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畔涌诗潮 周本淳

johnzhou

牡丹亭畔涌诗潮<br>周本淳<br> 终于实现了在洛阳王城公园欣赏牡丹的愿望了。不由想起1984年10月到洛阳的情景。王城公园是一个非常大的牡丹园,中间有一尊牡丹仙子的雕像,整个园子空荡荡的。原来那下边就是周王城的遗址,为了将来发掘,所以地面不搞建筑物。洛阳把工业区放在郊外发展,老城基本上是旧貌,但街道特别整洁。于是我信口吟了一首七绝:<br>自嗟无福及花时,漫步王城诵《黍离》。<br>能化荒郊为乐土,洛阳岂独牡丹奇。<br>聊以自慰,但心里总惦着有那么一天能在牡丹盛开的季节来赏玩。唐宋以来关于牡丹的诗词,美不胜收。欧阳修还写了《牡丹谱》,姚黄魏紫甚至成为最美好最杰出的象征。宋僧参寥曾经写了这样一首绝句:<br>去岁春风上国行,烂窥红紫见天真。<br>如今眼底无姚魏,浪蕊浮花懒问名。<br>他是以姚黄魏紫比苏东坡等人才的。<br> 今天国际吟诗节终于在洛阳召开。虽然日本、新加坡、美国等预定来的因为种种原因临时到不了,但北京、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苏、安徽等省爱好汉诗的来了几十位。最长者是广西沈明燧老先生,86高龄。最年轻的是镇江13中初二学生周强,仅14岁。当年王羲之在兰亭修禊时说的“少长咸集”,不过是两代人,我们这次是四代人,可以说是盛会了。往年牡丹盛开是在4月下旬,今年却提早十多天,好像有意迎接这次吟诗节似的。八时许,进了王城公园,已经人如潮涌,我们分散赏花拍照一小时,聚集到《牡丹亭》畔吟牡丹诗,由我主持。为了防止冷场,我事先约了三位,请沈老用他幼年从老举人那儿学的吟诵调子朗吟。湖南一位用楚调,福建一位用南音,可以算八音齐奏。大家情绪上来了,自告奋勇,一发不可收拾。而附近游人都被朗吟吸引过来。洛阳电视台的记者抓住这个特殊的镜头,宣传部长知道了又要记者们专门采访会长王元明教授。这接近一个小时的活动,可以说是此次三天吟诗节的高潮,因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br> 由于园艺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洛阳牡丹除原有名品外,又增加许多新品种。特别是一朵花中半红半紫,称为二乔,名字就够迷人的。于是请人带路去寻觅,好容易找着了。再仔细观察各圃之中都有一两株,大饱眼福。为了以后的回味,我即事写了两首绝句:<br>为诗迎会洛阳来,魏紫姚黄竟早开。<br>亭畔朗吟倾众耳,南音楚调总抒怀。<br><br>映日烘云露未销,牡丹园里涌春潮。<br>老年未损癫狂性,遍绕花丛觅“二乔”。<br> 我祝愿汉诗之花也像牡丹一样鲜艳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力作。<br> (原载“淮阴日报”1995年5月21日第4版。)<br> <p class="ql-block">最近表弟提供的父亲发表在“淮阴日报”上的二篇文章,由我的母亲剪贴送给我外祖父的学生何绍庚,他去世前寄给了我的表弟。我把它转成文档,内容很好,给朋友欣赏。</p>

牡丹

洛阳

朗吟

牡丹亭

王城

吟诗

姚黄魏紫

牡丹园

诗潮

周本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