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载2022年6月29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在爷爷的嘴里听到“龙河”这个词。长大后,方知这龙河原曾在武清堤(指北遥堤)南我老家一带的村庄流过,大约一百年前,这条河道才迁往二三十里之外的堤北去了。</p><p class="ql-block"> 武清历来为水乡泽国,境内有北运河、永定河、龙河、凤河、龙凤河等多条河道,正如乾隆七年编纂的《武清县志》所言,“洵畿辅咽喉而河流薮泽也。”这其中,龙河是武清堤南一带的母亲河,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堪与北运河、永定河比肩。</p><p class="ql-block"> 据《六道口刘氏族谱》记载,明朝时,武清移民指挥使刘宽,因在江南移民北徙过程中,指挥调度有方,经当地官府请示朝廷,将武清西南部龙河两岸的河滩地赐予刘宽后人,并由户部专门发给土地执照。刘宽第三代子孙刘纯、刘绪二人,遂在龙河南岸定居下来,所居之地取名“刘道口”,今之演变为“六道口”。这说明,至少在明朝时,龙河是在六道口一带入境的。一直到清乾隆年间,龙河仍在武清堤南一带活动。</p><p class="ql-block"> 据清乾隆七年(1743)的《武清县志》记载:“龙河在县(指武清区城关镇)西南三十五里,由东安(今廊坊市安次区)至穆家口(时属武清县)入县境。原于六道口民堤涵洞入永定河,今堤南已淤,涵洞亦废,竟由堤北方坑小河引入凤河矣。”光绪七年(1881)的《武清县志》,对龙河的记载与乾隆年间的县志记载相同。表明,自乾隆七年至光绪七年将近140年的时间里,龙河的走向始终未变。</p><p class="ql-block"> 进入民国后,由于浑河(指永定河)的袭扰,龙河的走向才有所变化。这从1914年编纂的《安次县志》中可以得到佐证。据该书载,龙河上无来源。自大兴之田家营入安次境,经由大五龙、古县、刘各庄、南昌、永丰、田庄等十九村庄,约长七十余里。至罗锅判(今名罗古判,属黄花店镇)入武清界。又自解口村入安次县境,经响口村,约长十三里,至定子甫(今定子务,属石各庄镇)仍入武清界。旧由武清之六道口归淀(指三角淀),后于武清石各庄,循北大堤减河归入凤河(即龙凤河故道)。</p><p class="ql-block"> 另据1998年出版的《武清县水利志》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龙河由安次县旧址域南改道,改由张家务向东,经张营、落垡、穿京山铁路到东马圈南入武清县。又经大谋屯、小谋古屯到太子务南,扩散于高场漫入凤河(凤河在大南宫至小营无右堤)。参照上述文献的记载,可得得出如下结论:自明朝时起,至光绪三十三年,龙河一直在武清堤南六道口、定子务、石各庄一带入境,借永定河或北大堤减河,东行后汇入今黄庄老米店附近的凤河(今龙凤河故道)。1907年,龙河在安次县境内改道,并在武清堤北一带入境,途经东马圈、泗村店、东蒲洼三个街镇后,在大南宫村与凤河汇流,之后,继续南行入凤河(今龙凤河故道)。</p><p class="ql-block"> 如今,龙河在堤南一带已渺无踪迹,但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留下了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笔名御河轩主、武邑等。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2000余篇。 </p><p class="ql-block"> 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等十多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