反映村情民意,群众基础好,威望高,一度时期一直为公社、县人大代表。</b></p><p class="ql-block"><b> 杨旗不少亲属在呼市工作,在物质生活不富足的年代,有着先天独厚的物质优势。在班里,时常他身上少有的肉香味弥漫在教室上空久久不散,家中呼市焙子、油旋透着的麦香让人流连忘返;很少见到的连环画小人书,总是吸引着一群群小朋友忘情地欣赏;痴迷听说《岳飞传》的小伙伴们,午间放学不顾吃饭便围坐在他家的收音机前。</b></p><p class="ql-block"><b> 继承了爷爷、父亲的优点,为人诚实厚道、豁达仗义热情、有远见胆识成了杨旗的特点。尽管七年级时退班了,但我俩的友情一直延续着。在后来的日子里,杨旗事业蒸蒸日上,和村民一起依靠村里资源优势办起了志海黄花合作社,把黄花品牌做大做强了,据说合作社走出县、市,走向全国,乃至国外市场。后来,杨旗还被选举为省人大代表。</b></p><p class="ql-block"><b> 牛刚家住村最北头。父亲个子不高,阚快实在,印象中当过大队饲养员,也赶过大马车;母亲常病恹恹的,但很开明,见识多有主见。农业生产队时期全家生活条件不太好,姐弟四个自立自强,也都很懂事省心。在大同县二中我俩有幸再次同校学习,尽管没有继续升学,但是靠自身努力,要强的他闯出了一条独自创业发展之路,办企业、投融资、炒股票、搞期货,深有心得,聚财不少。</b></p><p class="ql-block"><b> 杨文忠小名“建忠”,上学时和我曾是同桌。建忠父亲是生产队干部,在农业生产队的年代,建忠应当算是响当当的干部子弟。但他为人低调,不骄不躁,善良实在,一起同桌的日子,总是象大哥哥一样让着我护着我,从来没有红过脸。建忠也人如其名---为人处事建立在忠实厚道基础上,身上的闪光点至今让我受益匪浅。好多次别人和他弟打架,从不袒护,主动管教拉劝自家兄弟。我曾经私下问他为什么这样?建忠说:管好自己(人),再管别人!---就是这一句简朴的话,孕育了无限的思想境界和博大的精神内涵,一直印刻在我心中,深深影响着我,并逐渐成了我以后为人处事的座右铭。</b></p><p class="ql-block"><b> 建忠父亲为人诚实热情,处事公道,吃苦能干。作为二队队长,不仅农活业务熟练,种田、间苗、锄田、割田在行,而且抓生产队黄花、瓜菜副业生产措施得力。建忠父亲领导艺术高超,善于在二队内创造和谐相处气氛,不仅和他搭档的副队长、妇女主任、记工员等成员能愉快合作、舒心工作,二队社员之间也很少闲言碎语。</b></p><p class="ql-block"><b> 小学时候男女生之间不封建,也常在一起玩耍。随着岁月的流逝,留在往事记忆中的女同学只剩几个同桌了。</b></p><p class="ql-block"><b> 李春丽,三年级同桌,也是我前院邻居。春丽为家中长女,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家庭的环境养成了她心善、疼护人的习惯。那时候晚自习经常停电,春丽出于照亮和安全的考虑总提一盏纸糊的油灯。每次停电,春丽总毫不吝啬地把灯挪给同桌的我共同照亮。自私的我则丝毫不懂得感谢,心安理得。</b></p> <p class="ql-block"><b>春丽及弟弟们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刘翠香,四年级同桌,我姥姥和她爷爷是亲叔伯姐弟,算起来我俩是老表亲。翠香姐长相周正,梳两根长长的辫子,常穿一暗红格字上衣。她在班里门门功课都很棒,是拔尖生,作为大姐姐,在学习上她给予我不少帮助,课下我们也很是玩得来谈得来合得来。</b></p><p class="ql-block"><b> 牛秀芳、牛秀丽姐妹俩,是我五年级同桌和前后桌。妹妹牛秀丽乳名“小英”,上学时候不爱说话,不声不响的,沉稳严肃,虎威虎威,给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鉴于此,课下我主动和她玩耍说话少,课上我俩居中划线分座位,互不侵犯。牛秀芳小名“桃子”居我斜后桌,和妹妹截然相反,桃子性格开朗随和,一副大姐姐的面孔。由于年龄小,我和小英常常因为座位越界吵斗。一旦小英发飙,很着怕,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我没明白过来就败下来,桃子则总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劝了小英,又拉开我 。</b></p><p class="ql-block"><b> 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儿时玩伴、同学相聚,谈及头脑中幸存的零星记忆,回想起那种无知、不通情理的争吵打闹都无限眷恋感慨。时光不能倒流,但怀念永无止境。往日岁月中的故事延续着对儿时玩伴的美好记忆,唤醒同学友情的难忘追忆。</b></p>

杨旗

建忠

同桌

小英

我俩

父亲

教室

厚道

生产队

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