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ed2308">黄山寺遗址</font></h5> 人们知道在安徽省有座闻名中外的黄山,而在浮梁县天宝堂的明珠——柳溪村委会境内,也有座“黄山”。其实这座“黄山”在古代浮梁县很有名气,因为此山有座远近闻名的寺院——黄山寺。 <h5><font color="#ed2308">卫星地图上的黄山寺位置</font></h5> 据《浮梁县志》(道光版)记载:“黄山禅寺,在丰田都,宋乾德元年由僧崇创,元末废,明洪武三年重兴。邑人徐宣有记。今逸”。<br> 宋乾德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二个年号,宋乾德元年即公元963年,北宋建立才第四年。以此推算,黄山寺自初创至民国被毁,包括多次废、毁后重建,历时近千年。在《浮梁县志》(道光版)记载的140多座寺院中,宋朝以前建的寺院大约只记载了不到十座,且大多被毁后没有再欣建而延续下来,我们比较熟悉的旸府寺、景德寺、万寿寺比黄山寺始建的时间都要晚。<br> <h5><font color="#ed2308">黄山寺大致位置</font></h5> 黄山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是天宝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寺的存在对天宝及柳溪村文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笔者今年春季,在当地文化守护人的引领下探访了黄山寺遗址,结合戴秋生先生的介绍文章,力图通过对遗址的考察来猜测当年寺院的情景,联想当年黄山寺日夜守护着天保堂的水口之地——柳溪的情景,不由得产生无限的遐想。 <h5><font color="#ed2308">探访黄山寺遗址</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黄山寺处于何处</b></font></h1> <br> 黄山寺位于天宝堂的水口福地柳溪村(片村)境内,遗址在天宝龙窑西北方2千米处的山上,海拔370米左右。从龙窑旁边的宋村往村后的山坡沿一条机耕道向山上行一小时即能到达黄山寺遗址处。由于山上有很多毛竹等经济作物,原先还有农田(现已荒芜),所以修了一条上山的机耕道,但路很陡,只有当地的三轮“爬山虎”敢开上去(我不敢坐)。天宝堂虽是四面环山,但黄山寺所在的“黄山”系天宝堂的北面,山体相对平缓,海拔也较低,黄山寺的位置已经是黄山的高处,往上行不远就是此山的最高点了。黄山寺的正面比较开阔,想当年,寺院前没有杂乱的毛竹遮挡,此地向南俯瞰,整个天宝堂将尽收眼底。可算是享人间烟火,通天地灵气只处。 <h5><font color="#ed2308">一条陡峭的机耕道通向黄山寺</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发展脉络</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在黄山寺一千多年的存在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由于此寺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僧离香灭,文字资料难寻(《县志》说徐宣有记,但所记已无从找寻),只能从当地的传说来讲述其脉络。 <h5><font color="#ed2308">在去黄山寺的路上鸟瞰天宝,在黄山寺如果没有遮挡,看到的天宝更壮观。</font></h5> <br> <b> 1、黄山寺与“黄山”</b><br> 黄山寺坐落于黄山之上,给人第一个疑问是:到底是先有黄山寺还是先有“黄山”名。县志载黄山寺建于宋乾德元年,建寺时山肯定还是这座山,但当时是否称之为“黄山”就是问题,当地人告诉我,是“先有黄山寺”,以寺名而得“黄山”名。但寺名为何要取“黄山”呢?类似于“先有鸡、先有蛋”之辩,给黄山寺披上神秘的面纱。 <h5><font color="#ed2308">我们在遗址讨论,先有寺名还是先有山名</font></h5> <b> 2、黄山寺与皇山寺</b><br> 当地传说,黄山寺曾经更名“皇山寺”。其得益于寺庙的一位主持高僧及他演绎的一段精彩传奇而改名为“皇山寺”。<br>传说皇山寺有个和尚主持,是江西丰城人,武艺高强,文才出众。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了30多个朝廷命官和豪绅,震动了江南,激怒了明朝朱载坖隆庆皇帝,即下令缉捕;他逃到天宝黄山寺做了和尚。三年后,外寇侵略中原,危在旦夕。为抵抗外来侵略,明朝皇帝出榜招贤试武,这位和尚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计前仇,毅然下山赴京应试,并一举夺得武状元,带兵赴边关英勇杀敌,屡立战功,退敌之后,班师回朝,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封官晋爵,这位和尚却谢绝荣华富贵,执意回寺,明朝皇帝见他去意已决,未有强留,特赐黄金2万两,用于扩建黄山寺,因受皇帝赏赐扩建,此寺便改名为“皇山寺”。 <h5><font color="#ed2308">在遗址寻找各种信息</font></h5> “黄山寺”改名“皇山寺”是什么时候?如果以上传说属实,考虑隆庆皇帝下令缉捕,三年后考武状元,经过战争数年立功,而隆庆帝在位不足六年,这样算来,应该是万历年间改的“皇山寺”。那么,“皇山寺”又是什么时候又改回“黄山寺”的呢?因为清朝的县志和地图都是标注“黄山寺”,最有可能是:明朝灭亡后,清朝当局认为“皇山寺”与明朝朝廷有关而将原住寺僧人赶走或杀尽(这是一支武装),寺院废,清朝后重建名字改回“黄山寺”。这样算来“皇山寺”存在的时间最多六十年左右。“皇山寺”在黄山寺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寺院的发展规模和知名度的提升上却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距寺百余米处,还能隐约辨别一面积约4800平方米的月形操场,可容数百人练武,据传每年秋季举行大祭,方圆几百里朝山者云集,由此可领略当年“皇山寺”繁华的盛况。<br><br> <h5><font color="#ed2308">这个路口,往右是去练兵场,往左去黄山寺,考虑练兵场已长满毛竹,我们还是去了黄山寺遗址</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三、遗址与原貌</b></font></h1> <b> </b><br> 据天宝堂柳溪的《琅琊王氏支谱》记载,“黄山寺”规模宏大,五进大厅,九十九间房,正厅为黄山禅院,飞檐翘顶,金碧辉煌,东有厨房,西有书院,门前有巨大的石门、石柱和古朴的石道,还有洗澡塘、洗水塘、蓄水塘、玉泉池、净心池,泉水清冽甘美,不竭不溢。 <h5><font color="#ed2308">《琅琊王氏支谱》上的黄山寺</font></h5> 黄山寺废弃已有近70年,黄山寺已经淹没在竹林茅草丛中,在遗址上留下的黄山寺遗存,只有四个青石门框和一个大石水缸,其次是黄山寺的泉水塘,通过仔细辨别,基本能判断出黄山寺的建筑规模。当年的黄山寺坐南朝北建筑在一个三面高,一面低的空地上,后有靠山,左青龙右白虎,前面开阔,可俯瞰整个天宝堂,可谓风水宝地。寺院中轴建筑,从放生池、水塘、山门大殿、藏经阁(或是千佛殿)呈台阶状依次抬高,中轴两旁还有其他建筑,寺院的占地面积大约6000平方米左右。让我们通过隐约的痕迹,大致还原当年的景象。 <h5><font color="#ed2308">在遗址的两边和后面看见用石头砌的护塝,说明黄山寺三面高,前面低。</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快到遗址,首先看见放生池遗址</font></h5> 人们去往黄山寺,最先看见的是放生池,现已淤塞,此池现在看见的大小不足一亩,当年应该超过一亩,应该不会很大,因为此地位置较高,放生池太大,水源不会很足,所以一亩左右的放生池应该是合适的。 <h5><font color="#ed2308">已经淤塞的放生池</font></h5> <br> 绕过放生池,就是寺院前的水塘,此水塘现在是寺院保存最完整的遗迹,且其中的水位还是和当年一样不涸不溢。放生池与此水塘,虽然都是水塘,但两个水塘的作用区别很大,放生池只是为拜佛者放生之用,是佛教放生仪轨的重要场所。而寺院前的这个水塘,是寺院生活用水塘,寺院的炊饮用水和寺院僧侣洗衣洗澡也在此塘中,是寺院的生命之塘,此水塘大约100平方米,四周用砖石块垒砌,此水塘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在水塘的东北角,被分割出一个角的小塘,有台阶下到此小塘边取水(担水),可以看出,东北角就是这个水塘的泉眼,是炊饮用水的取水井,水塘的其他部分是非饮用水部分,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千建寺院的人能够在此山上准确找到泉眼,并使此泉喷涌千年不涸,真是超乎想象。<br><br> <h5><font color="#ed2308">寺院前面的水塘,千年不涸不溢。</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大塘被分割出一个水井,有台阶下来取水。</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保留完好的取水台阶</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体验一下取水的感觉,废弃70十多年,水还是很清澈。</font></h5> 绕过水塘,踏着中间的台阶,上去数十米,前面便是一个竖在那里的大青石条门框,此门框由两条竖着的条石和它们托起的横跨两青石条之上的横门框,三个组建无依无靠立在此70余年不倒,这三个构件应该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榫卯,可见当年石匠工艺的精湛。这应该就是黄山寺的大门了,按照一般佛寺的布局,进入此门,便进到天王殿,此殿迎门的便是大肚弥勒佛,与其向背的便是韦陀菩萨,韦陀拿的杵的方法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按照黄山寺的规模,韦陀的杵应该是横放在双臂之上(表示此寺可以允许游僧挂单)。殿内的两旁还立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伽蓝中,最为重要的护法神。 <h5><font color="#ed2308">从这个台阶通向寺院大门</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台阶两边的护墙,可以看出寺院大门高出水池一个平台。</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无依无靠竖立的石门框,这应该是寺院的大门。</font></h5> 在天王殿外的左右两个角上,还应建有钟楼和鼓楼,想象一下,在古代,早晚的天保堂,万籁俱静,黄山寺的暮鼓晨钟响起,此声音伴随着诵经梵音,经过寺院呈喇叭状的山谷回荡放大,传到柳溪,传遍天宝,人们在家中,隐隐听到悠扬的钟鼓声,那是一种何等的意境。 <h5><font color="#ed2308">近看石门框,甚是精美。</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钟鼓楼的遗迹已经很难寻觅。</font></h5> 进入这个石门框,迎面是三个一字排开竖立的大石门框,这三个石门框是现在遗址上最大最精美的遗存。中间的石门框呈圆形,两边的是直立石门框,但与大门的石门框不同的是这两个门的横顶呈圆弧形。中间的圆石门框,顶部构件与竖着的两边弧形石条呈四十五度角相接,严丝合缝,可谓巧夺天工。 <h5><font color="#ed2308">从大门处看里面还有三个石门框</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圆门是45度角相连接。榫卯更将精良</font></h5> 这个有三个门的建筑肯定是黄山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这种正面用墙封起的大雄宝殿建筑现在已不大多见。大雄宝殿就是供奉佛祖释迦摩尼的大殿,从有三个大门的格局看,此大殿的正堂除了释迦摩尼佛之外,还供奉有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个门洞的光线正好照在三尊大佛身上,会使佛像显得更加庄严神圣。当然大殿内还会供奉有观音、文殊、普贤诸菩萨和十八罗汉等佛像。 <h5><font color="#ed2308">这个有三个门的建筑肯定是黄山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font></h5> 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还有其他如方丈室、佛堂、书房、斋堂、厨房等建筑,可以肯定的是,厨房位于大殿的东北角,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很难搬动的遗存——大石水缸。 <h5><font color="#ed2308">东北角的大石缸</font></h5> 说是水缸,实际上此大石水缸是个大约2X0.8X0.6米的长方形巨石块抠凿而成,底部略小于上部,缸上两端分别刻有“乾隆四十年春记”“黄山寺住持僧仑山、闻入立”字样。此石缸净重应该在两顿以上,所以现在放置的位置应该是原位或不远,此石缸能盛水十担以上,应该是寺院厨房的盛水缸,水缸在此,说明厨房也在这里。 <h5><font color="#ed2308">上面刻有黄山寺的文字,这是整个遗址中唯一表明此地为黄山寺的文字</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另一侧刻有乾隆四十年春的字样,重要的时间记录。</font></h5> 在大雄宝殿这级平地的北面还有一块比大雄宝殿地势更高的平地,按照佛教寺院的一般布局猜测,此平台上应该还建有藏经阁或千佛殿之类的建筑,其他建筑一般不会建在中轴线上且比大雄宝殿还高的位置。 <h5><font color="#ed2308">从这里看石门框后面还有一个高平台。</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四、最后的消失</b></font></h1> <br> 黄山寺与其他寺院一样,在历史上几度废建,最后一次废弃是什么时候呢,据柳溪村的人介绍,黄山寺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废弃,1955年以后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h5><font color="#ed2308">1955年后,这里就是这个样子了</font></h5> 那么,黄山寺是无人维护年久自然倒塌后成了废墟,还是被拆除的?笔者通过对遗址的考查,认为是在没有完全倒塌的情况下被拆的。在遗址现场,除了几个较大、较重的石构件之外,地上几乎看不见任何砖瓦等建筑材料。说明这些可用的建筑材料包括梁柱木料、柱础(遗址只发现一个柱础)、石碑(遗址只发现一截断了的经幢石柱)等全部搬走做其他建筑用料。在兴修水利的年代,在黄山寺的下方,曾修建一座水库,可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大雨影响,这座水库溃坝被废。可能黄山寺有些材料被用于修水库。但是,断砖和破瓦砾由于没有了建筑材料的功能,一般是不会被人从高山上搬走的,如位于勒功乡的九龙庵遗址,遍地都是瓦砾。而黄山寺遗址几乎找不到瓦砾,如果是自然倒塌,肯定会产生很多瓦砾,黄山寺的墙砖也是被人拆走的,如果自然倒塌,其石门框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样也会留下断砖,由此可以推断,黄山寺的建筑最后是被人拆除且建筑材料被搬走他用。而这石门框,由于较重,被人有意无意地保留了下来。 <h5><font color="#ed2308">半截经幢,地上没有瓦砾</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遗址只发现一个柱础</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五、一份《契据》中的黄山寺</b></font></h1> <br> 具体是何时僧人离寺完全停止佛教活动的不得而知。在柳溪的王氏宗谱中发现一份《买受黄山寺契据》,带给我们民国时期的黄山寺信息,立契约时间是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其中记述:“契人白水分支檀越五疃吴......等。原祖建立黄山寺禅院......。买受前后左右山场八十余亩,田租千有余秤。斯时人才济济,招僧守山,土地關田野治甚称得人之盛。近数十年来,庙运衰微,住持僧多不守法规,以致土地荒芜,.....于是五疃合商:与其以黄山寺供僧人浪费,孰若变卖黄山寺救五族燃眉之急。故托中前来,将黄山寺寺屋、.....一并尽行立契,出卖与义合都王....众名下为业。......计开山场四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为界。......”此段文字告诉我们如下信息。 1、黄山寺及山林等财产原为白水分支吴氏家族的祖业,这里告诉我们,黄山寺的财产此时已经不是寺院僧人所有,寺院的主持只是“CEO”,大老板是吴氏家族。过去修寺院、修祠、修路、修桥都是大户人家的慈善事业。 2、其中有“原祖建立黄山寺禅院”字样,这里的“建立”二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皇山寺由于朝代更替而废,吴氏家族斥资重新修建新的黄山寺,另一种可能是黄山寺已经存在,吴氏家族斥资从其他庙主(或寺院主持)处购得所有权,字面上的意思第一种可能性较大,我们来分析一下吴氏家族什么时候重新修建的黄山寺。此吴氏家族是白水分支,这里所说的白水是就是现在瑶里镇南泊村委会的上泊水村,据《地名志》载,此村原名泉村,泉字分开为白水。清初吴姓在此居住。天宝的吴姓是白水分支,肯定是清初以后,至少到了清中期,联系大石水缸有“乾隆四十年春记”的刻字,是否可以推断这个大石水缸就是重建黄山寺时同时将大石水缸与石门框一道搬上山来的呢?如果是这样,黄山寺就应该是乾隆四十年前后重修的。吴氏家族在出让黄山寺及山林的所有权后,可能就搬离了天宝(或天宝附近)。 3、契约中说“近数十年来,庙运衰微,住持僧多不守法规,以致土地荒芜,山村废弃,入不敷出,田租屡有变卖。”的记载。说明当时的黄山寺清末已经开始衰败,但1923年还有僧人在寺院,没有完全停止佛事活动。王氏家族接手黄山寺后,作为黄山寺新的主人,肯定会注资试图重新振兴寺院,否则不会将黄山寺的图谱记入家谱中。但上世纪上半页,国家出于战乱之中,还是没能挽救黄山寺被废弃的命运。但黄山寺周边的山林后来一直归柳溪王氏所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应的这些山林被划到上河东、下河东生产队。为防止山林被偷被砍伐,生产队均安排专人驻守。这些守山人便住在黄山寺遗址附近的山棚里。 4、黄山寺所属范围有多大?契约中有东南西北各界的准确描述,根据这些地界描述,柳溪村委会在山林确权的测量中,测得此范围有1700亩的面积。相当于比一平方千米还要多200亩,而天宝堂(原天保乡)的的面积为43平方千米(每个自然村的面积平均不足1平方千米),可见黄山寺在原天宝堂的地位非常重要。 <br><br> 笔者站在高高的黄山寺遗址上,思绪万千、遐想联翩,如果把天宝堂比喻人间宝地,柳溪村(片村)作为天宝堂的水口就是天宝堂宝地上的明珠,其中的黄山寺无疑就是这明珠上的高光点,她护佑了天宝堂上千年,柳溪村由于黄山寺的存在,引来远近香客趋之若鹜。世代柳溪人也倍加呵护黄山寺,虽然黄山寺现在已经消失,但其作为受香火千年的宝灵之地,已经是柳溪文化的重要部分。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研究黄山寺,来丰富柳溪的文化。并把柳溪文化赋予时代的新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谢谢阅读</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