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常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广度。读书,让我们在字里行间行万里路,让我们用书香荡涤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8日,中青小学A班的第三期读书沙龙活动如约而至。22位小伙伴准时相约云端,开启了一场精彩的阅读之旅。</p> 好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读书沙龙5位老师带来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书籍,让全体成员在不同的思维碰撞里,再次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思想升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悄悄的革命》常州经开区小学戚微琪副校长:革命中心主体是学生,其他主体都是为之而服务。佐藤学主张建立一个“润泽的教室”,让所有学生更多的学会倾听。学校的学习,是在教师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一味强求学生们虚假的主体性,是要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到达一种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的作用,既有“量体裁衣”,也要形成“交响乐团式”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身成长》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胡洁老师:人的思维模式可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根据已有的经验去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以自我的标准为标准。然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致力于积极解决问题,能够更积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崔桥小学行政中心俞秋枫主任:从形成机制来讲,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从表现形态来讲,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情境,综合应用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三维目标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力和品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常州经开区冯仲云小学教管中心顾晓仙副主任:教师要学会微笑,学会激励,学会宽容。学会微笑,教师心里有阳光,学生才会阳光;学会激励,欣赏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就不知不觉成长为一位好老师,因为它给学生带来的是希望;要学会宽容,宽容在教育中是一股神奇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大没小的为什么》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瞿燕老师:用孩子也能读懂的语言,回答孩子关于自我、社会、万物的26个哲学之问。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之惑,到“什么是好朋友”的社会之问,再到“过去的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飘渺概念……那些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作者和孩子一起追问、探讨、对话,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p> 《亮·经·精》语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滋养底气,思考产生灵气,实践造就朝气。5位老师的读书分享,带来的是一场精神盛宴。品味书香,寻找思想的灵感,中青小学A班的成员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蒋红莉校长:听完戚校分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深有感触,尤其是作者关于“倾听”的论述。确实,“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永远比发言更加重要。”而且这“倾听”应该是师生间相互的。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能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教师往往想让孩子多多发言,在学生发言时,可能在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或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请他再作思考或请其他同学回答。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胆怯的发言要启发,错误的发言要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孩子的话外之音,并抓住有价值的发言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每个孩子都安心发言,无拘无束地交流。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其次是孩子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这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学教授在书中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课程中心杨莉萍主任:聆听了俞秋枫老师分享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受益良多。深感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不断自我改变,发扬创新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核心素养”并非新鲜名词,而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指导、引领着我国中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核心素养”并不是飘在空中的浮云,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各学科素养共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系,就如同参天大树深植于大地的条条根系一样。“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学新思路。有关课程专家提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 、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其实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期待着小学语文学科能成为学生一生发展最具活力、最富营养的那条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学生中心吴玲贤主任:沉浸在胡老师分享的《终身成长》中,经历一次深刻的反思。在不断强调教育创新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转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育人先育己,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至关重要,把自己打造成长型思维应该成为第一步。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首先就需要不断学习,使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帮助他人发展潜能的人。审视自己,发现这样那样的固定型思维,然后决心改变:接受自己的缺点,经常换位思考;说话之前深呼吸,仔细想过以后再说出口;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避免当井底之蛙;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出自身问题,帮助自己成长。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我不可能”,到“我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努力来使不可能变成可能”。改变的确不易,我们得和自己斗争与和解,但一定是值得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龄,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自己,也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教师。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为“终身成长”而“终身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州市经开区冯仲云小学学生中心虞芳主任:今天聆听了瞿燕老师分享的《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这一本书,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听完分享后更是被内容震撼到了。书中作者用孩子也能读懂的语言,回答了孩子的哲学之问。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之惑,到“什么是好朋友”的社会之问,再到“过去的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飘渺概念……那些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作者和孩子一起追问、探讨、对话,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的确,孩子从小就有问不完的问题,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而我们往往给的回答就是不知道,自己去想想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发问的兴趣,甚至更糟糕的是会失去发问的能力。以至于现在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不会提问题,也不敢提问题,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好多貌似是提问,但又不是真问题的问题,包括学校课本中的提问,更多的也是自问自答。长久以往,就形成了一种理解:问题和答案是现成的,答案也大都准确而固定。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鼓励孩子们提问,提真正的问题,还要和孩子们一起提问。不管问题看似多么简单,多么无聊无用,我想十个问题中总会有两三个特别闪光。如果刚开始就认真对待每个问题,可能日后孩子就会以提问的方式对待生活和世界。让孩子在哲学问答中爱上思考、拥有大智慧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丰盈你我心灵。阅经典,悦分享,一起找寻读书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撰写:莫金霞 摄影:小A班同学 审核:小A班班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