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不慌不忙

杨柳青青

<p class="ql-block">  工作闲暇之余,脑海中总会萦绕一个问题: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好的教育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别焦虑,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煲汤,有的人外卖已送达,有的人刚切好菜,当你平静的把该做的事都做好,生活自会把该给你的东西在合适的时候,一样一样的都给你。总结一句就是:好的人生,不慌不忙。这句话,对学生们来说,也同样适用,应该说:好的教育,不慌不忙。</p> <p class="ql-block">  这句感触有何而来呢?缘自于前段时间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一个小插曲。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受约束,这是常见现象,个别班级里也会有少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尤其难以管教,每班总会有那么几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教学生边打节奏边读念歌词是音乐唱歌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刚进行时,有一个学生很特别,其他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音量适中,读的有模有样,唯独这个学生的声音不仅尖锐,还要高出很多分贝。我注意到有部分学生皱着眉头捂住了耳朵,很明显被这样的声音给打扰到了。</p> <p class="ql-block">  换作以往,我可能会点名:“XXX同学的声音可以小一些,或者先不唱,听其他同学唱。”但这一次,我没有立即阻止,而是环视四周,等大家读念完后,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唱歌的时候,是不是声音越大,唱的就越好听呢?”答案几乎异口同声:“不是。”“对了,现在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边打节奏一边读一下歌词吧!”</p><p class="ql-block"> 我自以为学生已经领会了老师的意思,尤其是那个发出特别声音的同学,就信心满满的开始了。没想到,那种特别的声音又充满了教室,又是相同的场景,我要不要大声斥责呢?这样的效果似乎会更加显著,至少可以快速安静下来。但突然想起那一句: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好的教育,是否也可以不慌不忙?</p> <p class="ql-block">  急躁也是教育的一大忌讳,该如何缓解这种局面?我想起给孩子讲过的一个绘本《别生气,好好的说》,大概意思是:小主人公薇丽是一只很容易发脾气的小象,森林里到处都充斥着它训斥其它小动物的声音,逐渐的,森林里的花草树木都停止生长枯萎了,原来森林得了一种怪病—噪音污染病,小象薇丽的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当她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就吃下一颗彩虹糖,记住糖果甜甜的、香香的味道。逐渐的,森林里刺耳的噪音慢慢消失了,花草树木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象薇丽也体会到了和朋友们相处的快乐。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问道:“大家再想一想妈妈的声音是怎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一个个积极踊跃的发言:温柔的,小小的,充满爱意的,动听的,暴躁的,厉害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声音呢?”我继续问道。</p><p class="ql-block"> “对呀,温柔的,动听的,积极的……现在让我们用大家最喜欢的妈妈的声音来读一读歌词吧!”</p><p class="ql-block"> 看着学生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小脸,一声声稚嫩的歌唱,让我很是陶醉,也很享受这种教育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认为这节课就这么和谐的进行下去了,就又错了。出乎意料的,那种独特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几乎要放弃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油然而生,刚刚还沾沾自喜的心情也随之跌落谷底。不经意的一瞥,我发现那个孩子看我的眼神胆怯了,声音也随即弱了一些。我瞬间领会了,她不是故意这样,她明白老师的有意为之,只是暂时还做不到和其他同学们一样。她就像那个小象薇丽,刚开始缺乏正确的引导,一旦找到问题所在,就会迎刃而解。这个孩子可能需要多几次的引导,慢慢就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是的,我着急了,我差一点就要为自己一时的教育没得到及时的回应而懊恼沮丧。但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事?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三分教,七分等的过程,就像一盆花一样,浇的太多,等的太少,孩子们也就厌学了。等待很难,但很值得。</p> <p class="ql-block">  这一节课就此作罢,我不再强求,下一节课仍然要不懈努力。我暗下决心,一节好的课也绝不仅仅只是关注个别学生,要在关注到整体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心态平稳也很重要。事实证明,再去这个班里上课时,这个学生也能很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如此,心里宽慰的同时,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当时我用直接了当甚至缺乏耐心的处理方式,或许就不是这个效果。</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不慌不忙”,以后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能坚守自己的初心,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