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商字是商丘市的城市地标,坐落在商丘市睢阳区神火大道与南京路交汇处中的环岛内,雕塑高21米、横向跨度22米,屹立在2500平方米的环岛上,建成于25年前的今天6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是根据甲骨文“商”字造型,进行变异、取舍和夸张,由两个垂直交叉的商字,呈鼎字形设计而成,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看都是相同的,气势巍然屹立,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又寓意商族在这里起源,商业从这里开始,先商民族在这里繁荣兴盛。也寓意商业乃国之大业,民之重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商”字通体红色,又象征着这里是火的发源地。近看,我们会发现“商”字雕塑上有许多纹饰。这种纹饰叫做饕餮纹,又被称作“兽面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殷商之源”的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史载,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商朝(约前16世纪),契的十三世孙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初都南亳。</p> <p class="ql-block">“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商丘汉梁文化公园,云集了汉梁时期和盛唐时期名人的汉赋、诗词,但让人们最为感怀的,还是司马相如的这句传了两千年的名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历史的尘封,我们不难想象,面对“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珍禽异兽,靡不毕至”,且天下文人齐聚于此的家园林,司马相如有此感慨,心情必然是比较复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有司马相如的“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后有盛唐时期李白的《梁园吟》。且不管这二人当时的境遇如何,也不问他们的人生沉浮,在古梁园留下如此惊世感慨,无疑为商丘汉梁文化增添了一道厚重而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梁文化是商丘历史文化发展中不可抹去的一页。而今,商丘打造了集历史文化、旅游度假、生态休闲、民俗风情、趣味娱乐于一体的汉梁文化公园,昔日的家禁苑和今天市民休闲功能的结合,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进入应天书院大门,迎面是一座巍峨壮观的雄伟大殿,红柱灰瓦,朱门青砖,飞檐凌空,这就是主要景点之一的崇圣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开间,殿内正中尊立着孔子的雕像,雕像的背后上方,是四个金光大字“万世师表”。大殿的两侧偏殿,是陈列室,陈列着应天书院的历史和成就。墙上的展板上书写着一排排书院培育出的杰出名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开应天书院厚重的历史,会发现范仲淹与应天书院有不解之缘。学成于应天书院的范仲淹,后又授学于这所书院,促成并见证了应天书院的最辉煌时期,使京东之学风一时大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本来家居苏州。他两岁丧父后,母又改嫁朱氏。因不堪忍受别人的欺侮,1011年,23岁的他来到应天书院,从此开始了他的苦读生涯,也留存了他苦涩甜蜜交织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他以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宋仁宗时,范仲淹因母亲去世,辞去了兴化县令职务,在应天居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天知府晏殊特聘服丧在家的范仲淹主讲于应天书院,范仲淹欣然受命。田于名师任教,整伤学风,四方学者纷纷慕名前来就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凭借目己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嬴得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此时,应天书院在全国的地位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一时“人乐名教,复邹昔之盛”,俨然为中州一大学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虽身在学校,而以天下为己任。在此期间,他还向宋仁宗呈《上択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簪,慎选举,抚将师……”希望朝廷无过,民生无怨。可以说,范仲淹后来的政治改革思想,在这里已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应天书院大讲堂被开发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风景区,再度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自大讲堂开设以来,来自国家、省、市等有关单位,已在此举行国学讲坛100多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王立群等人都曾来此讲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天书院再次以它千年的韧性,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暖阳洒在与书院为邻千年的南湖上,映得湖水波光潋滟。正如范仲淹所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因为有水相伴,书院也显得灵性十足。</p> <p class="ql-block">华商文化主题公园,是商丘市继承和发扬“三商”文化而建设的大型旅游文化广场,是为了纪念中华商业始祖王亥而修建。公园坐落在阏伯路北侧的阏伯台景区内,和阏伯台、花戏楼在一条中轴线上。与商丘火文化景区中的燧皇陵景区隔平原路相望,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商文化、火文化景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华商文化广场由三商之门、财富大道、商海、万商广场、王亥像五大部分组成。大门由三个变形“商”字甲骨文组成,被誉为“三商之门”。高达15米的三商之门不仅设计新颖,三只高达5米的玄鸟腾空而起,寓意着商人在腾飞,商业在腾飞,商丘也在腾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商之门两侧镶嵌着八个镏金篆字:“商祖圣地,三商之源”。采用3个变形的甲骨文“商”字作为基本造型,门顶雕以玄鸟,寓意为“玄鸟生商”,3个“商”字形的门相连,寓意为商族之源,商人、商业之源,商朝最早的建都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富商大道。由广场大门穿过万商广场一直延伸到王亥塑像前,由各个历史时代的货币图案构成,寓意为富商丘、富商人。万商广场。位于王亥塑像的正前方,由万个各种字体的“商”字图案构成,寓意为万商源于商丘,万商云集商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亥塑像既表现了王亥的王者气概、大家风范,又表现了商人的睿智精明。走进三商大门,便踏上了“富商大道”。大道从三商之门直达拜台,大道宽5米,长198米,由19组货币图案组成,分别为夏、商、周、秦、西汉、新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等19个朝代的货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组货币组图为一个朝代货币组合,货币由青石刻成,中间为大货币,周围依次为中、小货币,寓意为小钱聚大钱,货币中间的缝隙由白色鹅卵石填充,每组图案的四周均由头部向内红色花岗岩刻成的蝙蝠图案,寓意为招财纳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大道共铺有历代货币260余种,4600余枚,堪称中华钱币的一部通史。同时,在每组货币内均有一首刻在黑色花岗岩上的诗文,高度概括了每个朝代货币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火神台被誉为东方的“普罗米修斯”。民间所说的火神爷,就被人们供奉在火神台上,这个地方离商丘古城西南约1.5公里。它不仅是閼伯存火种惠民众的地方,也是閼伯观火星让民众遵循农时的所在,距今已有4000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混沌之日,野蛮之时,洪水吞噬大地,人类疾苦难耐,无熟食所用。后来,人们靠打雷放电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天然火,把烧熟的树籽和来不及逃走的野兽捡来吃。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取火工具,偶见天然之火,人们如获至宝,想办法保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日,帝喾带着他的儿子閼伯巡察臣民,来到一个地方,见这里的人们并无熟食可吃,大都身体虚弱,带有病态。帝喾就问大家为什么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说“没有火”。帝喾问:“怎么不保存火种?”百姓对他说:“找来几次,因为洪水泛滥,都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帝喾(音ku)四处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滥的河水浸灭后的痕迹,不禁长叹一声。他想了一会,就让自己的儿子閼伯做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把这片地方封给了閼伯,封号为“商”。这传说有些类似于西方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的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火神台庙会人气火爆,閼伯被封到商后,先带领百姓从很远的地方引来火种,并想办法堆成一人土丘,把火种置于丘上,上面搭上一个遮雨的篷子,这样,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浇灭,河水泛滥也不能把火浸灭。然后,他又亲自带领人们四处寻找柴草,由于閼伯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商部落的百姓们不但可以到处生火,叫且还能让火经久不息,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