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轮换制,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分工的教学原则——以分组实验的组内分工为例

九歌李西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分工轮换制是小组合作学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组内分工的教学原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以分组实验的组内分工为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运</b><b style="font-size:20px;">城理想学校课研中心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畅瑞宁 张潇丹 王 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李西民(策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之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时兴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创新的,也谈不上是什么新理念、新课堂组织形式。我们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分组实验本来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是“小组合作探究”性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级形式,同时还包含了项目性学习的一些因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组实验的教学法现在已不可考其元年了,但往少的说,也有近百年;而班级授课制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只有短短的三五年功夫,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写进学理性的教育学教科书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换个说法,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分组实验教学法衍生和迁移的结果。用一句生动的话来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组实验是小组合作学习之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组内分工,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分组实验的历史悠久,因此关于分组实验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尽管如此,用现代的教育政策和教学任务审视分组实验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还有要改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者说,过去认为是细节、末节而不值得研究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就成为了重要的而必须关注的问题;过去认为没有教育含量和技术含量的,现在却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观念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实验小组内的分工问题。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现在到了重视和研究的时候了,因为它关乎到一个教育本质或教育理念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工轮换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组实验组内分工的基本原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先提出我们的分工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工轮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组实验,一般由3~5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而以4人小组最多。根据实验操作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三种职责:1人(或2人)担任主要动手操作者(“操刀手”“主刀”);1人(或2人)担任助手(助攻者),为操作者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帮助;1人(或2人)担任记录者,主要负责实验数据或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书记员、“文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工轮换”的原则是,组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做或都做过操作者、助手和记录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实验内容简单或实验时间比较充裕,一堂实验课可以做几次,那么组内的成员轮流着都要做一回操作者、助手和记录者。如果实验内容复杂,程序较多,一堂实验课只能做一次,那么这堂课我是操作者,你是助手,他是记录者;下一堂实验课你就该是操作者,他就该是助手,而我就是记录者。以此类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一些不爱动手、袖手旁观的看客学生,老师要干预甚至是“勒令”“强制”他们亲自操作。对于一些有一定危险性或“刺激性”的实验,胆小的同学不敢去做,可以由老师当着他的面,“零距离”地做演示实验,还可以由其他同学先做作为示范,告诉他没有什么危险吓人的;同时老师、组长以及其他同学要给予鼓励和一定的保护。而对于一些喜欢动手或擅长动手而总是抢先或霸占着动手操作的学生,要委婉地告诫他,要给别人以机会。总之,想出各种办法,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亲自操作各种实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工轮换制的教育学意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工轮换制,用戏谑的话可以叫“轮流坐庄”制,它是教学中“机会均等”的一种体现,具有重大的教育学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分工轮换制体现的是“平等”“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它是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细微处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分组实验的分工轮换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践行“平等”“公正”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上,分工轮换制体现的是学科教学的平等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这种平等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分组实验上,分工轮换制就是一个也不能少,一项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层面,分工轮换制体现的是培养每个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具体来说,就是要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获得知识与实验技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固化分工,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相当一些科学学科的教师,对实验的分工问题并没有加以注意。他们把课堂指导的注意力放在了操作的规范性、操作的进程快慢和实验结果的质量上;而对于实验小组内的分工没有给出指导,而是由着小组自己做得的任性决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着小组自己决定的结果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抢先当了操作者,乐于助人的学生成为了传递药品和仪器的配角,字写得好的学生做了记录者,懒于动手和胆小的学生做了看客。时间一长,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就使得组内分工形成默认的固定模式,我们叫它固化分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固化分工的后果是,无论那次实验,永远是一个人动手,别人没有机会动手实验的真实感悟和体验,这样学生的角色也容易固定下来,这个人是“老大”,那个人是“马仔”,还有一个人是“文秘”,另外还可能有一个“看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显然,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教育和教学的理念,也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这是因为不仅形成学生动手能力的“偏科”,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学生性格形成、人格形成和角色认同具有负面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规范操作、得出正确结果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教学的问题,那么分工轮换制是观念层面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显然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实验任务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提醒自己,我们的实验课小组分工不是现实工作的分工,它不遵守人尽其才、优劣得所的用人之道;我们的实验课的小组分工是教育教学事件中的学生分工,它遵守的是平等教育、全面发展的育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轮换分工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从分组实验到小组合作学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组实验是最早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经典性,因此对于它的探讨具有标准性和普遍适应性。这一点如同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成为植物遗传的标准一样。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既然分组实验组内分工的轮换分工是一种育人之道,那么一切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分工也要遵循轮换分工制这个普适的育人的教学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你当他的助手,明天他当你的助手,相互尊重,相互配合,这才是公平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是“自主合作探究”中“合作”的本义。</p>

分工

实验

分组

小组

轮换制

合作

教育

组内

学生

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