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热的夏天,阻止不了爱好旅游的我们,游山玩水的兴趣。</p><p class="ql-block">今天,青岛神州户外一行53人耒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参观游览著名古村落,"唐模。"</p> <p class="ql-block">唐模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唐模,既按盛唐时的模式和风范,标准建立的意思,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由唐朝越国公江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是一个极具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称。唐模景区总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拥有清代建筑八角石亭同胞翰林坊和檀干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进了景区,沿着河边的水街,迤逦前行。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的是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村子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安徽黄山唐模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东至村东水口,西与邻村坤沙交接,南有天马山,北倚灵金山。是一个集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风景区,景区旅游线路全长约750米,贯穿整个唐模村。</p> <p class="ql-block">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因而被称为“唐朝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檀干园</p><p class="ql-block">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老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建造的。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名曰“檀干园”。</p> <p class="ql-block">相传为清朝初期,村中一许氏富商为满足老母一睹杭州西湖胜景的愿望而耗巨资建造,故又名“小西湖”。湖广10余亩,园内“三潭相连”,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胜景。镜亭内还珍藏着朱熹、苏轼、米芾、董其昌、黄庭坚、文征明、祝枝山等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p> <p class="ql-block">这座亭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故又名八角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登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站在东面进村的路上,可以看见“沙堤”二字,出村时在亭子西面可以看见“云路”二字,这都分别蕴涵深意。沙堤亭独特的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p> <p class="ql-block">槐荫树</p><p class="ql-block">槐荫树其实为香樟树。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来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使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便有了“天下第一媒树”(做媒的媒)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鲍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裳樾古牌坊群"。</p> <p class="ql-block">爹见游览渔梁坝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间隙,随手拍了几个小照。</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南谯楼</p><p class="ql-block">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199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并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中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p><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清道光末年大修。</p><p class="ql-block">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进入府衙后花园,里面景色很美,风光旖旎,美仑美 奐,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雄村,在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p> <p class="ql-block">雄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徽州兴盛赖教育,确实是这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歙县雄村就是一座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著称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p> <p class="ql-block">雄村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的建造深深地印上了徽州商人独特的思想印记。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称富宇内,曾奉命接驾第二次南巡扬州的康熙皇帝,达到了一生荣光的巅峰。然而在程朱理学熏陶中长大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四民之业,惟士为上”、“商居四民之末”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旁还有一座“文昌阁”,飞檐画栋,八面玲珑,阁高三层,每层每角都悬有铜铃,微风吹动,铃音回响,不绝于耳。阁顶用纯锡铸造成宝葫芦形,既寓意为文曲星高照,又示意曹氏乃以才入仕、先学后臣的翰墨人家。</p> <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了唐模、渔梁坝、鲍家花园、裳樾古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美景,是一天中,观光揽胜景区最多的一天,虽然很累,但却非常快乐。</p> <p class="ql-block">徽州的美景穿梭而过,优美秀丽的湖光山色,古村古镇的小桥流水,宛如画卷般的在我们面前展现,使我们心情愉悦,乐不思蜀,留连忘返。真是不虚此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