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巧】浅淡创作山水画的几点认识:

牡丹仙子

<p class="ql-block">作者:牡丹仙子</p><p class="ql-block">图片:张大千先生另附我创作的5张水墨山水画5张彩墨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概述: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的中国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隋唐时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青绿、金碧、水墨、浅绛、没骨山水等画法。在“水墨”和“青绿”之间,明董其昌把王维和李思训分别作为南宗和北宗的代表,提出“崇南抑北”的思想,认为水墨山水属于南宗,是画家的“顿悟”和才情的表现,青绿山水属于北宗,只能靠“渐识”而得。而在当代,青绿、水墨、浅绛等并行,各展所长,山水画创作经历了各种探索和创新,显示了中华伟大复兴时期的文化共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注意线的运用:中国画最大的特征是以线造型,国画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线就是它的核心,是灵魂。山水画里面的树、桥梁、舟船、房舍、泉水、行云等的绘法中线的运用就特别充分,线的快慢、疾徐、强弱、浓淡、让山水画更有节奏感和凹凸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山水画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水画要生活气息浓厚,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雄浑苍润,气势夺人。追求笔墨的神暢,摄人心魄的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水画的创作中,即要尊重生活,又要善于造景。画中的风景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一丘一壑在自己的作品中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山水画构成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①讲究气韵②讲究开合③讲究形式变化与节奏,象一首诗,象一首音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水画作为国画中的一种题材,大家都想把画画的有山水之韵味,画面清新脱俗,初学者尤为觉得很难。是的,画山水画也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加之对意境的理解,耐心赏析大師山水画,有助于从画面中获得启发。在细细品味观赏中领悟万物奥秘,达到心如明镜的效果,也可在宣纸上画出山水的生意盎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主要谈谈气韵:山水一门专抒写天地间极好的景致,若是毫无气韵,岂不成了槁木断源,一点生趣也没有了吗?所以我们学画,在气韵方面是千万不可忽略的。“气韵”的来历,古人常常归之于天性,所以后世学画山水的对于“气韵”一层很是畏难。如今我们先把南齐谢赫的“气韵必在生知”和宋朝郭若虚的“气韵得自天机,出于灵府”的种种议论放在一边,但就人为的方面加以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唐志契说:“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气有笔气、墨气、色气,运用活泼,自然生动。烟润不过点墨无痕迹、皴法不生涩而已。”他的意思未尝不是,但为初学讲解,非从烟润入手不可。譬如:画同样的两张墨笔山水,一张是画完了就染,一张是画完了再用淡墨水渲(用淡墨水在山石的皴擦处及树皮、树叶等处罩加一层叫做“渲”)它一次,然后再染色。将这两张画悬起来一比,看前一张觉得很干燥,看后一张觉得很浑厚、连贯。这虽是烟润的关系,但是气韵的影响也就由此渐渐发生了。若更就根本上研究“气韵”有三个法子:第一要知道画理。古人的山水无不从写生得来,所以树石、人物的远近距离形成态度,处处都有研究,都有取法。作出画来处处都合乎情理,自然会生动,自然会有气韵。清朝秦祖永说:“有理方可与言气。有气无理,非真气也。”这样看起来,不背乎画理是气韵的根本了。第二要多临古画。古人的画不管是从天分来的或是从功夫来的,既然可以传世,必然有几十年的心得,它的气味总不会坏的。我们临摹久了,它们的气韵自然与我们的笔墨化合。清朝方薰说:“委心古人,学之而无外慕,久必有悟,悟后与生知之气韵,殊途同归。”这又是取得气韵的一个捷径。第三要常游名胜。既然晓得画理,又得了古人的笔墨,就可以实行写生。写生不只写景,大凡四时寒暑、晴雨晦明的真相,必然身历其境,才能领略得确实,心地越开拓,笔墨必然越潇洒。若是仅仅地靠着古人,仍不是成大家的办法,所以明朝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作画,自然丘壑内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画中气和韵有时难以兼备,或有气而无韵;或有韵而气不足。重豪放者近于主气,但豪放并不能囊括气的全部内涵。豪放的流弊往往失之无韵,甚至就气而论,有时也未免流于粗而不重,刚而不强。重婉约者近于主韵,但婉约也不能与韵等量齐观。婉约的流弊以往往失之无气,甚至就韵而论,有时也未免以雕琢而滞,因纤靡而弱。执其一端,反而会两败俱伤,即不是弄得有肉无骨,或有骨无肉,就是肉多骨少,或肉少骨多。宋代北派的画,大多是以气胜,重骨;宋元南派的画,以韵胜,重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知气是动的,外露的,但由于有节奏,故动中乃有静意。气由动到静,重在直而质实;韵是由静到动,妙在曲而空灵。所以,论气,要讲理直气壮和雄深雅健;论韵,要讲往复回环和余音袅袅。注意到曲与直、干与湿、肉与骨、虚和实、粗和细的配合调和,也就是把气与韵逐渐地融洽为一体。若有气而无韵的画,就笔法简峻莹洁、风骨奇峭;若有韵而少气的画,就墨色清雅纯朴、含滋蕴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画注意气和韵,也是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诗词、音乐、戏剧艺术等都很讲究韵律、虚实、含蓄,并注重形不到而意到的神会。中国艺术的创作,既然讲究韵味,鉴赏时自亦重视韵味的有无和深浅,而韵味是需要细细咀嚼、深深回味才能品出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注意山水画中的留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谓留白,又叫“布白”“空白”“计白”,具体的体现是画面上不着墨的空白空间。“留白”巧妙地舍弃了墨的作用,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技法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山水画通过画面中的留白,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灵动,更加整体。随着山水画创作的发展,山水画的留白不再单纯的突出主题、表现空间感,同时也是创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留白在造境方面也起着主导作用,它始终贯穿于山水画创作之中,通过“无中生有”的虚实关系,展现了山水画独特的艺术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留白是创作者对画面做的减法,运用留白反衬出整个空间的美感,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山水画作品中,云、烟、雾、水、雪等通常都留白用虚来表现,或在云雾缥缈间,或在苍茫穷尽处,或在流水蜿蜒中。有了这些留白,更能显得整个意境更加幽静深远,有时候还会伴随着丝丝仙气,更能表达出山水画家们想要的深远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画贵虚灵,不易刻实。在山水画创作中,用笔可以多用虚笔,用虚让人联想到轻与白,但善用虚者,看似轻而实重,看似白而不空。画家们通过留白来增加画面整体的层次感和事物之间的透视关系,通过虚来使画面“透气”,拉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感。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与画面虚实的营造息息相关,留白与虚的体现是非常相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人所谓“计白当黑”就是告诉我们,在作画时要注意白处,而不是只关注黑处。在山水画创作时可根据形式的需要,化虚为实,化实为虚。中国人喜欢含蓄美,虚实、阴阳、藏露、无意识的相互渗透就是体现这一美感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更使得画面空间更加生动和耐人寻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留白是留给画家的想象空间,画面的适当留白也可以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白是必不可少的,一幅好的山水画,需要经营位置,巧妙地利用留白,构造出幽远的意境,从而让观者产生遐想,让观赏者赋予它不同的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笔墨的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涛对笔墨有如下论述:“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于中国画,不论是纯水墨还是淡设色,甚至重彩画,都离不开笔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笔墨。我认为,中国画不是色彩艳丽就不好,就低级,就俗气,而是在好的笔墨效果衬托下,要艳得高级,要艳得协调,要艳得自然。也不是说纯水墨就好,那要看作品之中真正的笔墨效果,看线条的质量,看墨的层次与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笔墨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象,又是浓浓淡淡的点线面。能看得见,又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笔墨效果,看不见的是思想文化。笔墨,有形式有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这是笔墨的另一层涵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笔墨,章法,写生等等都是为创作作的准备工作。既然是创作就没有固定的方法,程式。画画的人由于各自的修养,禀赋,爱好不同,创作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勾、皴、擦、点、染笔笔见笔又墨色浑然,笔断意连。用墨方面,发挥宣纸与墨汁的亲和力,表现出酣畅淋漓的华彩溢彰。于干、湿、浓、淡、焦墨色中表现坚石如削,苍莽斑剥之质和清润如玉,出神入化的韵味。贺天健说:一树,一石,一泉也应有时代气息,画要耐看耐读,即能吸引观众进入画的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雲水在画面中很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和水在山水画里起着调节画面的韵律和节奏的作用。云和水处理好了,整体也就生动了:处理不好,就会显得死板、单调,气韵不畅。一座高山由上而下,中间没有云遮雾罩,那它就不会显得有多么崇高,因为这座山太暴露了,没有一点含蓄和神秘感。反之,这座不是很高的山,中间有云缠绕飘动,山脚隐约升腾薄薄的雾气,试想下,那又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作为山水画中的水,那它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宋代大画家郭熙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的形态也很多,有静止的、有流动的、有奔腾的、有飞流直下的、有咆哮怒吼的等等。从色彩来看,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有蓝色的等等。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和四时气候的不同,水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因而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画法。俗话说“行云流水”,正由于云、水的千变万化、美妙灵动,因此在山水画中要画好云、水也是比较难的。我们只有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多观察、写生,同时多临摹古今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掌握云和水的画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总结:山水画是文人志士寄情的描绘,将自身的感悟和知识诉诸笔端,山水画强调表现,理清层次,将艺术表现在画面层次中。美篇各位老师喜欢山水画的可将情寄于山水画,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尘世之间,吸取点滴精华,予以升华便跃然纸上;花鸟鱼虫,山石水草,美丽大自然在白纸上翩翩起舞;山光水色,那峻峭的山姿与清澈的清泉,静谧中无处不透着恢宏的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另附5张我的水墨山水画,5张彩墨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5张彩墨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謝謝欣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