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到北美最东端(2) - 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

老树叶多感夫妇

<p class="ql-block">游完美国的缅因州后,我们离境进入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省了。</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边境检查站。疫情期间,外国人从陆路进入加拿大,需下载一个App: ArriveCAN,上传护照和疫苗卡信息。</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去坎波贝洛(Campobello)岛。这个岛是加拿大唯一一个不穿过美国就无法到达的加拿大领土。连接美国缅因州与坎波贝洛的桥建于1962年,自此,该桥成为岛上居民必走之路。夏季3个月,有私营的小渡船往返于坎波贝洛岛与新不伦瑞克省的Deer岛海港。</p><p class="ql-block">岛上没有加油站、银行、或医院,居民一般会定期进入美国以满足生活需求。如果生病需去医院,也得开车先入境美国缅因州再进入新不伦瑞克省寻求治疗。</p><p class="ql-block">岛上有居民872人(2016年的统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坎波贝洛后看到Mulholland Point灯塔</p> <p class="ql-block">站在灯塔下眺望连接美国和坎波贝洛岛的桥</p> <p class="ql-block">罗斯福坎波贝洛国际公园(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是岛上最主要景点。这个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命名的公园占地1200公顷,公园里是罗斯福总统的夏季别墅。美国和加拿大共享这个公园的所有权,共同管理,经费和人员编制各占一半</p> <p class="ql-block">从旁门进入别墅后,立刻有热情的讲解员带着参观。首先看到的是这幅1920年的家庭照,照片中间是总统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挂在壁炉上的这张照片是罗斯福总统的作品,别墅后院当年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现在后院的树都长得遮住了不少海景。后院旗杆上飘扬着美国和加拿大国旗,讲解员富有感情地说,“这象征着美国加拿大永远友好”。</p> <p class="ql-block">别墅有34间房,相比现在,卧室都很小,除了总统卧室稍大一点之外</p> <p class="ql-block">总统卧室</p> <p class="ql-block">别墅旁边有一块空地,牌子上写有:这空地上曾经有罗斯福父母的夏季房子,1921年以后就很少使用,1951年拆掉了。</p><p class="ql-block">这样就不难理解罗斯福总统为什么会在这里建夏屋,这是有他青少年时期很多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岛上最北端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完坎波贝洛岛之后,我们开车回到美国,然后再次进入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圣安德鲁斯(Saint Andrews)</b>小镇建于1783年,有280多座1880年前建的历史建筑,镇名源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美国媒体USA Today2017年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只有约2000居民的小镇居然是那一年加拿大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镇边的圣克洛伊河有一段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斯镇是观鲸的理想之地,每年5-10月,是出海看鲸鱼的好时候。长长的河中栈道方便游客登船观鲸</p> <p class="ql-block">观赏鲸鱼回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纪念碑是献给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本镇居民</p> <p class="ql-block">镇上的国家历史遗址有1812年修建的碉堡和炮。1812年加拿大还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美国和英殖民者之间发生了冲突,小镇居民为保护自己,抗击美军而修建了碉堡,部署了大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圣约翰(Saint John)城</b>,新不伦瑞克省最大城市,加拿大重要的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有一罕见的自然景观 - “涡潮逆流”。在圣约翰河最狭窄的地方有一座桥,漩涡就位于桥边。流向芬迪海湾的圣约翰河,当芬迪湾涨潮时,海平面高于河平面,海水会倒灌到河里,形成“涡潮逆流”现象。当海潮回落时,河水恢复正常。每天涨潮两次,这种现象就发生两次</p> <p class="ql-block">桥边上这个餐馆,据说是欣赏逆流的最佳地方,可以边享美食边观赏,可惜我们去时,餐馆因疫情关闭后,一直没开</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有从餐馆旁边的楼梯走到河边去观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过逆流发生地,过条马路就到了Wolastoq雕塑公园。Wolastoq的意思是“美丽的河”。公园在一个小山坡上,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涡潮逆流”,远眺圣约翰城。公园里竖立着部分圣约翰历史上知名人物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要去世界闻名<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的</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好望角石林</b>。途中首先要经过一条19英里沿<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海的</span><b>芬迪风景路</b>(Fundy Trail Parkway)。这条路是由一个非赢利的机构管理,每人收费加元$11,老人$9</p> <p class="ql-block">途中瀑布</p> <p class="ql-block">奇石</p> <p class="ql-block">潮汐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走完19英里的芬迪风景路,就到了<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芬迪国家公园(Fundy National Park)</b></p> <p class="ql-block">芬迪国家公园有瀑布几十条,最有名的是迪克森(Dickson)瀑布</p> <p class="ql-block">公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芬迪湾的好望角石林(Hopewell Rocks at Bay of Fundy)</b>终于到了。这里以怪异的石头和世界上最大的潮汐而闻名于世 。好望角的潮汐来时如排山倒海,潮差可高达19米,当然每次潮水的高度不同。我们看到的潮汐就属于小潮。散落在海边的巨石姿态各异,退潮后,游客可以走近欣赏怪石,涨潮时,只能划船才能近距离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午三点半去看涨潮,站在水边拍照是为了与退潮时作对比</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9点半去看退潮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头天涨潮时照相的位置又照一张</p> <p class="ql-block">看着如此美景,老树叶不禁诗兴大发,胡诌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日波涛绕绿峦,今朝水落现礁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潮来汐去皆佳景,满目嶙峋怪石磐。</p> <p class="ql-block">盆景岩?</p> <p class="ql-block">像个萝卜?</p> <p class="ql-block">狭缝谷</p> <p class="ql-block">拱门</p> <p class="ql-block">渺小的人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Moncton城</b>位于省的中心地带,是去省内很多景点的必经之路,旅馆很多。城里有一段坡路,被称为“磁力山”,车子在坡下不用动力就可以爬坡,就像有一种磁力拉着车子上坡。这种怪事是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车子切换到空挡,放开煞车,车子就会开始倒着向上滑行</p> <p class="ql-block">老树叶去测试了一下,多感录下了,果然如此喔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附近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夏迪亚(Shediac)镇</span>以盛产龙虾出名,在海边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龙虾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拿大东4省国际连锁酒店很少,小镇就更没有,我们因此住过不少家庭旅馆。这是我们住过的其中一家,Auberge Wild Rose Inn。预订时不知道是中国人开的旅馆,只看网上评得还不错。进去之后才发现主人是十几年前从大陆移民加拿大的。夫妻倆将旅馆的前后院都打理得整洁漂亮,里面也很干净,还有很多精致的欧式摆设</p> <p class="ql-block">早餐水果种类很多,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我们给了五星好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去了又一个加拿大最美小镇(有之一),布克塔谢(Bouctouche)。这座小镇是加拿大法裔移民和加拿大法语文化的起源地。</p><p class="ql-block">女作家Antonine Maillet出生于布克塔谢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让世人了解阿卡迪亚文化和生活,</span>她用法语写了40多部小说,包括得奖小说”La Sagouine”。(阿卡迪亚就是法国在北美东北部的老殖民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萨古尼小渔村(Le Pays de La Sagonine)</b>建在布克塔谢湾一个很小的岛上,这个渔村就是根据女作家的小说,1992年用戏剧实景形式来展示阿卡迪亚文化,五颜六色的小屋,精致的灯塔,弯曲的木桥。自1992年以来,已有150多万人参观了这个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我们没能走过弯曲的小桥,去岛上看看。工作人员告诉我们,6月26号才开放。据网上介绍,岛上有各种各样的餐厅,主营菜系是地道的阿卡迪亚式。岛上还有娱乐场所,可以欣赏诙谐幽默的小品,不过小品说的是阿卡迪亚方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距离布克塔谢镇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沙丘保护区,是石油公司Irving出资修建的2公里长的木栈道,故这里又被称为Irving Eco-Center</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有不少的年轻人玩得很开心,与旁边的一位老师聊天,才知道他们是附近高中的国际留学生,周末出来踏青。他们中间有好多亚裔面孔。后来又与两位男生,一位是山东来的16岁,另一位是香港来的的11岁,用中文交谈了一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看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雕塑,我们来到<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坎贝尔顿市(Campbellton)</b>。1997年,加拿大渔民在米拉米奇湾(Miramichi Bay)捕捉到一条长为8.5米,重1吨的三文鱼,这条鱼至今仍是世界上捕到的最大三文鱼。1998年,人们按照原三文鱼的尺寸大小建了这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 旅游季节时,水池里是有水的</p> <p class="ql-block">几步路之远的海边还有这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海边看到的J. C. Horne大桥连接着新不伦瑞克省与魁伯克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哈特兰廊桥(Hartland Bridge)</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桥,横跨约翰河,全长391米,始建于1898-1901年之间,1901年7月4号正式开通,但1920年桥被损坏,1921年重建,1922年加上桥顶,1945年增加了人行通道。1980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产。1995年加拿大邮政发行《桥梁》邮票一套,1988年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通过此桥</span></p> <p class="ql-block">人行通道</p> <p class="ql-block">桥是单向道,车子都得在桥口停下,看清楚对面没车,再迅速开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廊桥附近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瀑布(Grand Falls)</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旅程快结束时发现还可以挤出一点时间再去一个景点,我们决定去看魁伯克的地标景之一的</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皮尔斯岩(Perce Rock)。</b></p><p class="ql-block">这块带拱巨岩位于魁伯克省的盖斯佩(Gaspe)半岛的顶端,远看就像一艘渐渐驶进的巨型船。它曾有过好几个名字,最早的是1607年法国殖民者Samuel de Champlain所起Percé,法语,意思是“穿孔的岩石”。</p><p class="ql-block">皮尔斯岩的形成有约4亿年的历史,最初巨岩是与陆地相连的,岩上有三个拱,这是根据1534年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殖民者Jacques Cartier的描述。1845年6月17日,第二个拱也倒塌了,留下现在的独立于海中单拱岩。据说现在每年巨岩都会掉下300吨碎石,看来想亲眼看看这块壮观巨岩的人,要趁早喔</p> <p class="ql-block">为了观赏皮尔斯巨岩,我们绕道6个多小时,还在岩石边的小镇住了一夜。遗憾的是天气不好,没能照日出,据说那是岩石最美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了新不伦瑞克的旅游,我们继续前进,驾车进入了爱德华王子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待续)</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