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奥秘 见证生命蜕变—点点三班 养蚕记

盖老师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p><p class="ql-block">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材的“活”意味着其教育价值可以不断拓展与深化,引领幼儿“走近生命”的饲养活动也应体现关注幼儿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为此,我们点点三班的萌娃们,开展了一段奇妙的养蚕历程。</p> <p class="ql-block">蚕宝宝见面记:</p><p class="ql-block">初次与蚕宝宝见面,孩子们似乎对它们的印象并不好。“哎呀,好多毛毛虫呀!”“真恶心,拉了这么多的便便!”“肯定很臭!”“为什么把毛毛虫放到教室里来……”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它们在吃叶子呢!”“它们吃叶子时嘴巴动得真快。”“它们的身体真软。”胆大的孩子还摸了摸蚕宝宝。</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对蚕宝宝的第一感觉。</p> <p class="ql-block">蚕宝宝安心地住下了,大家一起商量决定:给蚕宝宝搞卫生、喂食;蚕宝宝还小,现在喂食的桑叶不超过2片,太多了会浪费,不新鲜;如果发现蚕宝宝没有食物了,要及时添加;周五离园前要多放一点桑叶,确保蚕宝宝两天够吃……</p><p class="ql-block">从那天起,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就是去照顾蚕宝宝,每次给蚕宝宝搞卫生,虽然动作不熟练,还有点笨手笨脚,但他们很专注、也很用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照顾他人的愉悦和幸福。蚕宝宝在孩子们的照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已有蚕的食物习性经验产生质疑,有很多小朋友发出了疑问🤔️“蚕宝宝只吃桑叶吗?”孩子们积极的讨论着,有些孩子说蚕宝宝会吃蛋糕会吃面包等,还有的孩子说蚕宝宝不能喝水,老师让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进行讨论,并通过对比实验来进行验证,明确了蚕的食物习性,“爸爸妈妈”们知道:蚕宝宝不用喝水,因为桑叶中已经含有水分了;蚕宝宝也不能吃湿的桑叶,会拉稀;蚕宝宝身体很软,不能随便碰它,蚕宝宝也不爱吃面包糖果,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些新上任的“爸爸妈妈”便更加小心地照顾蚕宝宝了</p> <p class="ql-block">结茧的蚕宝宝:</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发现有很多蚕宝宝都结茧了,有的茧躲在吃剩的桑叶堆了、有的茧巧妙地结在盒子的角落里。看到有的蚕宝宝真的在自己搭的房子里结茧,孩子们尤其兴奋。看着一个个圆溜溜的白的蚕茧,老师说再过几天就会变成蚕蛾,会飞出来的哦!孩子们听了非常高兴,每天都在静静地期待着它们的破茧而出</p> <p class="ql-block">终于!有几个蚕宝宝破茧成蝶啦!看到美丽的飞蛾,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原来肉嘟嘟的蚕宝宝变成了这个样子,简直太神奇了。“爸爸妈妈”们都不禁为宝宝鼓起掌来,兴奋的围着飞蛾转圈圈。</p> <p class="ql-block">环境生成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在养蚕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一起感知生命成长的神奇,领悟生命的可爱与可贵,懂得珍爱生命。蚕宝宝虽小,但引发了孩子们的“大”兴趣。相信在养蚕的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的观察、合作、语言、动手、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懂得了每一个生命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p>

蚕宝宝

孩子

桑叶

养蚕

幼儿

生命

爸爸妈妈

它们

结茧

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