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忆(下)

妙笔写妫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妻子都是农家子弟,通过中考实现了“农转非”。在城里安家后儿子便在城里上学,二幼、二小、三中,一路走来就迎来了中考。2020年年初,我们举家南下来到桂林。不想新冠疫情爆发,我们开始羁旅异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温暖舒适,适宜北方人居住。除了穿着轻薄以外,还可以赏花观树、栉风沐雨,尽享江南旖旎风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室内,情况则迥然不同。十几度,冷,必须穿一件厚衣服。以前我总以为东北人最耐寒,后来才知道南方人是当之无愧的抗寒冠军。有人会立即发问,何出此言?北方冰冻三尺有暖气取暖,南方则没有像样的取暖设备。我和妻子或购物或散步,总经过绿树成荫、围栏环绕的河畔,总能沐浴煦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浑身上下舒适得总想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子有学习和中考任务,多数时间只能坐在家里不厌其烦地通过手机听老师讲课。儿子身体瘦削,皮下脂肪匮乏,抵挡不住屋里频频袭来的寒气,羽绒服从不离身。实在忍受不住便在客厅里运球,咚咚之声响彻整栋楼宇。我担心影响别人休息,喝令儿子马上住手。儿子一愣,随即说,哪有人,就咱们一家。我仔细一想,还真是!除了几个守门的保安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外,进出小区的只有我们三口。儿子自小喜欢篮球,运球低到贴着地皮前行,声音小得可以忽略不计。运就运去吧!儿子见我不再干涉他,运了几下就又坐回座位学习去了。坐着,成了儿子学习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屋里冷让人苦不堪言外,也有开心的时候。看北方看不到的景观,品北京品不着的菜蔬水果,尽情体验水乡生活。菜心在南方为餐桌必备食材,在北方我就闻所未闻;米粉就是用米磨面做成的面条,来到桂林才知它竟蕴含着如此悱恻动人的故事;羊腿带皮出售,北方一定会被客人投诉缺少工序;被誉为米酒之王的桂林三花酒,没有茅台那样享誉世界,却有匠心独具的酿造工艺,故被范成大盛赞“乃尽酒之妙”……一天晚上,我们刚进入梦乡不久,忽然室外传来隐隐的雷声。我嗖地坐起来,睁大眼睛凝神细听。滚滚的雷声由远而近,耀眼的电光撕裂夜空,倒下漫天的大雨来。雨珠敲打着窗子、楼房、大地,发出千军万马奔袭而来的隆隆声。儿子闻声醒来,对冬天下雨慨叹连声。看来创作《上邪》的作者和传播这首诗的大众没到过江南,否则“冬雷震震”这种自然界所谓的反常现象就不会出现在诗作中用以诠释信誓旦旦的爱情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桂林,我们包饺子、烙饼,还在妻子的带领下做了一些食品方面新的尝试,譬如懒人饭、羊肉烩面。不管荤素、无论冷热,都为调节儿子的味蕾,为了让他能更好地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形式日益严峻。除了购买食材外,我们很少到人员聚集地方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之下,线上教学成为学习的唯一方式。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沟通交流起来依然畅通无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通过微信视频问候远在延庆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份,疫情有所缓解,我们取得单位、社区的同意后,三口全副武装由马哥开车送至桂林机场乘飞机抵达北京,然后驾驶由丁娜伉俪送至机场的车返回延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暖气已经停暖,室内微寒,儿子依然穿着厚厚的衣服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举全国之力,遏制疫情蔓延。学生有序返校后,开始下线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既盼又惧的中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考试时天上飘着细雨,五色雨伞从四面八方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知道不必去送,但开门叮嘱时就送去家门。盼着得到好消息,考完又踱到门口去接。三天考试结束,关于考试的情况、结果,我们不问,儿子不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6日, 当我们收到印有“开启人生新篇章”寄语的通知书时,一家三口击掌相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子捧着录取通知书目光炯炯,幸福的微笑久久不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由儿子的目光中看到他对未来的憧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