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广东肇庆的端州区宋城路南侧的宋城墙,城墙体上有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的青砖,标志性的“朝天门”,还有西边的“披云楼”,都是标志性的建筑。如果不是来到肇庆,都不知道在这里还有如此大规模的宋代城墙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座宋城墙始建于宋政和三年,上千年的光阴,诉说着悠远历史,一砖一门都为肇庆增添了古文化韵味。保留了广东唯一的、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堪称“砖的博物馆”,宋城墙又称古城墙,众有“小万里长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 肇庆市,我来过N次,但登上古城墙,亲眼目睹古城墙以及披云楼、朝天门,实属首次!</p> <p class="ql-block">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至今仍保存完整,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披云鹤泪”为端州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这座披云楼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和山西的飞云楼设计而成,在刚看到披云楼第一眼的时候就有点熟悉,原来如今披云楼的建造是集大家之优点所建成。</p> <p class="ql-block">披云楼</p><p class="ql-block"> 披云楼位于肇庆古城墙西北段制高点上。据明万历《肇庆府志》记载披云楼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为郡守郑敦义拓土城为砖城时增建。明成化三年(1467),知府黄瑜第一次重建披云楼,悬“披云楼”匾额于楼。此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三次重建。1986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再次重建披云楼,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建筑,现为肇庆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相传,古代披云楼四周树木葱茏,常有鹳鹤栖息,“披云耸翠”“披云鹤唳”景观先后被列为“肇庆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朝天门。</p> <p class="ql-block"> 据说: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很多肇庆本地人,每次经过那一道紧闭的千古之门时,总是忍不住用尽眼力朝里看。却也没法从门缝里面看到什么秘密,其实因为这里面就是一堵封死的墙,扎扎实实,觉没有一点空隙。</p> <p class="ql-block"> 为了共同保护好西江水资源,保障流域内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安全,协调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促进两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6年12月4日,西江绿色发展论坛在广东肇庆市举行。西江沿线的广东广州、佛山、肇庆、云浮等4市和广西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桂林、玉林、贺州、河池等11市,围绕“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西江”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表《保护西江 绿色发展——肇庆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肇庆宣言》 </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p><p class="ql-block"> 公元2005年11月5日至6日,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特邀国际城市的市长和代表,聚集中国肇庆,共同探讨交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追思过去,展望未来,形成共识:历史文化名城是民族历史文化集中的代表。城市孕育了文化,文化繁荣了城市。历史文化是名城的生命基因、灵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保护名城历史基因,传承历史脉络,延续历史特色,统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年会的举行和《昆明宣言》的发表,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历经数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得到明显加强,历史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经济一体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珍贵的历史建筑正在逐渐破败,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正在悄然消失。 </p><p class="ql-block"> 历史呼唤我们:肩负起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抢救濒于消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尚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p><p class="ql-block"> 我们呼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倡导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制进程。激励社会各界人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国家间、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们期盼: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进程中,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交相辉映! </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年会 暨第1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体代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广东肇庆市古城墙的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 肇庆古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敌台。城砖有9种不同的规格,是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见证。当时为御敌兵,筑土墙,规模“仅容廨宇”。城墙历代有扩大和修整。</p><p class="ql-block"> 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开4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4门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称月城。月城各开一门,称廓门,月城之上各有小楼一座。城墙四角亦各有角楼一座,北城墙西段有披云楼,南城墙东段有文昌阁。城上有空心炮台6座,小炮台17座,兵房13间,城外有濠堑,城内有内濠。</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摄府事黄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p><p class="ql-block"> 民国四年(1915年),城墙受洪水损害,翌年肇阳罗镇守使李耀汉拨款修葺。1924至1926年,城门楼、雉角楼、文昌阁、月城炮台被拆,城墙除披云楼段外,全部拆低了约2.5米,并填塞城门,修成斜坡以利交通。</p><p class="ql-block"> 1986年至1996年间,人民政府先后重建披云楼,修葺披云楼段和朝天门段城墙,建雉堞,铺路面等。(以上资料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