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后疫情时期,走走逛逛看看小时候生活过的区域,那天乘车到复兴公园对面下车,特意去复兴中路漫步。无数次地走过路过复兴中路,而这次漫步是探寻,收获颇大。<br><br></h1><h1> 从重庆南路拐弯进入复兴中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幢五层楼的建筑“重庆公寓”。它伫立在两条路的拐角。一边在复习中路,另一边在重庆南路。这幢建于1931年的建筑,原业主是朱鲁异,朱家当年的势力相当大,他的叔叔是朱志尧,是求新轮船厂创办人,就住在隔壁万宜坊。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居住在此。电影《色戒》也在这里取过景,这让这幢建筑披上神秘色彩。</h1> <div><br></div><h1> 重庆公寓的对面,一幢西式洋房吸引了我的目光,小时候就知道著名画家刘海粟曾住这里,想象中就是这幢洋房吧。走近探究,却原来住在贴隔壁的建筑内,也是一幢独立的花园洋房,后疫情时期大门紧闭,不能进去探究竟。</h1> <div><br></div><h1> 复兴中路从重庆南路到思南路这一大段,如今是思南公馆,对思南公馆有太多的记忆和故事,会专门讲述,而看见复兴中路517号牌,还是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那是柳亚子的故居,他在此生活了一辈子。当建思南公馆时,挂出铭牌写着柳亚子故居时,冯玉祥的后人们不同意了,这儿的产权原属于冯玉祥,柳亚子只是租住在此,于是现在的铭牌上也有了冯玉祥的名字。而在1951年的时候,冯玉祥的妻子已将建筑产权捐献给了国家。</h1> <div><br></div><div><h1> 思南路往西走就看到复兴坊了,以前看到过弄口有铭牌,写着毛主席曾住过这里,可最近几年似乎不见了这铭牌,这次仔细寻找确实没有,只有介绍建筑的铭牌挂在弄口,难道我以前眼花没看清楚?</h1><br><h1> 小小弄口的复兴坊,里面其实很深,小时候穿梭其中,一会儿走到了瑞金二路花园坊弄口,期许对面瑞金宾馆大门敞开能够窥探里面;一会儿穿到了思南路上,看对面周公馆的竹篱笆墙。然后七拐八弯不用走马路就可以走到复兴中路上另一条弄堂里的家。</h1></div> <div><br></div><div><h1> 复兴中路573号,是钱钟书的旧居,他在这儿写下了《围城》。</h1><br><h1> 前几年媒体爆出这一消息时,还有些诧异,从小生活在那儿怎么不知道。一直走过一直留意却没有发现钱钟书的故居,这次漫步探寻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块挂在窗口的铭牌。</h1><br><h1> 而走到573号后门一看不禁莞尔,虽门牌号码离我家住的弄堂有些距离,却只能在我家弄堂进出,原来大作家钱钟书就生活在身边,名人离得这么近。</h1></div> <div><br></div><div><h1> 在复兴中路靠近瑞金二路,看到了“大同幼儿园”,它与南昌路48号大同幼稚园有没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是搬过来了吗?而在这“大同幼儿园”的边上,就是原来“卢湾区少年宫”,里面“勇敢者的道路”伴随了我快乐的少年时光。如今当年少年宫的痕迹一点没有了,唯有这大同幼儿园似乎与儿童还粘上点边。</h1></div> <div><br></div><h1> 瑞金二路往西,见到一个花园,名叫“治愈花园”,一个时髦的名字,一个小巧玲珑的花园,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休闲安逸的环境,小时候可没有享受到这待遇哎。</h1> <div><br></div><div><h1> 人防公司的建筑也是西式洋房,过去藏在深闺,现在破墙露脸了。</h1></div> <div><br></div><div><br></div> <h1> 虽然卢湾区并入黄浦区已经有若干年了,而这所小学还保留着原来的名字,老卢湾人看着有种亲切感。</h1> <div><br></div><div><h1> 走着看着,就走到了茂名南路西,地标性建筑“上海文化广场”就展现在眼前。</h1><br><h1> 记得我11岁时(1969年12月),一场大火让文化广场付之一炬。虽然我家与文化广场还相隔二条马路,可冲天的烟柱冒了很久,耳畔的救火车此起彼伏响了很久。整个弄堂里的人都出来抬头看西面上空的浓烟滚滚,那时候人小,心里惧怕并担忧,仿佛世界末日似的。为救火,14人牺牲,350人之多重伤,可见火势之大。这件事留在我小时候的脑海里,印象特别深刻。</h1><br><h1> 文化广场被火毁后,次年就重建了,但再没有以前的辉煌,一度做过仓库、证券交易市场、鲜花批发市场。四十年后的2011年,重新设计建造的以绿为主的新文化广场展示在上海市民面前,经典文艺节目在这儿上演,文化广场的品牌效应重又回归。</h1></div> <div><br></div><h1> 从文化广场出来走几步,就到了陕西南路口,不经意抬头就看见一幢洋房,有铭牌显示是保护建筑,没写明是谁曾住过,而这样的铭牌在复兴中路上有许多,说不定就是哪个名人曾经的旧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寂了。</h1> <div><br></div><div><br></div> <h1> 过马路就是著名的陕南邨,这是被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群,是1930年由比利时人建造的。当年文化广场是赛狗场,每次比赛结束,这里就成了看赛人娱乐和住宿的天地。</h1><br><h1> 而我知道著名演员王丹凤曾住在里面。小时候一直仰慕王丹凤,肯定也进过陕南邨,可对它的印象有些模糊了。这次特意走进去,发觉陕南邨好大,逛了一圈没有找到王丹凤的故居,问了一位居住在里面的老人,他很热情地引路带我去了陕南邨深处,指给我看那幢与其他建筑没有区别的一排底层窗户说,那就是王丹凤的旧居。陕南邨159号,没有铭牌没有指示,如不是那位老人引路指点,是不可能找到的,这也了却了小时候存于心中的一个夙愿。</h1> <h1> 复兴中路很长,东起老西门,西至徐汇区淮海路交界处。这次漫步复兴中路,只是从重庆南路进入,往西走到陕西南路为止。因为这一段路与我小时候生活交集最多,所以特别亲切,漫步其中也就特别温馨可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