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看山,很像一副风景画,加上蒙蒙的雾,群山若隐若现,给人们留下神秘感,有如云中仙境。 辽阔平坦的草原,大地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牛、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远望大海,蓝蓝的,仿佛一块蓝宝石,无边无际,变换莫测,一会儿是蓝色,一会儿是灰白色,一会儿又变成白色……。 五彩斑斓的自然景观,构成了美好的大千世界。<br> 天津东临渤海北屏燕山,凭河川之流,籍舟楫之便,鱼盐之利,造就了美丽的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负载了沉重的耻辱,九国租借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和人文历史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资源。<br> 天津独特的景观:1、海河与桥,2、水上公园,3、北宁公园,4、人民公园,5、第二工人文化宫,6、西沽公园,7、长虹公园,8、水西公园,9、河滨公园 1、海河与桥<br> 海河被称为九河下梢,穿城而过,川流不息,注入渤海;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哺育着津沽大地。说起海河,必离不开桥,它使两岸变通途,更是见证了天津的历史。<div> 历经百年沧桑的铁桥,目睹了天津近代屈辱的历史;千姿百态的新桥,诠释着天津的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美丽的风景线。七十多公里的海河,从三岔口,至外环线内,共有20座桥梁,平均0.68公里就有一座桥,这样的密度,在全国绝无仅有。<br></div> 海河夜景 天津 海河桥 一座座,造型优美、功能完善的新桥横空出世。似洒落飘带的金阜桥;像巨轮扬帆赤峰桥;如天女散花状的直沽桥;煽动蝴蝶双翅的大沽桥;架有摩天轮的永乐桥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美不胜收。海河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天津一张靓丽的名片。 <b>永乐桥</b>位于天津三岔河口,全长330米,跨度100米。历史上这里曾是华北地区工业的发源地。<div> 被称为“天津之眼”的摩天轮建在永乐桥上。</div> 大桥分为两层,上层为机动车专用道路,双向六车道,中央跨度为30米;下层为人行道桥,3条行人通道将桥面分为散步区、商业区、餐厅区、观光区。<div> 耸立在桥上的摩天轮,直径达到110米,高度相当于35层楼,是天津标志性建筑。</div> <b>金钢桥</b>坐落在中山路南端、面对南运河、子牙河汇入海河的三岔河口,是海河干流的起点。<br> 金钢桥始建于1903年,1924年重建。在当时,金钢桥气势蓬勃,造型优美、桥面可以开启。其优美外形,和精湛的造桥技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6年再次重建新桥。<div> 桥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为海河一景。</div> <b>狮子林桥</b>桥长96.6m。始建于1954年,1974年重建,2003年改建。<br> 新桥保留了桥头四座高大石狮子,桥栏、桥身、桥墩等建造有石雕、铁铸大小狮子共计184个。桥栏杆上的铸铁狮子,形态各异,有仰天咆哮,有俯首休息,有静神观望,有凝目怒视,表情丰富,百态千姿,是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b>金汤桥</b>桥长76.4米,总宽10.5米,面积802.2平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br> 金汤桥原为浮梁舟桥,到1906年10月,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存留至今。<br>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战役。于15日凌晨5时30分,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于金汤桥,金汤桥成为天津获得新生的起点。<div> 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解放,促成了北京的和平解放。解放军会师的金汤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巍然如故。是人们缅怀解放天津的英烈的地方。</div> <b>进步桥</b>连通了和平路和海河东岸的奥式风貌区、意式风貌区。<div> 桥梁由主桥、坡道桥和梯道桥三大部分组成,双向四车道,桥宽35米,桥梁总长度为180米,全长0.508公里。<br></div> 桥体"见光不见灯",流线造型,远远望去,既像是一条跃出水面的飞鱼,又像是一列飞驰而过的子弹头列车,形态优美,栩栩如生。<br> <b>北安桥</b>始建于1939年。1973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全桥三跨。 桥头雕塑采用西洋古典表现形式,吸取中国传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桥墩雕像为青铜正面装饰盘龙,桥栏柱基上为四尊舞姿各异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是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体。 <b>大沽桥</b>全长243米,宽32米。构思为"日月生辉",故又被称为"日月拱桥"。 大拱面向东方,象征初升的太阳,拱圈弧长140米,高39米,向东倾斜18度;小拱面向西方象征月亮,小拱圈弧长116米,向外倾斜22度,高19米,象征月亮。<div> 由88根吊杆系于桥的两侧,与桥外伸出的半圆观景平台相对,构成观赏平台,可一览海河美景。 <div> 这种为"不对称外飘式联合梁系杆拱桥",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div></div> <b>解放桥</b>又称万国桥,法国桥、法俄桥,建于1927年。是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桥长97.64米,桥宽19.5米。 解放桥是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 <b>赤峰桥</b>主桥横跨130多米,引桥为互通式立交桥。 赤峰桥是国内唯一一座斜塔双索面弯斜拉桥,而斜塔的两个附属建筑—塔顶的球形建筑物和塔底的船形建筑物为特色景观。<div> 斜塔倾斜63度、高64.923米。赤峰桥看如同一艘巨轮,主塔犹如扬起的风帆。</div> <b>保定桥</b>风帆造型的桥梁主塔高50米,桥总长231米,为钢混结构。 桥面两侧每20米设一盏"弯腰"路灯,两侧对称,夜晚形成"环圈"状的照明效果。<div> 主塔一面透光窗,塔身内装白色亮度可控的发光板。夜晚行驶在桥上,灯光与海河两岸高楼交相辉映,衬托出桥梁优美的轮廓。</div> <b>大光明桥</b>始建于1983年,桥宽30米,桥长110米,共3孔,中孔跨径53米;设有9.5米的挂梁。设双向四车道及人行道。 桥上的灯柱及护栏外观新颖,及富现代感。 <b>金阜桥</b>全桥长192米,为机动车双向4车道。分为主桥和辅桥,主桥宽23.5米,辅桥净宽各3米 。<div> 该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两侧人行桥与主桥一同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结构,远远望去犹如横跨海河的"时空隧道"。</div> 金阜桥采用内置灯光照明,强度可随外界光线明暗而变化,光线无论反射在冰面还是水面上,都能让桥梁显得宏伟而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与周围新型建筑物相协调。 <b>奉化桥</b>又名直沽桥,全长257.3米。由三道拱组成,中间拱长138米,跨跃海河,不设桥墩;另两道拱,跨越沿河岸的主干道。桥梁主体上、下游两侧分别设置人行桥及景观步道。 奉化桥可谓一件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该桥造型优美简洁,宛如从空中撒落在海河上的美丽花瓣。 <b>刘庄桥</b>原刘庄浮桥,始建1959年,为由8只木船编组而成的浮桥,该址原为刘庄渡口,故名。后改建为钢丝网水泥船浮桥。 1991年,改建为独塔斜拉桥。桥塔高42米,桥长121.75米,3孔,跨径分别为32米、71.85米和12.04米。 15、光华桥始建于1977年,原名四新桥。<br> 桥体体以银灰色为主色调,时尚、接近航母的特点,其中,栏杆的造型设计最具代表性,每一根栏杆设计造型像航母上使用的一支"矛",予有"海河航母"之称。简洁高雅,体现了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div> 桥两侧设有两座造型为螺旋状的人行楼梯,分别连接亲水堤岸。<div><br></div></div> <b>国泰桥</b> 全长396米,主跨172米,桥宽31.5米,拱宽为24.5米,弦拱距离桥面高26米,下弦拱距桥面高22米,为机动车双向6车道,两边是人行道。 主桥上部钢拱结构如一道美丽的彩虹,30根吊杆直拉桥身,风格简洁大气,桥两端设有观光台,可搭乘桥梁两侧的电梯到达"彩虹"之上,一览周围美景。 <b>富民桥</b>是天津唯一的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梁和海河有一定夹角,位于平曲线上;北索采用斜拉索形式,背索无吊杆;桥面下吊着人行道与海河两岸亲水平台的沟通。 该桥在国内同等桥型中位居前列。 <b>海津大桥</b>是天津快速路的跨海河的一座三层局部互通式立交桥,海津大桥南北向长1813米,东西向长1032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br> <b> 2、水上公园</b><br> 天津水上公园,原名“青龙潭”,东邻电视塔,南临动物园,是天津市区内最大的公园。 水上公园始建于1950年8月,1951年7月1日正式开放。<div> 水上公园占地194.94公顷,是由东、西、南三大湖和11个岛屿组成。水域面积89.2公顷,因此称之为水上公园,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br> 是以水景为特色,以水上活动为内容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div> 园中南、北部分为大块陆地,中间是广阔的水面,水中有11个小岛,分别由拱桥、曲桥、平桥和桃柳堤连接,湖水映着朱红楼阁,湖中碧波荡漾,游人可划船漫游湖上。<br> 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div> 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div><div> 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荫之中;</div><div> "水景长堤"、"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诱人眼帘;</div><div> 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div><div> 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div> 游乐区,以"津门小迪斯尼乐园"著称。其,"过山车"、"激流勇进"、"摇摆锤"、"空中飞人"等大型游艺机惊险刺激、回味无穷。 天津水上公园风景 天津水上公园雪景 <b>3、北宁公园</b>也称宁园。<br> 公园前身系清末官立种植园。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推行新政,委派周学熙以工艺总局名义在天津北站附近筹办种植园, 1907年正式开湖建园。出于在园内为慈禧太后建造行宫的想法:“初建园时,挖湖堆山,开渠理水,设闸引水,湖水与园外金钟河相通,宣泄得宜。园内建屋三楹,曰鉴水轩。”<br>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种植园日渐荒废。1930年,北宁铁路局购得此园并规划拓建为公园,命名为“宁园”。<div> 在种植园原有基础上,新建宏观楼、大雅堂、志千礼堂、图书馆、四面厅、钓鱼台以及水池亭桥、长廊曲径等古典建筑。具有明显的皇家园林风格:丹粱翠柱、廊檐彩绘,叠山理水、曲径通幽。2000余米的长廊,堪与闻名世界的圆明园长廊媲美。园内湖渠聚合相宜,以30余座拱桥、小桥贯连,沿岸遍植垂柳,楼亭错落,回廊蜿蜒,表现出若隐若现的园林情趣和自然优美的独特景观。<div> 宁园是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公园,因系北宁铁路局产业,亦名北宁公园。<br> 1937年日本侵华,北宁公园东南部成为日本兵营,园内湖心建筑被改建为日军疗养所,仅留西门至四面厅一条甬道为游览路线。抗战胜利后虽全部开放,却未加修建,残破不堪。</div></div> 解放后历经数次整修,原有古典园林建筑加以保护修复,并新建舒云台、畅观楼、叠翠宫、电影院、花展馆、致远塔、温泉宾馆等,构成荷芳揽胜、九曲胜境、紫阁长春、月季满园、鱼跃鸢飞、莲壶叠翠、曲水瀛洲、静波观鱼、俏不争春、宁静致远十景,优美和谐。 因公园隶属天津铁路分局,宁园曾一度改称“铁路工人文化宫”、“二七公园”。<br> 北宁公园是我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原貌最完整的近代公共园林。 天津北宁公园风景 <b>4、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b>简称二宫,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24.1公顷,是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园林式工人文化宫,行使着工人文化宫和公园的双重公益性职能。 <div> 二宫分为主题广场、城市绿色空间、休闲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健身活动区和水面等几个区域,南北两侧布置成大面积生态绿色景观,活动区域集中布置在中部。<br></div> 二宫,前广场两侧和中央分别修建了宽广的花坛,里面栽满了各色花卉。 清澈透明的丽水湖,可泛舟,湖岸上修建有多层台阶,岸边是津工体育馆和津工网球馆。 剧场东侧湖畔的"劳模园",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二宫的红叶岛和桃花岛种植有大批红叶椿树。 天津二宫公园景观 <b>5、人民公园</b>始建于1863年,曾是津门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花园,原名为“荣园”。<div> 解放后李氏后裔把荣园献给国家,1951年更名为“人民公园”并对外开放。</div> 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园名,这是毛主席为我国公园的唯一题字。 公园总面积14.2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3公顷,是一个以有游艺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div> 公园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以园中的环形河将五个区域自然分开,大小形状不一,貌似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区域情趣各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br> 该园将山水园林文化内涵与现代人文景观密切结合,景区有以声、光、电、影等艺术手段展现的水面大型音乐喷泉。 <div> “孔雀园”内傣族风格的建筑灵秀别致。彰显了江南风光的特点,被誉为镶嵌在繁华闹市中的“绿宝石”。</div></div> 北部设有儿童游乐区。<br> 西部地区是水上游乐及延湖游览区,此处设有长廊、水榭、湖心亭、白石桥、中合塔等建筑。 东部地区是公园的文化活动区,这里设有古朴、典雅、庄重南北展馆及国际博览馆,还有占地4千平米的大广场。保留了“荣园”的古建筑“藏经阁”,中部有当年李家念经诵佛的祠堂,“显密园通殿”。<br> 人民公园古朴兼容、老幼适宜、动静结合,被誉为是镶嵌在繁华闹市中的”绿宝石”。 天津人民公园风景 <b>6、西沽公园</b>位于天津市区西北部,东邻北运河。原为铁路局的农场,1958年改造为公园,占地31.77公顷,水域面积6.67公顷,筑面积31.76万平方米。 全园以自然景色为基调,园内植物茂盛,种类繁多,有海棠、紫薇、月季等六个植物观赏区,并有银杏、水杉等稀有珍品。 园分桃花、桃诗、北洋;筑有"御码头"乾隆皇帝登临处、迎宾阁、五龙壁、咏桃碑林及山门、回廊、亭台、水榭等。<div> 园内三季有花、四季长青、花团锦簇、五彩缤纷;高大密植的乔木遮天蔽日,常绿灌木、白玉兰林、果木林点缀其间,身在园内,如履"深山老林";五步一苍,十步一翠,沁人心脾。<br> 幽静的林间小路,新颖别致的花架、游廊、凉亭、水榭,湖光潋滟,自然野趣横生。</div> 蜿蜒曲折的带状湖和风格独特的小桥。孤岛山四面环水,以桥与外相连,十分幽静,园内辟有老干部活动中心。<br> 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均在此登临,并留有诗词多篇。 天津西沽公园景观 公园里别有洞天地隐藏着一个黄叶村。而这黄叶村和《红楼梦》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div> 曹雪芹一度寓居离此地不远的中华文化名园水西庄,到这里游赏烟霞、吟诗作对估计也是常事。<br></div> 现在的黄叶村一派曲径通幽,烟树葱茏的景象。竹篱菜畦,生意盎然;土坯茅屋,淳朴自然;石碾石磨,农家意味不言而喻。 黄 叶 村 景 观 天津西沽黄叶村景观 <b>7、长虹公园</b>原湾兜公园。1986年建成开放。<div> 绿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全园绿地面积占97.5%。水域面积1.95万平方米,游人可乘船在园内观赏江南水乡美景。</div> 公园按"山水园林、南派建筑、植物造景、生态造园"四大原则,把布局分为游览休闲区、健康运动区、植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亚热带温室观赏区、管理服务区等6个功能区和可容纳3000人的活动广场。<br> 假山迎门而立,右侧一泓湖水,岸上垂柳成荫,南部的南湖为划船区。 公园中部是健康运动区,主要有健身广场、儿童乐园、运动草坪与水上垂钓四个部分,为游乐区;<br> 公园西北角建有耆年阁,是游人聚会和文娱活动场所,与之相邻建有一大型地下游乐场--风华宫,建筑面积3319平方米,是集娱乐、休息、购物为一体的场所。<br> 公园内有早期天津四大评剧流派创始人的纪念碑,碑文刻着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爱莲君的生平。 公园西南部是游览休闲区。包含山水园、览胜长廊、西入口和南入口四个景观区。<div> 山水园利用现有岛屿、水体、植物与陆地围合空间,采用南派建筑风格,构建典型的中国山水庭院,成为园内特色景观;览胜长廊沿湖而建,布置点缀适宜的建筑小品与休闲设施;西入口利用现有底景植物做背景,增加山石叠水瀑布,缩短入口距离;南入口建有南屏山景点,景石与湖水相连,形成瀑布叠水,营造天然意境。<br> 植物观赏和亚热带温室观赏区:位于公园的北部,包括水生植物和亚热带温室作物两个展区,姹紫嫣红的各种花卉和特有的亚热带雨林风光,使这里别有一番景致和情趣。</div> 水上活动区:由湖心岛、桃花岛、江南人家、牡丹园以及人工湿地、溪流景观组成,并设有码头。<div> 别致宜人的水上景观,勾勒出一派江南水乡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div> 天津长虹公园风景 <b>8、水西公园</b>占地面积约140公顷,水体面积约42公顷。空间布局分为东、中、西三区。为全网络覆盖的智能化的公园。 水西公园,在关键点位布局建设藕香榭、屋南小筑、侯月舫、数帆台等21个园中园。景点以新中式风格为基调,突出了“黑、白、灰”的优雅色调,“轻、雅、秀”的建筑体量和“情、神、趣”的园林意境。 再现了“泽国水乡”及“北方江南”的天津意向,引发人们对天津悠长文化的联想及回忆,讲述了有深度有温度的“天津故事”。 种植风格为大绿大气,选天津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栽植植物品种368个,其中乔木1.5万株,花灌木2.3万株,以及13万平米地被植物。 <b>9、河滨公园</b>位于天津市塘沽区,背靠海河,形似折扇,占地30.3公顷,湖面5.3公顷,建于1953年,是塘沽区最大综合性公园。 园中波光粼粼,断桥曲岸,树木成荫,亭廊阁榭,兽馆禽舍,掩映其间,湖畔主景“湖濒楼”飞檐斗拱,古朴典雅。 园中植树80余种,2万多株。饲养动物55种,珍禽300余只。开设有游泳池、温泉游泳馆、旱冰场、游艺厅和大型电动飞机、空中脚踏车、大小碰碰车等游乐场所。 园内有占地9000多平方米藏书量100万册的古典庭院式建筑组成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与河滨公园现有景观外形相呼应。 还有反映塘沽近代历史变迁的博物馆。<div> 博物馆以图片、文字及近代文物为主,文物有大沽口炮台铁炮、炮弹、清军生活用品,当年制盐、制碱业使用过的有关工具等。</div> 天津河滨公园风景 曾在优酷视频、美篇发表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从各视角反映天津诸多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其美。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 法 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 7月 6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