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 、初学潜水</p><p> 1958年,烟台市有五所中学,社会流传:一中的片松,二中的冬青,三中的无花果,……那时我就读东升街小学,我们班有四名同学报考烟台一中均被录取。</p><p> 入学后,我和学友李来顺到烟台航海俱乐部报名参加业余游泳和潜水训练,经过游泳测试,成绩合格被接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我国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时期,苏联潜水运动落户烟台航海俱乐部,我有机会接触这一新事物是一生的幸事。训练器材是苏式潜水器,压缩空气瓶是双桶的,压力表处在腰间,气瓶压力低于30个大气压就感觉呼吸受阻,这时通过拉杆减少气阻,与此同时上升出水了。当年的先进设备现今已经淘汰,早有更科学的器具取而代之 ,大概那些老"古董"只能在博物馆见面了。</p><p> 轻潜即便问世,但我们学潜水还是从老式即12螺栓重潜开始学起。第一次穿上"水鬼"衣裳感觉特别异样,厚厚防水材料制成的连衣裤,一双沉重的铁靴,胸前挂着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铅坠子,又大又重的金属头盔,辅助人员抬起扣到头上,用扳手把12个大螺栓紧紧扭在肩盔上,整个人如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说实话心里真有点打怵。这时教练发出下潜的手势,尽管心里没有底气也不能犹豫了,我鼓足勇气一个迈步离开潜水梯。此时晃晃悠悠站浮在水里,除了头胸部整个身体感觉到从来没有的挤压。笨重装具此时并不起下坠作用,我按照课堂上老师讲的用头顶触碰头盔右上方的排气阀,放气,再放气,身子开始慢慢下沉。根据下降速度掌握好排气节奏,一点一点终于沉到海底。脚尖终于着了地,现在需要抬头挺胸两手下垂,身体与海底呈倾斜角度,控制潜水衣内头、胸上部适当气量,保持人在海底既不浮起又不被压趴状态。上面指挥大概觉察到已经下底,便通过信号绳指挥我左右行走(一右二左三倒退)。水下与陆地行走根本不是一码事,海水的阻力如同身前有一堵墙,每迈出一步要克服巨大的阻力,要下很大力气。平生第一次来到海底世界心情无比激动,眼光透过头盔玻璃观察到附近的海况,哇!海底竟然横七竖八躺着数不清的海参。想伸手去拿却做不到,这动作需要利用适当排气调好身姿才行。心想罢了,初次下潜还是少做动作为好,弄不好会发生倒顶,一旦倒顶放漂后果不堪设想!</p><p> 第一次下潜课目做完,顺利回到潜水船<b>上。</b>第二个下潜是水校的一个学生,他不太幸运,出水后鼻子出血了。有了潜水第一课的体验,随后又在烟台港内、烟台造船厂外下了两次重潜,再后来就开始学习轻潜。轻潜是自带压缩空气,不用拖一根气管子和一条联络绳,尽管也穿潜水衣,那是湿式保温服很轻便,穿上脚蹼两腿鞭状打水即可上下左右游动了。</p><p><br></p> <p> 二、服务科研</p><p>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水产研究所不断增添科研器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所里购进日产潜水器材和尼康三型水下照相机。那时我正处在三十多岁好时光,新设备为我施展潜水技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提供良好条件。</p><p> 接到水下照相机我如获至宝,立即赶到航海俱乐部找到昔日老师张培顺和小胡教练,进行水下摄影试验。因为有了水下照相机,首次给张老师、胡教练拍到水下照片。</p><p> 这一年的夏天,国家科委来了一位主任,对所里正在研制的即食海带丝很感兴趣。为加工一批产品需要一些新鲜海带,收割海带季节已过去,只能到养殖区下面寻找遗落的海带。孙所长叫我潜水捞一些?我答应了,也做到了。有了原料这批产品预期完成。</p><p> 为了保护海洋水产资源,所里发明了一种能释放幼鱼的网,命名“虾拖一号网”。为确保网具结构合理,课题组特制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模拟网,在关键受力点上安装上拉力弹簧秤,用12马力的小船在协作单位牟平县于家滩海域拖拽调试。这时需要人工下去观察弹簧秤的数据,我接受了这一任务,几度下海随网潜游,读取各个受力点数据。经过大家一番努力模拟网测试任务完成。不过,新的差事又接上。于家滩大队书记王守珠知道我潜水作业的事后对我说:你有这等技术,能不能帮我们养殖队捞回沉到海底的养殖架子?我问他以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他说请崆峒岛潜水员王本福带领俩助手来完成的。他们三人一天打捞二十多个架子,需要工作二十多天。我知道重潜水需要助手打气和收放管子,我是轻潜不用那么多人,就答应下来。同时也提出需要向单位领导申请同意。经过28 天努力,落入海底的五、六百个养殖架子打捞上来堆积在养殖队大院里。</p><p> 配合保护资源,所里深水流网捕虾技术也登场了。这一次可不是模拟网测试,而是来了个真家伙。流网网墙高4米,长度有数千杆子(一杆子为1米五),在水深二十多米的捕虾区,利用海流网捕对虾。我的任务是下水观察对虾弹进该网筘后是否脱落。金秋十月的一天,副所长滕世友带领,课题负责人田学模和我来到蓬莱初旺湾码头,登上185捕鱼船直奔西北渔区而去。经过两个半小时航行到达捕虾场,从这里回望芝罘山只能隐隐约约可见,船员们得知我要下海观察捕虾效果非常吃惊,奉劝不要下去,因为这渔区前不久捕到鲨鱼。带队的滕所长望着我显然有难,我当即表示一切按计划进行。……船员开始收网了,我也跃进广袤无垠的大海里。我一次次潜入水中寻找卡在网筘里的对虾,然后紧盯网获虾看它随着起网移动是否脱落。一组一来回,一组一结论。在观察过程中,也发现当对虾接近水面或出水后,因网衣受机械抖动和渔船的晃动,网筘受力不匀有掉虾现象。不过这些落虾正好掉进预先准备的接虾兜里。设计是巧妙的,效果是良好的,研究人员对这创新的调查也是非常满意的。</p><p> 少年时代的爱好,如今变成我为科研服务的职业,每每完成一项科研任务,心里的快乐无法形容!</p><p> </p><p> </p> <p>与潜友马端旭(右)</p> <p>烟台市航海俱乐部张培顺老师</p> <p>烟台市航海俱乐部胡文亮教练</p> <p>与水产研究所王诗关研究员在威海观察人工海参礁</p> <p>随王诗关研究员出海试验新网具</p> <p>整装待发</p> <p>下潜作业</p> <p>比武纪念</p>