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暖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全体成员在姜胜华校长及赵爱霞主任的带领下于6月28日下午开展了感悟经典,品味书香的读书活动,此次读书活动阅读篇目《学记师说劝学解》,被称为中国教育经典老三篇,在这老三篇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发达则国家发达,教育落后则国家落后。教师乃教育之主力,其教育理念之确定,人们学养之提高,奉献精神之建树,实为今日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之大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姜胜华校长结合自己多年阅读积累,率先垂范,抛砖引玉,带领大家赏析《学记》,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姜胜华校长剖析的每一句都值得我们斟酌细思,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提出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还总结了教学成功的经验、教学失败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四种过失等等,其中蕴含了很多思考,尤其是像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更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赵爱霞主任凭借丰富的学识与积累,赏析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学记师说勤学解与教学结和到一起豫,就是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要经常读书、坚持读书,才能慢慢领悟,读经典如饮好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乃春老师结合自己从事数学学科教研经验强调学习应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一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在教学中重要意义,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王素丹老师坦言以自己多年工作经历谈到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让我们读懂了“粗实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凭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一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生下来就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然后,在芸芸众生之中,每个人的智力与学识,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同。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们掌握知识的丰富度不同。即使天资聪慧,如果怠惰于学,也会一事无成。相反即使天生愚钝,如果肯刻苦学习,他也可以取得成就。我们要热衷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切忌墨守成规,东施效颦,每个人应该常常反思,总结经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于晔老师分享学习劝学篇章感悟,自我反思要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要像思想家那样去行动,像实干家那样去思考。砥砺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带着目的、带着思想、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读书还贵在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努力学习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前人的智慧,思考自己进步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心得,用行动来实践。荀子的《劝学篇》是关于学习的名篇,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书的“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以及演化而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文句,已成为后代人们的座右铭。</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李茂林老师感言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树立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学无止境的理念;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必须不断进行充分地研讨,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必须不断尝试实践运用,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不断追求“趣、实、活”的完美教学风格。唯有研究时代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不断地进行教学教研,才能厚积薄发,达己达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如果说,对世界的改变是沧海桑田,那么文学经典对世界的影响,就是春风化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现在来说,作为老师,就要虚心学习,积少成多,终有一天你会得到收获。读了这本书,我们愈发觉得古人的思想和知识是如此的宽广渊博,字字殷切,为后人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教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除了每天的教学内容要“精”更需要读书有输入,留心观察身边的教育去实践。这样才能把书中所学与自己教学融汇贯通为我所用。从师学习固然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理应认识到从师学习是我们的起止,只有不断努力去剖析创造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不禁让人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