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扫描之五(开卷有益)

志成臧

<div> 2022年六月,平凡又不平凡的夏天。<br> 六月的某一天,上海的邮递员,将4月、5月开封时候,没有递出的60多天的报纸,一大叠塞给读者送到家。上海的邮局递报,在同一天,解放日报出版96页,文汇报出版48页。这二件趣闻,不知道新闻史上有没有先例,会不会收入上海报纸博物馆。</div> 1944年的六月,赵超构在陕甘宁边区采访,他代表《新民报》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那年33岁,只是随团采访,写出了不朽的通讯《延安一月》,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得到毛泽东的7次召见,是毛泽东的布衣朋友。<br> 我收藏的一本《延安一月》是1992年再版的。如今再读,仍然感到开卷有益。<br> 赵超构说:“我们是记者,我们的立场是采访新闻,我们的动机只在使我们的报纸的读者多知道一些边区的事实。”(P252)<br> 联想信息泛滥的现在,读者看报、看电视、看手机,新闻报道与微信消息,常常差距很大,身边的现象与谣言,真假难辨。还有报纸领导出面“权威说明”“未来五年”“是记者误加”给北京市委书记的“套话”。真是笑话,读者容易误导误信,更显得赵老强调的“事实报道”仍然是最重要的。 <div><br></div><div> 我在1992年1月曾经为赵超老拍照片,他戴着耳塞,神色安详,透过大眼镜,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如炬,闪着智慧的光彩,好像看透眼前的迷雾,看懂事实的真相。他左手扶着杖,像握着栋梁;右手紧握拳头,下定决心为寻常百姓家讲真话。 </div> 《延安一月》书中插图,都是版画,有时代烙印,转几幅给朋友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